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68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陆地、水渠、河道、池塘挖掘泥土、淤泥,清除水面漂浮物、水草的水陆两用工程机械行驶在水上的螺旋桨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农村的水塘、灌溉水渠,城市的景观河道等浅水域的水下淤泥、水面水草、漂浮物的处理,尚无一种综合的机械化解决方案,对于水面水草、漂浮物的处理,只能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水下淤泥一般是在少雨季节,抽干水后,进行挖掘,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已有一些专用的水域工程机械,如专用的挖沙船,专用的水面漂浮物清理机械,但仅适用于大江大河,且设备专用性过强,闲置率高,造价贵,其水上驱动的螺旋桨及传动机构复杂,位置固定,不适于在水陆两用机械设备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该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可在陆地和水面行驶并实施挖掘和清污工作,能够省时、省力、高效地处理农田水利、城市景观水道的水下淤泥、水面水草等杂物,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工程机械本身的液压动力来工作,同时根据设备在水域或陆地上工作的不同情况,能够快速固定或收起的螺旋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主浮箱、液压螺旋桨推进器;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包括螺旋桨、桨轴座、液压马达、挂槽、挂杆、搭扣;所述挂槽设置于主浮箱尾部立面上,呈“ U ”形,槽口背向主浮箱,槽底固定在主浮箱尾部立面上,槽壁上端和下端各开一个斜口,上端设有上斜口,其开口朝上,并且朝向主浮箱,下端设有下斜口,其开口朝上,并且背向主浮箱;所述螺旋桨和液压马达设置在桨轴座上,由液压马达驱动螺旋桨的转动;所述桨轴座固定在挂杆的一端;所述挂杆的另一端设置了手柄;所述挂杆在与挂槽的槽壁所开两个斜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圆柱销;所述搭扣设置于主浮箱的平台面上。所述的挖掘机采用全液压传动机构;所述的挖掘机设置常规挖斗、淤泥专用挖斗和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挖掘机的前面下部,设置前推土板,挖掘机的后面下部,设置后推土板。所述的淤泥专用挖斗包括双面挖斗、挖斗支撑轴、斗杆、斗杆座、挖斗油缸、挖斗油缸支座;所述双面挖斗铰接在挖斗支撑轴上;所述的挖斗支撑轴包括一方管和两块连接板;两块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方管两端,两块连接板上分别钻有两个与双面挖斗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的挖斗支撑轴在其中部位置与斗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挖斗油缸支座设置在斗杆的上部两侧,挖斗油缸支座通过销轴与挖斗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斗杆座设置在斗杆顶部,斗杆座联接在挖掘机的动臂上。[0008]所述的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包括容器斗、夹持斗、挖斗支撑轴、容器斗油缸、夹持斗油缸、斗杆;所述的容器斗底部焊接了网状不锈钢栅格;所述容器斗与夹持斗的接合处呈锯齿形。所述的主浮箱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挖掘机左右两侧,两个主浮箱与挖掘机相连的侧边,其前端构成“V”字形开口状,在“V”字形开口的小端设置固定栅板;两个主浮箱与前推土板头部通过销轴铰支连接;后推土板头部两侧各开一矩形槽,两侧主浮箱对应位置各设置一滑块,后推土板与两侧主浮箱通过矩形槽与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的主浮箱之间设置两套主浮箱连接机构,一套设置于挖掘机前方,另一套设置于挖掘机后方;所述的主浮箱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连接头;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与挖掘机相连的主浮箱的侧面;所述连接杆一端呈盘状,与一侧主浮箱上的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为螺纹;所述连接头一端呈盘状,与另一侧主浮箱上的固定座连接,连接头的另一端为螺孔,与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所述的挖掘机左右两侧设置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既可固定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在水中的位置,又可提高工程机械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将陆面上使用的挖掘机稍加改装,便可实现水陆两栖功能,机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操作,维护方便;该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可清理水塘、水渠、城市景观河道等浅水域的水下淤泥、水面水草等杂物,在水域工作完成时,只需拆下浮箱,即可作为陆面挖掘机使用,功能多,设备利用率高,水域工作效率高;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省力,可无级调速,使用安全的特点。