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34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便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调整便盆高度的坐便器中支撑便盆和水 箱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安装在厕所中的坐便器具有便盆、坐圈和水箱。便盆的高度 及坐圈的尺寸一般是按照成年人的身材设计的。儿童使用这样的坐便 器时,就会感到便盆太高。对于家庭或多数公众场所而言,则因为厕 所面积的限制,难于既安装成人用的坐便器又安装儿童用的坐便器。 为此,人们提出制造坐便器的升降装置,通过调整便盆的高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290298Y公开了专利 号为ZL 96215113.0,名称为"多功能升降式坐便器"的技术方案, 提出设置安装坐便器的便盆和水箱的托架;该托架由固定安装在底板 上的千斤顶起升杠杆机构支承。千斤顶起升杠杆机构由液压千斤顶、 横梁、两根拉杆、两组由下固定杆(下固定臂)的中部与上固定杆(上 固定臂)的中部相铰接而成的X形支架(起升杠杆)组成。液压千斤 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千斤顶的顶杆顶住横梁,横梁的两端各与一根 拉杆的上端相铰接。每根拉杆的下端对应地铰接在托架左或右侧纵向 安装的一组X形支架下固定杆的中下部。每组X形支架中下固定杆的 下端铰接在底板上,下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在托架上移动的滑轮;每组 X形支架上固定杆的上端铰接在托架上,上固定杆的下端设有在底板 上移动的滑轮。液压千斤顶的顶杆向上升起,横梁两端铰接的两根拉杆将对应X形支架中下固定杆向上提,两根下固定杆的上端分别向对应上固定杆的上端摆动,即两组x形支架做垂直方向的收拢,托架被抬高,从而坐便器的便盆和水箱被升高。反之,液压千斤顶的顶杆向下降,橫梁两端铰接的两根拉杆不再将对应x形支架中下固定杆向上 提,在坐便器便盆和水箱的重力作用下,托架向两组x形支架的下固定杆和上固定杆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使两根下固定杆的上端分别向远离对应上固定杆上端的方向移动,即两组x形支架做水平方向的收拢,托架被降低,从而坐便器的便盆和水箱被降低。该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液压千斤顶,导致存在有如下缺点1,千斤顶起升杠杆机构的结构复杂,成本髙。2,升降调整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升降调整灵活的坐便器升降 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坐便器升降装置,具有安装坐便器的 便盆和水箱的托架;该托架上设有电动机驱动的主齿轮,该主齿轮通 过齿带驱动分别设置于托架周边的至少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每个从 动齿轮的转轴各自连接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每根螺杆各自螺合于底 板上对应的向上延伸的螺管。该升降装置采用电动机驱动,操作者只 需用一个手指按压控制开关,电动机驱动主齿轮通过齿带使分别设置 于托架周边的至少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带动各自的螺杆,旋入或旋出 底板上对应的螺管,就可以控制坐便器主体降下或上升。该升降装置 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操控方便,升降调整灵活。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齿轮设置在托架的后部位于水箱的 下方处。如此,主齿轮和电动机可以隐藏在便盆和坐圈的后方,不影 响便盆与坐圈的正常使用。进而所述的从动齿轮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托架左、右两侧; 每组至少有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其中位于托架后部的从动齿轮转轴 上安装一个上从动齿轮和一个下从动齿轮,托架前部的从动齿轮转轴 上安装一个下从动齿轮;主齿轮通过第一齿带驱动这两组中的上从动 齿轮,每组中位于托架后部的下从动齿轮通过本侧的第二齿带驱动本 组中位于托架前部的下从动齿轮。两组从动齿轮分别沿托架的左、右 两侧设置,即两组从动齿轮所带的螺杆以及底板上对应的螺管分别沿 托架的左、右两侧设置;这样,该升降装置可以受力均衡且平稳地进 行升降作业。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托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托架和 下托架;坐便器便盆和水箱安装在上托架上,主齿轮和两个上从动齿 轮及第一齿带设置在上托架的上方;四个下从动齿轮及两条第二齿带 设置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上托架和下托架上对应每个从动齿轮的 转轴分别设相应的轴承套接该从动齿轮的转轴。将四个下从动齿轮及 两条第二齿带设置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可以为便盆和坐圈的安装 留出必要的空间。在上托架和下托架上设置轴承套接对应从动齿轮的 转轴,由上托架和下托架支撑各从动齿轮及其螺杆,使它们构成有机 的整体,有利于第二齿带稳定的运行和各螺杆平衡而稳定地同步转动 和升降。特别是所述底板上各螺管的上部与环形的下框架固定连接。借助于下框架提高底板上各螺管的稳定性,也就提高了各螺杆同步转动和升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利用电动机驱动主齿轮、齿带、从动齿轮,各从动齿轮带动各自的螺杆,旋入或旋出底板上对应的螺管,
使坐便器主体降下或上升。与现有采用x形支架的升降装置相比,具
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操控方便和升降调整灵活的优点。它的价格低,而可靠性更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一个实施例在升起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在升起状态去除上托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在降下状态去除上托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在升起状态连同坐便器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在降下状态连同坐便器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坐便器升降装置具有底板1、托架2、螺杆3和驱动机构4。
底板1的左、右两侧各一前一后地设置两根螺管11。底板1上各螺管11的上部与环形的下框架12固定连接。托架2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托架22和下托架21。上托架22和下托架21上对应底板1上四根螺管11的位置分别设相应的轴承套接对应的螺杆3。
