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坡框格梁的预应力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874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坡框格梁的预应力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坡框格梁破坏后的预应力加强结构,是一种在原有框格梁支护的土质边坡发生变形导致框格梁剪切破坏的情况下,为了及时有效的控制边坡的继续变形、保证边坡及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性,通过原框格梁格间回填混凝土块和锚索混凝土连梁的快速处理结构。

技术背景

水电工程与大型边坡工程中,土质边坡一般位于边坡的高高程处,开挖减载和坡面框格梁是土质边坡常用的支护形式。由于暴雨、坡顶路面加载等因素的影响,经过表层框格梁处理的土质边坡仍可能出现蠕滑变形。当土坡蠕滑变形发生初期,在土坡剪出口位置的框格梁首先出现剪切破坏,若不采取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土坡整体失稳。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挖除框格梁及部分土坡进行开挖减载、必要时增加贴坡混凝土支护,但上述方法存在施工程序较多、处理工程量较大、土坡顶部有交通要求时限制减载量等问题。因此,为了及时、快速的控制土坡变形,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需寻找一种可快速施工的土坡框格梁破坏后的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坡框格梁的预应力加强结构,能够在土坡框格梁发生剪切破坏时,通过剪出口附近框格间混凝土回填及连梁、预应力锚索结构的布置,将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通过连梁和回填混凝土均匀施加在土坡剪出口附近,施工方便、快速,可及时控制边坡的继续变形,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坡框格梁的预应力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土质边坡坡面上的混凝土框格梁,所述混凝土框格梁的框格内设有回填混凝土块,所述回填混凝土块表面浇筑钢筋混凝土连梁,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梁上设有伸入所述土质边坡内的预应力锚索。通过上述结构,对土坡发生蠕滑变形初期进行快速支护,保证边坡及上部建筑物的长期稳定。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回填混凝土块的表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格梁的表面齐平。

所述的回填混凝土块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框格梁的一排或多排上。

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梁设置在所述回填混凝土块的中部,所述预应力锚索(6)设置在所述回填混凝土块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回填混凝土块和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混凝土标号、配筋与尺寸以及预应力锚索的吨位和长度,根据土坡性状、重要性及变形程度确定。

所述的回填混凝土块和钢筋混凝土连梁标号为C25,表面横向及纵向配筋为Φ16@20cm;钢筋混凝土连梁宽度和高度分别为60cm和30cm;所述预应力锚索参数为1500KN、L=3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在土坡坡面出现剪切变形后,在土坡剪出口附近进行快速预应力加固,施工方便、快速,可及时、有效的控制边坡的继续变形,保证边坡及上部建筑物的长期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土坡框格梁破坏后的预应力加强结构。因道路布置需要,在土质边坡1坡顶位置需预留一定宽度的施工道路2,土坡表面采用混凝土框格梁3支护。

所述混凝土框格梁3的框格内设有回填混凝土块4,所述回填混凝土块4表面浇筑钢筋混凝土连梁5,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梁5上设有伸入所述土质边坡1内的预应力锚索6。

所述回填混凝土块4的表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格梁3的表面齐平。

所述回填混凝土块4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框格梁3的一排或多排上。

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梁5设置在所述回填混凝土块4的中部,所述预应力锚索6设置在所述回填混凝土块4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回填混凝土块4和钢筋混凝土连梁5的混凝土标号、配筋与尺寸以及预应力锚索6的吨位和长度,根据土坡性状、重要性及变形程度确定。

所述的回填混凝土块4和钢筋混凝土连梁5标号为C25,表面横向及纵向配筋为Φ16@20cm;钢筋混凝土连梁5宽度和高度分别为60cm和30cm;所述预应力锚索6参数为1500KN、L=30m。

当道路车辆加载及降雨影响,土坡产生蠕滑变形,下部框格梁容易产生剪切变形,需对土质边坡1采取加固处理,加固处理结构见图2,具体实施步骤为:

1、将混凝土框格梁3剪切变形区上层框格混凝土面凿毛后,框格间回填混凝土块4;

2、该层回填混凝土块4全部浇筑完毕后,在回填混凝土表面凿毛后,浇筑钢筋混凝土连梁5,钢筋混凝土连梁5中间预埋锚索钢管;

3、沿钢筋混凝土连梁5预埋锚索钢管钻锚索孔,施工预应力锚索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