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淤泥专用挖斗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淤泥专用挖斗张开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2和图6中挖斗支撑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容器斗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浮箱连接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挂杆收起时位置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挖掘机,2、前推土板,3、主浮箱,4、可转动栅板,5、固定栅板,6、挖斗,7、主浮箱连接机构,8、水生物、漂浮物收集与挤压装置,9、泥浆输送装置,10、辅助浮箱,11、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2、后推土板,13、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4、双面挖斗,15、挖斗支撑轴,16、斗杆,17、斗杆座,18、油缸支座,19、挖斗油缸,20、挖斗油缸支座,21、底板,22、侧板,23、方管,24、连接板,25、容器斗,26、容器斗油缸,27、夹持斗,28、容器斗底板,29、横向不锈钢条,30、“L”形不锈钢板,31、支耳,32、纵向不锈钢条,33、不锈钢栅格,34、容器斗侧板,35、固定座,36、连接杆,37、连接头,38、搭扣,39、圆柱销,40、挂杆,41、上斜口,42、螺旋桨,43、桨轴座,44、液压马达,45、下斜口,46、挂槽,47、手柄,48、钢丝绳,49、手轮,50、连杆A,51、连杆B,52、滑套,53、锚杆,54、锚头,55、支撑轴套,56、绞盘,57、棘轮,58、夹持斗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至图1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1、主浮箱3、辅助浮箱10、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泥浆输送装置9、水生漂浮物收集与挤压装置8。本实用新型既可在陆地上作为挖掘机使用,又可在水面上实施清淤、清理水生物和水面漂浮物。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挖掘机I可以水陆两栖,并具有挖掘泥土、清除水草和水面漂浮物等多功能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设有挖掘机I。所述的挖掘机采用全液压传动机构,具有可实现大范围无级调速,传递运动平稳,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和过载保护,能自行润滑,元件寿命长等优点。所述的挖掘机I除了配置有陆地上工作时的常规挖斗6之外,还配置了淤泥专用挖斗和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进行工作时,只需将相应的挖斗装上即可。如图2、图3、图4、图5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淤泥专用挖斗的结构,该淤泥专用挖斗包括双面挖斗14、挖斗支撑轴15、斗杆16、斗杆座17、挖斗油缸19、挖斗油缸支座20。所述的双面挖斗14包括两片一样的挖斗,每块挖斗分别包括一块底板21和两块侧板22,底板21呈90°的圆柱面,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在底板21的一直线边的内凹侧焊接了挖斗油缸支座20,通过销轴与挖斗油缸19的一端连接;侧板22呈90°的扇形,由不锈钢板切割而成,在侧板的尖顶处钻有安装孔;两块侧板22沿其弧形部位分别焊接在底板的两端。所述双面挖斗14通过螺柱铰接在挖斗支撑轴15上,双面挖斗14在挖斗油缸19的作用下可绕挖斗支撑轴15转动。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包括一方管23和两块连接板24 ;两块所述的连接板24焊接在方管23两端,两块连接板24上分别钻有两个与双面挖斗14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在其中部位置与斗杆16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斗杆16为不锈钢方管,两个油缸支座18焊接在斗杆16的上部两侧,所述油缸支座通过销轴与挖斗油缸1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斗杆座17焊接在斗杆16顶部,斗杆座17呈方形,在其四周钻了 8个安装孔,通过螺栓联接在挖掘机I的动臂上。双面挖斗14在挖斗油缸19的作用下,绕挖斗支撑轴15转动,完成张开和闭合动作,实现对淤泥的装卸,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容量大,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如图5、图6、图7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的结构,该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包括容器斗25、夹持斗27、挖斗支撑轴15、容器斗油缸26、夹持斗油缸58、斗杆16。