馒头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119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机体盖209对应水箱蒸汽出口部位设有第二安装孔303,水箱盖201设于机体盖209上表面且通过该第二安装孔303紧固盖于水箱蒸汽出口上。机体102上设有可向第一水箱307加水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水盖。进一步,第一水箱307与机体可设计为可拆卸结构。
[0045]上述水箱盖201上部设有一个出气柱202,出气柱202顶部呈伞形,伞形下部设有第一出气口、出气柱202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设于出气柱202内;第一水箱307内蒸汽经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气道,然后从第一出气口进入烹饪腔内。伞形部用于防止异物落入堵塞第一出气口。
[0046]上述水箱盖201上表面高于上述机体盖209上表面。水箱盖201的侧壁部分设有第一进水口 203,水箱307上部设有连通水箱307内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 203与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水道连通,第一进水口 203、第一出水口、第一水道都设于水箱盖201侧壁上。当机体盖209上表面积水过多时,水经由第一进水口 203、第一水道、第一出水口进入水箱307内。进一步,于机体盖209上表面设覆盖第一进水口 203的挡水罩301,挡水罩301与第一进水口 203间设有间隙,机体盖209上表面的水可经由该间隙流入第一进水口 203,设置挡水罩301的目的是防止异物堵塞第一进水口 203。基于本段所述,可看出机体盖209整体基本呈平台状。
[0047]上述机体盖209的外边沿向上凸起形成一个环,在该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8,第一卡槽208包括进入部和滑动部,进入部的长度小于滑动部,上述罩体101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卡槽208匹配的第一卡柱407。使用过程中,第一卡柱407经进入部到达滑动部,并向滑动部一侧滑动一定距离,使得第一卡柱407卡于滑动部内,此时罩体101难于上下运动,需分离罩体101时,再滑到进入部出并提起。
[0048]上诉罩体101由桶形部406和盖于桶形部406上部的锅盖403组成。锅盖403顶部设有圆柱状的盖把手401,桶形部406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把手404,桶形部406下侧设有多个第一^^柱407。其中,锅盖402外边沿处设有4个倒勾形的第一^^扣403,桶形部406顶部外边沿设有与第一卡扣403匹配且呈长方体形的第二卡扣405。使用过程中,第二卡扣405滑入第一^^扣403的勾形部内,此时锅盖402难于上下移动。若需分离锅盖402时,第二卡扣405再滑出。
[0049]上述第一水箱307底部设有发热圈501及探入水箱内测温探头502。该测温探头502内设温度传感器,通螺接或焊接固定于第一水箱307底壁或侧壁。发热圈501受上述的线路板305上电路控制。发热圈501亦可设于第一水箱307的外侧壁或内壁。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水箱307内的水位或/和水温。其中,发热圈501的工作功率范围为3W到3000W。另,发热圈501亦可设于第一水箱307内,亦可由发热带、发热柱、发热管、发热盘等代替。
[0050]上述机体盖209上设有第二出气孔205,第二出气孔205设于探出于烹饪腔内的柱体上。上述机体内设冷凝器306,冷凝器306部分接触机体102外的空气。
[0051]上述冷凝器306通过一个单向阀602与第一水箱307上部连通。烹饪腔内的蒸汽通过第二出气孔进入冷凝器306内,当冷凝器306内水积累到一定量,单向阀602导通,水进入第一水箱307,当水排出后,单向阀602关闭防止大量的蒸汽经单向阀进入冷凝器306。冷凝器306最简单的结构为一根直的或者螺旋状的金属管
工作过程中,若桶体701中的食材需要发酵,于显示及输入面板207上输入所选功能。然后线路板305上电路接受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水箱307下的发热圈501间歇性加热,把第一水箱307内水体温度加热到40度左右。此时,由于第一水箱307上部紧靠烹饪腔,可保证烹饪腔内温度与第一水箱307内温度几乎相同。
[0052]若桶体701中的食材需要搅拌,则线路板305上电路控制搅拌驱动装置308工作,带动桶体701内搅拌叶,从而对桶体701内食材进行搅拌。
[0053]若桶体701中的食材需要蒸制,则线路板305上电路控制发热圈501发热,使得第一水箱307内的水沸腾,蒸汽经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第一出气口进入烹饪腔内,从而使得蒸汽持续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腔内部分蒸汽会冷凝成水并积于机体盖209上,冷凝水经第一进水口 203、第一水道、第一出水口进入第一水箱307。烹饪腔内部部分蒸汽经第二出气孔205进入冷凝器306冷凝成水后进入第一水箱307。
[0054]当第一水箱307内水位过低时,测温探头502向线路板305上电路发出断开信号,线路板305上电路根据该断开信号立刻关断发热圈501。
[0055]基于上述工作流程,可保证烹饪腔内不会积水过多、气体压强过大或发生干烧。
[0056]实施例2。
[0057]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上述第一水箱307的上部紧贴于机体盖209,第一水箱307上部设有蒸汽出口,机体盖209对应水箱蒸汽出口部位设有第二安装孔303。此时该第二安装孔303为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一气道,还为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一水道。此时,蒸汽通道和积水排出通道共用一个第二安装孔303。
