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刮板除便便器装置,特别涉及刮板除便便器的便槽构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专利号ZL00113^2.8,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公开内容包括一项涉及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的在先技术,其中涉及便槽,特别是便槽底板的内容有P3.末段 P4.首段“……,其底取为平面与园弧面或包括与斜面在内的一种多面组合结构面,并且过组合面任一点所作法线与过便槽立面任一点所作法线垂直,使便槽可构成单室便槽或双室便槽;对于双室便槽其突出点是可以实现尿、粪自然分排、除便口根据排便类型不同,可分为除粪口与除尿口或称为排粪与排尿口,对于单室便槽可以是除粪口与除尿口合设的单口形式;对于双室便槽则是除粪口与除尿口分室而设双口形式,除尿口设于前室即排尿室,除粪口、设于后室即排粪室,除粪口与除尿口同侧而设;为适应不同应用场合或对象,便槽的除便口开设还可以分为在便槽底的双侧设置或单侧设置两种情况。便槽对应立面的另两对应面外侧还可附设槽形构件,以便除便装置的传动构件和冲洗装置的引液管件的装设,槽形构件与便槽中可装设的刮片长度方向垂直。”P14.末行“图2由平面与园弧过渡面结合成底结构与除便口(2)构成的一种单室便槽的便槽底(1)。”P15.第1行始“图3由斜、平与园弧过渡面结合成的底结构与除粪口(2)构成的一种单室便槽的便槽底(1)。图4由斜、平与园弧过渡面结合成的底结构与除粪口 O)、除尿口⑷、排粪槽(7)、 排尿槽⑶与滤网(6)构成的一种双室便槽底⑴;滤网(6)复于排尿室(3)室口,除尿口 ⑷设于排尿室⑶的下底,除粪口⑵设于的排粪室⑵下,排尿室位于便槽底⑴的斜面上端,在便槽底(1)的两端还附有槽形构件(8)和(5)。图5由斜、平与园弧过滤面结合成的底结构分为两室,室(5)为排粪室⑷为排尿室,室(5)下设有除便口 O),室⑷下设有除尿口(3)构成尿、粪分排的便槽底(1)。”以及说明书附图Pl.给出的图2 图5。上述关于便槽,特别是便槽底板的技术发明方案,对于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技术的成功实现,具有关键价值作用,相对于已有马桶技术,表现出显著实质进步。具体实施经验表明,该技术发明方案仍存在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具体表现在一、背景技术图2 图5表达的除便口设置存有不足,该不足尤其在图3 图5的实施例中表现明显;具体为便槽底板存在推刮死角,当如厕者将排泄物排在单室便槽或双室便槽后室的槽底斜面位置,或将便后用过的手纸丢在斜面位置,在实施推刮除便情况下, 必然的结果是由于实施微水化和机械推板作业,落在斜面上,也包括落在“图2由平面与园弧过渡面结合成底结构与除便口(2)构成的一种单室便槽的便槽底(1)”表达的除便口与过渡圆弧面未相接处的排泄物或手纸,基于附着于底板的粘性存在与无法获得足够冲洗水的冲力使其自动进入除便口,只能经刮板推动向前平移,积存于刮板推刮终点与相对应的便槽立面空间中,最终必须依赖人力加以清除,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会严重影响推刮除便少微水马桶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尤其在公厕之中出现的可能性非常之高,本技术实施例在试用过程就曾数次出现。二、马桶作为承接人排泄物和对其实施清洁转移的工具,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有良好卫生性非常重要。推刮除便少微水马桶由于实施推刮除便技术,刮板在归回待用终点时,刮板将淋洗水甚至有可能将微量人排泄物带回待用终点;在除便口单侧设置情况下,由于没有其他泄放途径,这部分被带回的淋洗水或者包含的微量人排泄物可能在刮板非推刮工作面的另一侧积存,当马桶使用频次高和工作时间较长,由于人排泄物容易附着槽底,其积存的微量人排泄物有可能较明显;鉴于人排泄物中包含的致病微生物较多;加之经常有淋洗水积存,或者说积存的人排泄物所处环境异常潮湿,为人排泄物中所含致病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显然这不符合卫生要求;但背景技术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考虑与技术解决方案。三、由于接缝处易积存秽物,并且清洁困难,所以对于便槽而言,要使便槽拥有良好卫生条件,还有一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针对便槽槽底与便槽立面相接处和除便口应尽可能减少角缝出现,难以避免情况应尽可能减少其长度,尤其面向刮板推刮工作面一侧的便槽槽底与便槽立面相接的角缝与除便口口围四角的角缝处理;背景技术没有针对这些问题的明确考虑与技术解决方案。四、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的便槽体设有与便槽底板两端垂直立面邻靠的附设槽形构件,使用过程这些附设槽形构件有可能遭遇意外水进入,所进入的水如果没有排放构成积水,可能导致附设槽形构件中的工作机件受到水浸腐蚀损害和可能影响刮板的正常推刮除便工作;如果针对这种有可能偶然出现的积水情况,设置专门处置机构,会给制造、安装与维护增加复杂性;通过结合便槽底板设置简单引流结构求得解决,具有明显积极意义,背景技术缺少针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考虑与技术解决方案的表述。