所述的容器斗25用于捞挖水草、水面漂浮物,容量较大,包括一块容器斗底板28和两块容器斗侧板34,所述底板28前端为不锈钢板,在与夹持斗27闭合时的接合处呈锯齿形,以便于夹持水草和各种形状的漂浮物;所述底板28后端为冲压而成的“L”形不锈钢板30,“L”形不锈钢板30较短的一端置于底部,较长的一端立起,作为后部的挡板,防止捞挖的水草、水面漂浮物等从后部滑落;在底板28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焊接了网状不锈钢栅格33,便于在夹持水草和漂浮物时滤去其中水分,在底板28的前端与后端之间沿纵向还焊接了两根不锈钢条32,将前端钢板与后端钢板连接在一起,沿横向也焊接了一根不锈钢条29,以提高底板28的结构强度;所述纵向、横向焊接的三根不锈钢条设置在网状不锈钢栅格33的下面,通过点焊将栅格33与不锈钢条固定在一起,防止栅格33的脱落;两块所述的侧板34也是不锈钢板,分别焊接在底板28的两侧,与底板28上的前端不锈钢板、后端“L”形不锈钢板30、横向不锈钢条29、网状不锈钢栅格33焊接在一起,形成内凹的斗形,两块所述侧板34在容器斗25与夹持斗27的接合处呈锯齿形,以便于夹持水草和各种形状的漂浮物,两块所述侧板34在后端与夹持斗27接触的尖角部位钻有安装孔,通过销轴与挖斗支撑轴15铰接在一起,使得容器斗25可绕挖斗支撑轴15转动;所述容器斗25的底板28后端,“L”形不锈钢板30上作为后部挡板的部位,焊接了支耳31,支耳31上安装销轴,通过销轴与容器斗油缸26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包括一方管23和两块连接板24 ;两块所述的连接板24焊接在方管23两端,两块连接板24上分别钻有两个与容器斗25和夹持斗27铰接的安装孔。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在其中部位置与斗杆16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斗杆16为不锈钢方管,在斗杆16的上部两侧焊接了容器斗油缸支座和夹持斗油缸支座,通过销轴与容器斗油缸26的另一端和夹持斗油缸58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斗杆16顶部焊接了斗杆座17,斗杆座17呈方形,在其四周钻了八个安装孔,通过螺栓联接在挖掘机I的动臂上。所述的夹持斗27包括一块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底板为扁平的不锈钢板,底板的前端呈与容器斗前端相啮合的锯齿形,底板的背面焊接了夹持斗油缸支座,通过销轴与夹持斗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两块所述的侧板较窄,焊接在夹持斗27底板两侧,构成扁平的斗形,两块侧板后端钻有安装孔,通过销轴与挖斗支撑轴15铰接在一起,使得夹持斗27可绕挖斗支撑轴15转动;两块所述侧板与容器斗25相互接触部位呈与容器斗25两侧相互啮合的锯齿形。容器斗25和夹持斗27分别在容器斗油缸26和夹持斗油缸58的作用下,绕挖斗支撑轴15转动,完成张开和闭合动作,容器斗25完成对水草和水面漂浮物的捞取工作,而夹持斗27可以夹持住容器斗25中的水草和各种水面漂浮物,并对其进行挤压,通过容器斗25底部的不锈钢栅格33滤去水分,容器斗25和夹持斗27闭合时相互啮合的锯齿既便于夹持各种形状的物品,又便于扯断蔓延的水草,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容量大,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所述的挖掘机I的前面下部,设置前推土板2,挖掘机I的后面下部,设置后推土板12。前推土板与后推土板是构成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连接与支撑机构的重要部件。所述的挖掘机I两侧设置两个主浮箱3,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进入水中时,主浮箱3是整个机械装备的主要浮力来源。单个主浮箱3呈船形,其前端内侧呈30°斜角设置,当两个主浮箱3对称设置在挖掘机I左右两侧时,与挖掘机I相连的侧边,其前端构成“V”字形开口状,用于收集水面漂浮物,并在“V”字形开口的小端设置固定栅板5,防止漂浮物从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下面漂走;在“¥”字形开口的大端设置可转动栅板4,由油缸驱动其转动,以控制开口大小,用于收集水面漂浮物。主浮箱3通过前推土板2、后推土板12与挖掘机I连接在一起,在前推土板2头部两侧开两个铰支孔,通过销轴将前推土板2与两侧主浮箱3铰支连接在一起,使得前推土板2可以绕销轴转动;后推土板12头部两侧各开一矩形槽,两侧主浮箱3相应位置各设置一滑块,后推土板12与两侧主浮箱3通过矩形槽与滑块连接在一起。在铰支滑块机构的作用下,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进入水中时,通过控制前推土板2、后推土板12的动作,可以将挖掘机I举出水面以适应水中行驶,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上到陆地时,通过控制前推土板2、后推土板12的动作,又可将两侧浮箱3举起至离开地面,以适应陆地行驶。为适应水面长时间工作,铰支滑块机构还设置锁定机构,以固定挖掘机I与两侧主浮箱3的相对位置。所述的两个主浮箱3之间设置两套主浮箱连接机构7。所述的主浮箱连接机构7分别设置于挖掘机I的前方与后方,包括固定座35、连接杆36、连接头37。所述的固定座35分别焊接在两个主浮箱3与挖掘机I相连的侧面,固定座35上钻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36 一端呈盘状,上有连接孔,通过螺柱、螺母与一侧主浮箱3上的固定座35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的端部为螺纹;所述连接头37 —端呈盘状,上有连接孔,通过螺柱、螺母与另一侧主浮箱3上的固定座35连接在一起,连接头37的另一端的端部为与连接杆上螺纹相配合的螺孔。所述主浮箱连接机构7在连接时,先将连接杆36与连接头37旋接在一起,通过旋入螺孔的深度调节其长度,然后再将其与两边主浮箱3上的固定座35通过螺柱、螺母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长度可调,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设有辅助浮箱10。所述的辅助浮箱10可以设置在左侧的主浮箱3的左侧;或者设置在右侧的主浮箱3的右侧;或者设置在挖掘机I前方、两个主浮箱3之间;或者设置在挖掘机I后方、两个主浮箱3之间。所述的泥浆输送装置9和水草、漂浮物收集与挤压装置8设置在辅助浮箱10上。
