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572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电机,电机一般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电机轴,定子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内侧,转子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轴伸出电机壳体,机头下盖设有轴孔,电机轴穿过轴孔伸出机头下盖,电机壳体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座上,而轴承座固定在机头下盖上。电机工作时,由于电机轴伸出机头较长,电机轴的前端相对电机壳体的摆动幅度被放大,导致电机壳体也会出现振动,电机壳体与机头下盖之间采用刚性连接,会导致噪音增大,并且会出现持续“嗡嗡”的振动声音,不仅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加剧了轴承和轴密封件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豆浆机,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量。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电机,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轴,机头下盖设有轴孔,电机轴穿过轴孔伸出机头下盖,电机的前端设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上刚性体、减振体和下刚性体,上刚性体、减振体和下刚性体连接为一体,上刚性体与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下刚性体固定于机头下盖的底端,减振体的外周侧面到机头下盖的内周侧面的直线距离的平均值a ( 3mm。
[0005]进一步的,所述平均值a为0.5mm?1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振体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套环,套环套在电机壳体的外周侧面上,套环抵在机头下盖的内周侧面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环在电机轴向上的高度尺寸为c,电机壳体的轴向长度为h,其中,l/20h ( Co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与机头下盖过盈配合,过盈量b < 3_。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下盖的底端的内周侧面设有环形台阶,套环具有抵在环形台阶上的定位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刚性体上设有第一通孔,减振体设有第二通孔,下刚性体设有第三通孔,电机的前端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钉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连接将上刚性体与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螺钉的尾端沉入第二通孔中并紧贴在上刚性体的前端面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刚性体设有向后延伸的连接环,连接环套在电机壳体前端的外周侧面上,连接环的内周侧面设有内螺纹,电机壳体前端的外周侧面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将上刚性体与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刚性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机头下盖的底端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钉穿过第四通孔与第二螺纹孔连接将下刚性体固定连接在机头下盖的底端上;或者,所述机头下盖的内底面设有螺钉柱,上刚性体设有第一通孔,减振体设有第二通孔,下刚性体设有第三通孔,第三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与螺钉柱连接将下刚性体通固定连接在机头下盖的底端上,第三螺钉的尾端沉入第二通孔并紧贴在下刚性体的后端面上;或者,所述机头下盖的底端外侧设有扰流罩,扰流罩上设有螺钉柱,下刚性体设有第三通孔,机头下盖的底端设有第四通孔,螺钉柱穿过第四通孔伸入机头内,第四螺钉穿过第三通孔与螺钉柱连接使下刚性体与扰流罩夹紧机头下盖的底端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下盖的底端设有供温度传感器伸出机头的安装孔,下刚性体或减振体或上刚性体将温度传感器压紧在机头下盖的内底面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电机的振动经过上刚性体传递给减振体后,减振体形变并产生热量,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因此可以避免机头受电机壳体的影响而振动。而为了进一步确保减振体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控制减振体的外周侧面到机头下盖的内周侧面的直线距离的平均值a,首先让减振体的外周侧面与机头下盖的内周侧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不一定是连续成环的,即可能减振体有一部分的外周侧面紧贴机头下盖的内周侧面,但是有间隙存在的位置,当减振体受到电机的振动影响后,减振体可以与机头下盖发生碰撞,减振体的形变程度更大,从而进一步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量,降低整机振动,相应的也自然可以减少电机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轴承及轴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得到保证。另外,让平均值a最大能够取到3_,是为了便于减振组件的安装,因为控制减振体与机头下盖之间基本上是间隙配合,便于安装减振组件时调整位置。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实施例一中减振组件的拆分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一中减振组件的装配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实施例三中减振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如图1所示,机头1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机头1内设有电机2,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和电机轴22,机头下盖12设有轴孔121,电机轴22穿过轴孔121伸出机头下盖12,电机轴22的前端安装粉碎刀片3,为了减少电机2工作时的振动,在电机2的前端设有减振组件,同时要解决电机2、减振组件与机头下盖12之间的固定连接,因此减振组件包括上刚性体41、减振体4和下刚性体42,而为了便于生产及安装,上刚性体41、减振体4和下刚性体42连接为一体,例如通过模内注塑或粘结连接成一体,将上刚性体41与电机2的前端固定连接,下刚性体42固定于机头下盖12的底端,从而实现电机2柔性固定于机头下盖12,电机2的振动经过上刚性体41传递给减振体4后,减振体4形变并产生热量,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因此可以避免机头下盖12受电机壳体21的影响而振动。
[0025]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体4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橡胶、硅胶等软质材料,上刚性体41和下刚性体42可以采用各种金属及合金,例如铁、钢、铝及其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塑料合金,还可以单独采用塑料。所述上、下刚性体与减振体连接为一体是指上、下刚性体与减振体固定连接。
[0026]而为了进一步确保减振体4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结合图2,减振体4的外周侧面到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的直线距离的平均值a < 3mm。直线距离是指减振体4的外周侧面上的任意一个点到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上的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点之间的距离,以实际产品为例,则是减振体4的外周侧面与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上处于同一径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直线距离,而平均值a是指在减振体4的整个外周侧面上所有点与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上相对应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通过微积分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直线距离的平均值a ( 3_,而减振体4 一般是个回转体,其外周侧面是一个回转曲面,除了会开出必要的槽之外,基本不会有大的尺寸变化,因此直线距离一般会小于3_,首先让减振体4的外周侧面与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不一定是连续成环的,即可能有一部分减振体4的外周侧面紧贴机头下盖12的内周侧面,但是有间隙存在的位置,当减振体4受到电机2的振动影响后,减振体可以与机头下盖发生碰撞,减振体的形变程度更大,从而进一步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如果平均值a超过3mm,可能存在间隙过大,电机2的振动只会挤压减振体4,而减振体4却无法与机头下盖12接触,相当于减振体4跟随电机2在振动,因此减振效率变差。另外,让平均值a最大能够取到3mm,是为了便于减振组件的安装,而最佳的平均值a是0.5mm?1mm,例如0.5mm、0.8mm、1mm等等,这样减振体4与机头下盖12之间基本上是间隙配合,便于安装减振组件时调整位置。
[0027]需要说明一下,在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前、后等方位的定义是参考电机轴22相对电机壳体21的伸出方向的,电机轴22从电机壳体21的前端伸出,并一直向前延伸直到伸出机头下盖12,因此可以结合图1来理解,即图1中的上为后,下为前。
[0028]减振组件与电机2以及机头下盖1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所示,上刚性体41上设有第一通孔411,减振体4设有第二通孔401,下刚性体42设有第三通孔421,电机2的前端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钉81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21、第二通孔401和第一通孔411与第一螺纹孔连接将上刚性体41与电机2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螺钉81的尾端沉入第二通孔401中并紧贴在上刚性体41的前端面上。
[0031]再看图2,下刚性体4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422,机头下盖12的底端设有第四通孔122,第二螺钉82穿过第四通孔122与第二螺纹孔422连接将下刚性体42固定连接在机头下盖12的底端上。为了机头内部的密封,在机头下盖12的内底面设置有密封垫9,第二螺钉82穿过密封垫9,下刚性体42将密封垫9压紧在机头下盖12的内底面上。
[0032]从图1和图2中看到,在本实施例中,减振体4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套环4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