驱动机构4包括电动机41、变速器42、主齿轮43、第一齿带44、两个规格相同的上从动齿轮45、两条规格相同的第二齿带46、四个规格相同的下从动齿轮47和双向行程控制器48。
电动机41和变速器42安装在下托架21后部的下方。电动机41的转轴连接变速器42的输入轴。双向行程控制器48连接与电源线与电动机41的绕组之间,控制电动机41正转或反转。主齿轮43安装在变速器42向上伸出的输出轴上。上托架22和下托架21后部左、右两侧轴承上套装的螺杆3上端部作为转轴,各固定安装一个上从动齿轮45和一个下从动齿轮47。上托架22和下托架21前部左、右两侧轴承上套装的螺杆3上端部作为转轴,各固定安装一个下从动齿轮47。主齿轮43和两个上从动齿轮45及与它们配套安装的第一齿带44设置在上托架22的上方。四个下从动齿轮47及与它们配套安装的左、右两侧的第二齿带46设置在上托架22与下托架21之间。也就是说,各从动齿轮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托架2左、右两侧;每组有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其中位于托架2后部的从动齿轮转轴(即螺杆3)上安装一个上从动齿轮45和一个下从动齿轮47,托架2前部的从动齿轮转轴(即螺杆3)上安装一个下从动齿轮47。主齿轮43通过第一齿带44驱动这两组中的上从动齿轮45,每组中位于托架2后部的下从动齿轮47通过本侧的第二齿带46驱动本组中位于托架2前部的下从动齿轮47。每根向下延伸的螺杆3各自螺合于底板1上对应的向上延伸的螺管ll。
操作者只需用一个手指按压双向行程控制器48,电动机41驱动变速器42带动主齿轮43通过第一齿带44使分别设置于下托架21后部左、右两侧的上从动齿轮45同步转动。这两个上从动齿轮45的转轴,即对应的螺杆3上的下从动齿轮47也随之同步转动。这两个下从动齿轮47通过分别设置于下托架21左、右两侧的第二齿带46使下托架21前部左、右两侧的下从动齿轮47随之同步转动。下托架21周边的四个相同的下从动齿轮47带动各自的螺杆3同步转动。操作者按压双向行程控制器48的正向按键,电动机41正向转动,四根螺杆3旋入底板1上对应的螺管11,托架2降下。反之,操作者按压双向行程控制器48的反向按键,电动机41反向转动,四根螺杆3旋出底板1上对应的螺管ll,托架2上升。
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实施例应用于坐便器的情形,如图4和图5所示。
底板1的周边设有围罩13遮挡底板1上的螺管11、下框架12和硬质排污弯管14。便盆5安装在上托架22前部的上方,遮挡便盆5的罩盖51固定在上托架22的周边。便盆5的顶盖52可翻转地设置在便盆5上端的开口处,遮盖坐圈。便盆5的排污口通过一根软质u形管连通底板1的硬质排污弯管14。水箱6安装在上托架22后部的上方。电动机41、变速器42、主齿轮43、第一齿带44和两个上从动齿轮45设置在托架2的后部位于水箱6的下方处。
操作者按压双向行程控制器48的正向按键,电动机41正向转动,四根螺杆3旋入底板1上对应的螺管11,控制安装在上托架22上的便盆5和水箱6降下。反之,操作者按压双向行程控制器48的反向按键,电动机41反向转动,四根螺杆3旋出底板1上对应的螺管11,控制安装在上托架22上的便盆5和水箱6上升。
双向行程控制器48具有自动限位的功能,在便盆5和水箱6下降到最低位置时,自动切断电动机41的电源;在便盆5和水箱6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自动切断电动机41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其它的实施例中,安装坐便器的便盆和水箱的托架上设有电动机驱动的主齿轮,该主齿轮通过齿带驱动分别设置于托架周边的三个(或者更多个)相同的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的转轴各自连接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每根螺杆各自螺合于底板上对应的向上延伸的螺管;就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坐便器升降装置,具有安装坐便器便盆和水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该托架上设有电动机驱动的主齿轮,该主齿轮通过齿带驱动分别设置于托架周边的至少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的转轴各自连接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每根螺杆各自螺合于底板上对应的向上延伸的螺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主齿轮设置在托架的后部位于水箱的下方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从动齿轮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托架左、右两侧;每组至少有三个 相同的从动齿轮,其中位于托架后部的从动齿轮转轴上安装一个上从 动齿轮和一个下从动齿轮,托架前部的从动齿轮转轴上安装一个下从 动齿轮;主齿轮通过第一齿带驱动这两组中的上从动齿轮,每组中位 于托架后部的下从动齿轮通过本侧的第二齿带驱动本组中位于托架前 部的下从动齿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托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托架和下托架;坐便器便盆和水箱安装 在上托架上,主齿轮和两个上从动齿轮及第一齿带设置在上托架的上 方;四个下从动齿轮及两条第二齿带设置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上 托架和下托架上对应每个从动齿轮的转轴分别设相应的轴承套接该从 动齿轮的转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坐便器升降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各螺管的上部与环形的下框架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坐便器升降装置,涉及一种可以调整便盆高度的坐便器中支撑便盆和水箱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升降调整不灵活的问题。该装置具有安装坐便器的便盆和水箱的托架;该托架上设有电动机驱动的主齿轮,该主齿轮通过齿带驱动分别设置于托架周边的至少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的转轴各自连接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每根螺杆各自螺合于底板上对应的向上延伸的螺管。电动机驱动主齿轮通过齿带使分别设置于托架周边的各从动齿轮带动各自的螺杆,旋入或旋出底板上对应的螺管,就可以控制坐便器主体降下或上升。
文档编号E03D11/13GK201406751SQ20092013830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李建飞 申请人:李建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