如图9、图10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该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设置于主浮箱3的尾部,包括螺旋桨42、桨轴座43、液压马达44、挂槽46、挂杆40、搭扣38。所述挂槽46设置于主浮箱3尾部立面上,呈“U”形,槽口背向主浮箱3,槽底焊接在主浮箱3尾部立面上,槽壁上端和下端各开一个斜口,用于固定挂杆40,上端设有上斜口 41,其开口朝上,并且朝向主浮箱3,下端设下斜口 45,其开口朝上,并且背向主浮箱3。所述螺旋桨42和液压马达44设置在桨轴座43上,由液压马达44驱动螺旋桨42的转动。所述桨轴座43焊接在挂杆40的一端。所述挂杆40的另一端设置了手柄47,便于挂杆40的移动和固定;所述挂杆40在与挂槽46的槽壁所开两个斜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圆柱销39,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进入水域行驶时,需将挂杆40连同液压马达44、螺旋桨42沿挂槽46放下,通过将圆柱销39滑入斜口,将挂杆40垂直固定在挂槽46上。所述搭扣38设置于主浮箱3的平台面上,当河道疏理工程机械进入陆地行驶时,需将挂杆40连同液压马达44、螺旋桨42从挂槽46中收起,以免陆地上的硬物与螺旋桨42发生碰撞,为防止收起的挂杆40在主浮箱3平台上颠簸、晃动,需将挂杆40的手柄47卡在搭扣38下,挂杆40的另一端置于挂槽46上端的槽口中。[0042]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省力,可无级调速,使用安全的优点。如图11、图1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为防止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在水面上工作时发生剧烈的颠簸,本实用新型没有采用传统的柔性的铁链和铁锚来固定机械设备,而是采用刚性的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所述的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为四个,分别设置于主浮箱3的前部左侧、前部右侧、后部左侧、后部右侧,与主浮箱3刚性联接,在需要固定河道疏理工程机械位置时,将锚杆53垂直插入水底的泥土中,在需要移动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时,可转动绞盘56将锚杆53升起,并使锚杆56水平放置。所述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包括支撑轴套55、锚头54、锚杆53、手轮49、绞盘56、钢丝绳48、棘轮57、连杆A50、连杆B51、滑套52。所述的支撑轴套55固定在主浮箱3侧边的平台上。所述的锚头54用于插入水底的泥土中,可设计成各种尺寸和形状,锚头54为中空结构,套在锚杆53下端,通过螺钉与锚杆53固定在一起,根据水底情况的变化,可方便地更换锚头54。所述的锚杆53设置于滑套52中,锚杆53下部设置挂耳,钢丝绳48穿过挂耳,可将锚杆53拉起。所述的滑套52中部设置转动轴,转动轴设置于支撑轴套55中,滑套52可绕转动轴转动,也可沿转动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的绞盘56、手轮49和棘轮57设置在滑套52上部,所述的钢丝绳48绕在绞盘56上,通过手轮49转动绞盘56,控制钢丝绳48的运动,可带动锚杆53升降,棘轮57可将绞盘56位置锁定,防止锚杆53滑落;滑套52上部与连杆A5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杆A50可绕销轴转动。所述连杆A50的另一端与连杆B51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连杆A50沿与连杆B51的连接部位还有一延伸段,当连杆A50绕顺时针转到与连杆B51在同一直线上时,延伸段将连杆B51卡住,连杆A50和连杆B51便不能沿该方向继续转动,只能沿反方向转动。所述连杆B51的另一端与主浮箱3的平台铰支连接。所述的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13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可以使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在水上作业时更加稳定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陆地上进行挖掘作业时,装上常规挖斗6,将浮箱3举起即可操作;若长时间在陆地上工作,可以将主浮箱3、辅助浮箱10等水上工作的附件拆下,直接作为挖掘机来工作。2、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由陆地进入水域时,挖掘机I先在陆地上整理下水的坡道,沿坡道驶入水中,当部分浮箱3进入水中时,将挖掘机I举升,用挖斗6推向地面,将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推入水中。3、拉起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的固定搭扣38,将挂杆40连同螺旋桨42沿挂槽46放下并固定,开动螺旋桨42,便可驱动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在水上行驶。4、进行水面漂浮物和水草打捞作业时,换上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驶向打捞区域,将水草和漂浮物收集在主浮箱3的“V”形开口和固定格栅处,开始打捞,并将打捞的物品放入辅助浮箱10的水生漂浮物收集与挤压装置8进行处理。