五、背景技术考虑到的便槽槽底板的板体形状结构仍存局限,事实上便槽槽底板的板体形状结构对于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技术的应用类型扩展有显著关联关系。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以在先技术中的单室便槽为改进对象,通过对便槽底板除便口的设置改进,和在便槽底板增设消除积液和引流的结构,扩展便槽底板的板体形状结构,获得改进的便槽底板,杜绝排泄物或手纸积存于刮板推刮终点与相对应的便槽侧立面之间空间,最终必须依赖人力加以清除的现象发生;便槽以及与便槽底板邻靠的槽型构件中难有积水形成,为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创造良好卫生条件和工作条件,增设不同形状结构的便槽底板,丰富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的产品类型。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包括底平面,两垂直端立面,过渡圆弧面,除便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便口的长度扩展至接近或等于槽底板的两垂直端立面的内表面。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在于所述除便口的开口形状取为四角经圆整的长条矩形。所述底平面不设除便口的一侧设有排积液孔。所述两垂直端立面或者还包括与两垂直端立面相交过渡圆弧面设有邻槽积液过流孔。所述槽底板形状结构还包括底平面取为底平面取为单纯水平面,该水平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相接,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经过渡圆弧面与两垂直端立面相接,或取为单纯斜面,斜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与两垂直端立面相接结构。除便口沿长度方向扩展特征方案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除便口的设置接近整个便槽底板长度,推刮死角基本消除,落入便槽底板排便区域中任意点的排便,经刮板的推刮作用均能进入除便口,彻底杜绝最终需要依赖人力加以清除排泄物或手纸的现象。除便口四角圆整特征方案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实施除便口四角圆整可避免除便口有容易挂便的角缝形成,为推刮除便马桶拥有良好卫生性创造条件。底板不设除便口侧设置排积液孔特征方案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为刮板带回待用终点的淋洗水或者包含的微量人排泄物提供了泄放途径,不易有积水形成的便槽底板容易干燥,微生物不易繁殖,提高推刮除便马桶的卫生性。设置过流孔特征方案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与便槽底板的垂直立面相邻靠的槽形构件通过与装置的引流构件对接的过流孔,可将意外进入与垂直端立面相邻靠的槽形构件中的水导出到便槽,再利用消积液孔或除便口将水引走,有利槽型构件中的机件保护,结构简单,经济和有效且实施方便。槽底板形状结构扩展特征方案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便槽底板形状结构在背景技术已经确立的便槽底板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形状结构,丰富了便槽结构类型。
图1.为除便口和排积液孔沿槽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槽底板结构主视图。图la.为图1中A的放大图,表示排积液孔的一种实施例。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2a.为图2中B的放大图,该处断开的剖视图表示过流孔设置于便槽底板斜面部分的一种实施例。图2b.为图2中C的放大图,该处断开的剖视图表示除便口的开口沿长度方向扩展至与槽底板的过渡圆弧面相接,接近两垂直端立面的内表面的实施例。图3.为底平面取为单纯水平面,该水平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两对称斜面相接,两对称斜面经过渡圆弧面与两不对称垂直端立面相接实施例。图4.为图3的左视图经90°旋转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除便口沿长度方向的扩展实施例为,使除便口的两窄端口沿与底板的两端垂直立面相交的过渡圆弧面接近或相切,还或是部分侵入或完全侵入过渡圆弧面,完全侵入过渡圆弧面时,除便口的两窄端口沿与槽底板的两垂直端立面内表面相接。所述除便口的开口四角圆整与取为长条矩形除便口的实施例为,除便口的长边口沿之一与便槽侧立板之一的内表面共面,构成闭合的四角圆整长条矩形开口,或与底平面的一侧立面共面,构成一侧开放的四角经圆整的长条矩形开口 ;除便口取为一侧开放的四角圆整长条矩形开口时,所述除便口位于开口侧的部分由位于除便口侧的便槽侧立板设置嵌入该开口位置的部分构成。