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60811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利收纳且用于将蒸盘30从内锅20取出。蒸盘30底部设有复数个气孔34。又,锅盖40内侧设有气密条41,用于当将锅盖40盖上锅体10时将其密封,以避免在煮饭时,蒸汽泄露于电子锅之外。
[0050]其次,参考图2,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内锅的俯视图。如同于图2中所示,此内锅20内侧壁上设有三个突块21,其位于距离内锅底面6人份米饭高度(此为一般家庭所须饭量)之处,其彼此间隔120度,用于支撑与承载蒸盘30。此等突块21各长I公分、宽0.6公分、以及厚0.2公分。又,蒸盘30的顶面上设有复数个气孔34,用于让蒸气与水气透过,以便蒸煮蒸盘30上所盛食物。蒸盘30上可置瓷盘36,其上盛有食物37例如鱼。瓷盘36周围适当位置三个气孔34中各插入一止滑棒35,以形成一类似正三角形,即可对蒸盘30上盛食物37的瓷盘36产生止滑功效。
[0051]然后,参考图3,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内锅与蒸盘的展开图。如同于图3中所示,内锅20位于蒸盘30之下用于容纳蒸盘30,其直径大于蒸盘直径。蒸盘30的顶面上设有配置成排的复数个气孔34,各排中各气孔配置于相邻排的各气孔之间。蒸盘30侧面高度约为0.5公分。
[0052]在蒸盘30直径两端设有可旋转提把31 (其例如于图2中可向左旋转),以利收纳且用于将蒸盘30从内锅20取出。蒸盘30较佳以不锈钢制成,在蒸煮食物时,不会释出有碍健康物质,其距内锅约0.2公分,以利水气流动。
[0053]提把31包括:一提把架32,以及两个提把脚座33。提把31的尺寸为:厚约为0.1公分;宽约为0.6至0.7公分;以及长为蒸盘30的直径。该两个提把脚座33焊接固定于蒸盘30的两侧,以致于整个提把在蒸盘面上高度为7公分,不超过10人份米饭的内锅高度。故,在将盛有食材料理的瓷盘36置于蒸盘30上后,不会妨碍到将锅盖40盖上锅体10。
[0054]随后,参考图4(a),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提把脚座的正视图,如同于图4(a)中所示,提把脚座33包括:一脚座本体33-1 ;—脚座支架33_2 ;—挡板33_3 ;以及一铆钉33-4。脚座本体33-1中设有一孔,其可供铆钉33-4插入,将此提把脚座33固定于提把架32中,以使得提把31能以此铆钉33-4为枢轴向左旋转。挡板33-3设置于脚座本体33-1的右侧,其尺寸甚小,以使得提把架32向左旋转时,不会卡到提把架32在铆钉33-4以下的部份。
[0055]接着,参考图4(b),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提把脚座的另一正视图,如同于图4(b)中所示,此提把架32的向下终端为呈圆弧状的舌尖部份,其稍微向内弯,其中虚线部份显示提把架32的向下终端位于蒸盘侧面的内侧。从舌缘某一点至提把顶高为7公分,从舌尖至提把顶高稍微大于7公分,以致于当提把31从左向右旋转至垂直处时,舌尖能抵住蒸盘30且被挡板33-3挡住,使提把31无法继续向右旋转。
[0056]然后,参考图4(c),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止滑棒的概要图。如同于图4(c)中所示,止滑棒35的长度为4.5公分,其包括止滑本体35-1与下端突出35_2。其中,止滑本体35-1长4公分,下端突出35-2长0.5公分。止滑棒35的直径与蒸盘气孔34的直径相同。在蒸煮食物时,可将止滑棒35的下端突出35-2插入于蒸盘30的气孔34中0.5公分。故,只要在蒸盘30上适当位置围绕瓷盘36的三个气孔34中各插入一止滑棒35,以形成一类似正三角形,即可对蒸盘30上盛有食物的瓷盘36产生止滑功效。
[0057]最后,参考图5,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蒸煮并用式电子锅的横截面图。如同于图5中所示,此蒸煮并用式电子锅100包括:一锅体10 ;—内锅20 ;—蒸盘30 ;以及一锅盖40。其中,此向内凹入的凹槽11设置于锅体10内,用于容纳内锅20。此内锅的内侧壁上设有三个突块21,用于支持蒸盘30,其上可置瓷盘36以容纳所蒸煮第二种食物37。蒸盘30顶部设有复数个气孔34,让蒸气与水气通过。又,锅盖40内侧设有环形气密条41,用于在将锅盖40盖上锅体10时将其密封,以避免在煮饭时,蒸汽泄露于电子锅之外。
[0058]综上所述,借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可以在煮饭时,同时蒸鱼、蒸蛋、蒸肉,可在煮饭时同时另作出一道菜,既可节省时间且节省能源。又,本实用新型在蒸盘两侧设有可旋转提把,不但方便使用者将蒸盘与盛于其上瓷盘内的蒸菜置入或取出,且不会被烫到。故,本实用新型具现有技术所无法预期功效,符合专利要件且具专利价值。
[0059]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锅体,其内设有向内凹入的一凹槽; 一用于容纳食物的内锅,其置于该凹槽内,其内侧壁上于锅底部与顶部之间设有三个等间隔的突块; 一用于容纳一瓷盘与其上所盛另一种食物的蒸盘,其置于该内锅内,承载于该三个突块上,该蒸盘的两侧设有用于将该蒸盘置入与取出的一可旋转提把;以及 一锅盖,内侧上设有气密条,当将该锅盖盖上该锅体时将其密封以避免在煮饭时蒸汽泄露于电子锅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蒸盘的底面上设有配置成排的数个气孔,各排中各气孔配置于相邻排的各气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可旋转提把包括:一提把架,以及两个提把脚座,该等提把脚座焊接固定于该蒸盘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提把脚座包括:一脚座本体;一脚座支架;一挡板;以及一铆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脚座本体中设有一可供铆钉插入的孔,将该提把脚座固定于该提把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蒸盘更包括三个止滑棒,该止滑棒包含:一止滑本体;以及一下端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其特征在于:该止滑棒的直径与该蒸盘的气孔的直径相同,将止滑棒的下端突出插入该蒸盘上三个气孔中时形成一三角形,并防止该蒸盘上盛食物的该瓷盘滑动。
【专利摘要】一种蒸煮并用式电子锅,包括:一锅体;一内锅;一蒸盘;以及一锅盖。其中,锅体内设有向内凹入的凹槽,用于容纳内锅。此内锅的内侧壁上设有三个突块,用于支持蒸盘,用于容纳并蒸煮第二种食物。蒸盘底部设有复数个气孔。又,锅盖内侧设有气密条,用于当将锅盖盖上锅体时可将其密封,以避免在煮饭时,蒸汽泄露于电子锅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可以在煮饭时相同时间蒸煮第二种食物,不但节省时间且节省能源。此外,在蒸盘两侧设有可旋转提把,不但方便使用者将蒸盘与盛于其上瓷盘内的蒸菜置入或取出,且不会被烫到。
【IPC分类】A47J27-04, A47J36-20, A47J27-00
【公开号】CN204378850
【申请号】CN201520020142
【发明人】叶伟强
【申请人】叶伟强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