5、进行水底淤泥挖掘时,换上淤泥专用挖斗,将锚杆53放下、固定,开始作业,挖掘的淤泥放入辅助浮箱10内泥浆输送装置9,并输送到指定位置。该河道疏理工程机械适合农田水利施工、市政公司、园林单位等,而主机一挖掘机大多数单位均有,仅仅添加一些附件,并稍加改装而已,采购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与传统的人工捞挖水草、漂浮物,挖掘淤泥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与专用的泥沙挖掘船、水面漂浮物打捞船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多功能,利用率高的优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I)、主浮箱(3)、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11),包括螺旋桨(42)、桨轴座(43)、液压马达(44)、挂槽(46)、挂杆(40)、搭扣(38);所述挂槽(46)设置于主浮箱(3)尾部立面上,呈“U”形,槽口背向主浮箱(3),槽底固定在主浮箱(3)尾部立面上,槽壁上端和下端各开一个斜口,上端设有上斜口(41),其开口朝上,并且朝向主浮箱(3),下端设有下斜口(45),其开口朝上,并且背向主浮箱(3);所述螺旋桨(42)和液压马达(44)设置在桨轴座(43)上,由液压马达(44)驱动螺旋桨(42)的转动;所述桨轴座(43)固定在挂杆(40)的一端;所述挂杆(40)的另一端设置了手柄(47);所述挂杆(40)在与挂槽(46)的槽壁所开两个斜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圆柱销(39);所述搭扣(38)设置于主浮箱(3)的平台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机(I)采用全液压传动机构;所述的挖掘机(I)设置常规挖斗¢)、淤泥专用挖斗和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挖掘机(I)的前面下部,设置前推土板(2),挖掘机(I)的后面下部,设置后推土板(1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淤泥专用挖斗包括双面挖斗(14)、挖斗支撑轴(15)、斗杆(16)、斗杆座(17)、挖斗油缸(19)、挖斗油缸支座(18);所述双面挖斗(14)铰接在挖斗支撑轴(15)上;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包括一方管(23)和两块连接板(24);两块所述的连接板(24)焊接在方管(23)两端,两块连接板(24)上分别钻有两个与双面挖斗(14)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的挖斗支撑轴(15)在其中部位置与斗杆(16)焊接在一起;所述挖斗油缸支座(18)设置在斗杆(16)的上部两侧,挖斗油缸支座(18)通过销轴与挖斗油缸(19)的一端连接;所述斗杆座(17)设置在斗杆(16)顶部,斗杆座(17)联接在挖掘机的动臂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水草、漂浮物专用挖斗包括容器斗(25)、夹持斗(27)、挖斗支撑轴(15)、容器斗油缸(26)、夹持斗油缸(58)、斗杆(16);所述的容器斗(25)底部焊接了网状不锈钢栅格(33);所述容器斗(25)与夹持斗(27)的接合处呈锯齿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箱(3)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挖掘机(I)左右两侧,两个主浮箱(3)与挖掘机(I)相连的侧边,其前端构成“V”字形开口状,在“V”字形开口的小端设置固定栅板(5);两个主浮箱(3)与前推土板(2)头部通过销轴铰支连接;后推土板(12)头部两侧各开一矩形槽,两侧主浮箱(3)对应位置各设置一滑块,后推土板(12)与两侧主浮箱(3)通过矩形槽与滑块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河道疏理工程机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主浮箱之间设置两套主浮箱连接机构(7),一套设置于挖掘机(I)前方,另一套设置于挖掘机(I)后方;所述的主浮箱连接机构(7)包括固定座(35)、连接杆(36)、连接头(37);所述的固定座(35)设置在与挖掘机(I)相连的主浮箱(3)的侧面;所述连接杆(36)一端呈盘状,与一侧主浮箱(3)上的固定座(35)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为螺纹;所述连接头(37)一端呈盘状,与另一侧主浮箱(3)上的固定座(35)连接,连接头(37)的另一端为螺孔,与连接杆(36)上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属于工程机械装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包括螺旋桨、桨轴座、液压马达、挂槽、挂杆、搭扣。所述的液压螺旋桨推进器在陆地上行驶时,可以快速挂收,以防止螺旋桨与地面的碰撞;当在水中行驶时,该机构又可快速放下固定,以便开始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省力,可无级调速,使用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2899195SQ2012203837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孙国平, 汪胜忠, 徐晓洋, 王农, 孙亮, 鲁照云 申请人:芜湖山猫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