所述排积液孔的实施例为,不设除便口的一侧设有排积液孔,排积液孔孔形取为小尺寸圆孔或非园孔,与不设除便口的底平面一侧立面相近或相接,沿底平面长度方向设置单列或多列;非园孔优选孔形取为腰形孔,腰形孔的优选布置取为腰形孔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在列的中心线非垂直;设置排积液孔的一侧或者还设有针对排积液孔装置外部引流构件的安装螺钉过孔,安装螺钉过孔取为与排积液孔不相干涉的独立孔,或取为对排积液孔的兼用;底板双侧设置除便口情况,不设置排积液孔。所述过流孔的实施例为,过流孔设于槽底板的与垂直端立面相接的斜面或直接设于槽底板的垂直端立面;并且,所设过流孔的中心点位置低于与垂直端立面相邻靠的槽形构件下底外表面,经过流构件实现与邻靠槽形构件所设过流孔相对应相接。所设槽底板形状结构扩展的实施例为,底平面取为斜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两垂直端立面相接结构;或者还包括底板取为单纯水平面,该水平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相接,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对称或不对称两垂直端立面相接结构。针对底平面取为单纯斜面,该斜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分别与两垂直端立面相接结构的便槽底平面,排积液孔取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一个以上时成列布置,或不成列布置,位于斜面最低端与过渡圆弧面相接处,或相接处的近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实施例的便槽底板的除便口,排积液孔,过流孔包括新增槽底板的结构形状实施例。图1和图Ia所示便槽底板的结构实施例为,构成便槽底板1的结构体包括底平面 3,除便口 2,两垂直端立面4,两过渡圆弧面7和两过渡圆弧面8,两过流孔6,除便口 2取为四角经圆整的矩形,沿便槽底板长度方向布置,设于底平面3近一侧侧缘位置;底平面3不设除便口 2的一侧,与底平面3的该侧侧缘接近并沿便槽底板长度方向布置数量在一个以上的斜置的腰形孔作为排积液孔9,并设有最少不少于两个的装置外部引流构件的安装螺钉过孔10。图2表示底平面3经两过渡圆弧面7与两斜面5相接,两斜面经两过渡圆弧面8 与两垂直端立面4相接,由此构成便槽底板实施例的结构,该结构的便槽底板适合作为双端驱动的刮板除便便器的便槽构件。针对图2的B的断开的剖视放大,表示出过流孔6设于斜面5的近上部。针对图2的C的放大,表示出除便口 2的长度设置,取为除便口 2的窄口缘与过渡圆弧面7相接。图3所示便槽底板的结构实施例为,构成便槽底板1的结构体包括底平面3,除便口 2,两垂直端立面4,两过渡圆弧面7和两过渡圆弧面8以及两斜面5 ;除便口 2沿便槽底板1的宽度方向布置,设于底平面3的一端,呈开放结构。图4表示底平面3经两过渡圆弧面7与两取为对称结构的斜面5相接,两取为对称结构的斜面经两过渡圆弧面8与两取为非对称结构的垂直端立面4相接,由此构成便槽底板实施例的另类结构,该结构的便槽底板适合作为单端驱动的刮板除便便器的便槽构件。
权利要求1.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包括底平面(3),两垂直端立面G),过渡圆弧面(7)(8),除便口 O),其特征在于所述除便口( 的长度扩展至接近或等于槽底板(1)的两垂直端立面 (4)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便口(2)的开口形状取为四角经圆整的长条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平面不设除便口(2) 的一侧设有排积液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垂直端立面(4)或者还包括与两垂直端立面相交过渡圆弧面(8)设有邻槽积液过流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板形状结构还包括底平面C3)取为单纯斜面,斜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7)与两垂直端立面相接结构,或底平面(3)取为单纯水平面,该水平面两端经过渡圆弧面(7)分别与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相接, 两对称或不对称斜面经过渡圆弧面(8)与两垂直端立面(4)相接结构。
专利摘要推刮便器槽底板结构,涉及刮板除便便器的便槽构件。通过对便槽底板除便口的设置改进,在便槽底板增设消除积液和引流的结构和增加便槽底板的板体形状结构获得一种便槽底板,杜绝排泄物或手纸积存于刮板推刮终点与相对应的便槽侧立面之间空间,最终必须依赖人力加以清除的现象发生;便槽以及与便槽底板邻靠的槽型构件中难有积水形成,为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创造良好卫生条件和工作条件,增设不同形状结构的便槽底板,丰富了推刮除便少微水(或尿)淋洗马桶的产品类型。
文档编号E03D11/02GK202176009SQ2010205653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曾德邻 申请人:曾德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