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6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管道防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管道防逆装置存在缺陷,防逆水、防逆味和防有害昆虫的效果均不理想,且易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克服目前管道防逆阀结构硬碰硬的缺陷,使该装置只能顺向通过、不能逆向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包括:上管、上管螺丝、下管螺丝、固定孔、固定柱、软体活盖、平台、内芯、下管、内芯耳片,其特征是:内芯上部为一圆形管,内芯的下口有一半圆形平台,位于平台底面的两个或多个固定柱为半圆形、顶端为圆形,固定孔为半圆形,固定孔与固定柱配合将软体活盖固定在平台的底面,软体活盖未固定部分的外缘大于内芯下口内缘,上管螺丝与下管螺丝配合将内芯耳片压紧从而使内芯固定住。使用时,当流入该装置的污水重量超过软体活盖的支撑力时,软体活盖向下打开,污水通过后,软体活盖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位处于封闭状态。当管道中有逆水和逆味时,软体活盖受逆反力作用关闭更紧。当管道远端有堵塞时,将装置打开,取出内芯,就可以进行疏通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防逆装置结构简单、排水流畅,提高了管道防逆水、防逆味和防害虫效果,保证了室内环境的卫生洁净,减少了虫媒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软体活盖的俯视图。在图中,I上管、2上管螺丝、3下管螺丝、4固定孔、5固定柱、6软体活盖、7平台、8内芯、9下管、10内芯耳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使用时,固定孔4与固定柱5配合将软体活盖6固定在内芯8下口的平台7的底面,上管螺丝2与下管螺丝3配合将内芯耳片10压紧从而把内芯8固定住,上管I接洗手盆、洗菜盆的排水管,下管9接污水排水管。当流入该装置污水的重量超过软体活盖6的支撑力时,软体活盖6向下打开,污水通过后,软体活盖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位处于封闭状态。当管道中有逆水和臭味逆反时,软体活盖6受逆反力作用关闭更紧。
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包括:上管、上管螺丝、下管螺丝、固定孔、固定柱、软体活盖、平台、内芯、下管、内芯耳片,其特征是:内芯上部为一圆形管,内芯的下口有一半圆形平台,位于平台底面的两个或多个固定柱为半圆形、顶端为圆形,固定孔为半圆形,固定孔与固定柱配合将软体活盖固定在平台的底面,软体活盖未固定部分的外缘大于内芯下口内缘,上管螺丝与下管 螺丝配合将内芯耳片压紧从而使内芯固定住。
专利摘要一种软体活盖顺开式管道防逆装置,包括上管、上管螺丝、下管螺丝、固定孔、固定柱、软体活盖、平台、内芯、下管、内芯耳片,其特征是内芯上部为一圆形管,内芯的下口有一半圆形平台,位于平台底面的两个或多个固定柱为半圆形、顶端为圆形,固定孔为半圆形,固定孔与固定柱配合将软体活盖固定在平台的底面,软体活盖未固定部分的外缘大于内芯下口内缘,上管螺丝与下管螺丝配合将内芯耳片压紧从而使内芯固定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管道防逆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排水更加流畅,提高了地漏防逆水、防逆味和防害虫效果,保证了室内环境的卫生洁净,减少了虫媒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文档编号E03C1/298GK203080649SQ2013200746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董玉青, 张吉胜, 宫兆玉, 毛竹梅, 徐淑峰, 张伟丽, 孙争鸣 申请人:孙争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