[0058]进一步,此时的第二安装孔303可以为多个,其面积和形状亦可变。
[0059]实施例3。
[0060]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于机体盖209上部可设探入烹饪腔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与线路板305上的电路连接,用于检测烹饪腔内温度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递给上述电路。电路根据该数字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加热或停止加热。该功能通常用于发酵或保温流程中。
[0061]该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方式可为:设于机体盖209上的测温柱内,嵌设于机体盖209上表面。
[0062]实施例4。
[0063]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机体102上部设密封罩体101下部与机体102上部间间隙的硅胶圈。硅胶圈可固定于机体102上并于上表面形成一个环形的凹槽。罩体101下部直接嵌入该凹槽内,通过罩体101自身的重量来保证烹饪腔内部压强。
[0064]实施例5。
[0065]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机体102内还设有与第一水箱307连通并为第一水箱307加水的第二水箱,第二水箱同样设有与机体102外部连通的加水口。
[0066]进一步,上述的冷凝器306可通过单向阀602与第二水箱连通,上述第一进水口203亦可与第二水箱连通。
[0067]实施例6。
[0068]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于罩体101下部或机体102上部设有与外部空气环境连通的第一排气孔。
[0069]该排气孔内可设中部带孔的硅胶圈,当烹饪腔内部压强变大时,硅胶圈的孔亦变大,当烹饪腔内部压强变小时,硅胶圈的孔亦变小。这样既可保证烹饪腔内压强保持在一个恰当的范围。
[0070]实施例7。
[0071]基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上述罩体101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竖直截面呈倒U形。在罩体101侧壁上设有两个把手,辅助安装或拆卸罩体101于机体102上。
[0072]实施例8。
[0073]—种馒头机,包括大体呈L形的机体及罩于机体L形横部上部的罩体,罩体与机体密封形成一个烹饪腔,该烹饪腔内设可拆卸的桶体。机体内设搅拌驱动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上述搅拌驱动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设于上述烹饪腔的侧面,搅拌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从机体底部带动桶体下侧的转轴转动。还设有蒸汽通道,连通所述烹饪腔及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此时蒸汽通道出气口设于罩体侧面或顶部。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馒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内设蒸汽发生装置及搅拌驱动装置; 罩体,所述罩体下部可与所述机体上部固定形成烹饪腔,所述烹饪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机体外部; 设于所述烹饪腔内的桶体,所述桶体内设与所述搅拌驱动装置联动的搅拌叶; 蒸汽通道,连通所述烹饪腔及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部呈平台状,所述罩体及桶体可固定于所述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部设密封所述罩体下部与所述机体上部间间隙的硅胶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下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机体上部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桶形部及与匹配所述桶形部一端的盖形部,所述桶形部另一端可固设于所述机体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形部与所述桶形部通过螺纹或卡扣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罩体下部或机体上部设有与外部空气环境连通的第一排气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馒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部设有测所述烹饪腔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馒头机,包括大体呈柱形的机体(102)及罩于机体上部的罩体(101),罩体(101)与机体(102)密封形成一个烹饪腔,该烹饪腔内设可拆卸的桶体(701)。机体(102)的外壳由桶形的机体座(210)及密封机体座(210)上部开口的机体盖(209)组成。该烹饪腔形成于机体(102)上部且结构简单,放入食材及取出食材时皆较为方便。
【IPC分类】A47J27/04
【公开号】CN105266567
【申请号】CN201410239585
【发明人】朱泽春, 喻金明, 王鹏波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5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