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建筑已经不同于以往仅仅满足于居家居住,城市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类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群。城市综合体是出于城市土地资源的高度集约需要而产生的,它融合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国家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的实施,城市综合体是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大方向。
城市城区中心的高层建筑群几乎都存在施工场地狭窄、地下室基础埋深深和深基坑作业等施工特点。市场条件瞬息万变,受建筑周边场地的限制和业主对结构施工工期的要求,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部位往往因工作面狭窄或尽早完成地下室周边的土方回填等因素而无法采取两侧支模的传统施工方法。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部位砌筑240mm厚页岩砖墙体或焊接预制钢筋砼板,作为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模板是目前运用较多的解决办法。但是现有的技术需按设计规定等待2个月左右时间,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才能进行地下室外墙各构造层等的连续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其不需要等待外墙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即可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墙体以及土方回填的连续施工,缩短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温层和土方回填等工序的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后浇带内有水平或竖直的墙体钢筋,它包括钢板模板,钢板模板设置在后浇带处,所述的钢板模板包括定型钢板、竖肋和锚筋,竖肋焊接在定型钢板上,锚筋的一端焊接在定型钢板上,竖肋和锚筋均位于定型钢板的同一侧。所述的定型钢板的厚度为2~5mm,优选地,定型钢板的厚度为3mm或3.1mm或4mm。所述的竖肋优选螺纹钢筋竖肋。所述的锚筋优选螺纹短钢筋锚筋。定型钢板可以通过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切割成型,成型方便;竖肋和锚筋选用的是常见的螺纹钢筋,取材方便,经济适用,且螺纹钢筋与墙体钢筋满焊,焊接更加牢靠(焊接面积更大)。锚筋优选与定型钢板成80°~110°。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定型钢板未焊接竖肋或锚筋的面保持平整,有助于焊接或对齐。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竖肋数至少为两根,竖肋均匀分布在定型钢板上,均匀分布有助于加强钢板的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锚筋数至少为两根,锚筋均匀分布在定型钢板上,有助于与墙体钢筋焊接,且能够有效防止外侧钢板(定型钢板)的变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锚筋数至少为两根,锚筋均匀设置在定型钢板的中部,焊接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定型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的宽度再加0.3~1米,定型钢板的高度为0.1~3米。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定型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的宽度再加0.5米,便于灵活施工,因为止水螺杆是墙体自带的,0.5米范围内如果有止水螺杆,定型钢板与止水螺杆焊接,如果没有,则在墙体中安装膨胀螺栓,定型钢板与该膨胀螺栓焊接,0.5米的边缘设置(两边各留0.25米),可保证定型钢板与墙体连接牢靠。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定型钢板上的锚筋与墙体钢筋焊接,优选满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定型钢板的边缘与设置在墙体上的膨胀螺栓或者止水螺杆焊接,优选满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钢板模板还包括非定型钢板,非定型钢板上设置有竖肋,定型钢板和非定型钢板均设置在后浇带处,非定型钢板设置在后浇带的上方,非定型钢板下方设置定型钢板,非定型钢板与定型钢板焊接;非定型钢板的边缘与设置在墙体上的膨胀螺栓或者止水螺杆焊接。定型钢板与非定型钢板配合使用,有利于钢板模板适应墙体高度,施工更加灵活、方便。优选地,非定型钢板的宽度与定型钢板的宽度一致。当一张定型钢板或多张定型钢板拼合后的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时,无需设置非定型钢板,当一张定型钢板或多张定型钢板拼合后的高度低于墙体高度,且高度差小于一张定型钢板的高度时,非定型钢板的高度在该高度差±0.1米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模板固定在地下室后浇带处的墙体外侧,在基本不增加地下室外墙墙体厚度的情况下,不需要等待外墙后浇带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即可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墙体及土方回填的连续施工,缩短了地下室外墙各构造层的整体施工周期。尤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需要尽早完成地下室周边的土方回填,以便在施工现场形成环形施工道路的工程。本实用新型较外墙后浇带部位砌筑240mm厚页岩砖墙体或焊接预制钢筋砼板支模方式,可节约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成本20%左右(按2015年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提高了工效,施工速度快,与钢筋砼外墙结合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本着简便、快速、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实现了工程工期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三者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板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板模板,2-竖肋,3-锚筋,4-地下室外墙,5-膨胀螺栓,6-止水螺杆,7-墙体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4后浇带结构,后浇带内有水平或竖直的墙体钢筋7,它包括钢板模板1,钢板模板1设置在后浇带处,所述的钢板模板1包括定型钢板、竖肋2和锚筋3,竖肋2焊接在定型钢板上,锚筋3的一端焊接在定型钢板上,竖肋2和锚筋3均位于定型钢板的同一侧。 在定型钢板上焊接Φ14或Φ16螺纹短钢筋锚筋3,锚筋3的水平或垂直方向间距均为450mm,锚筋3与定型钢板相交的根部节点两面均需焊接牢固,禁止点焊。锚筋3可采用钢筋房下料后的短钢筋废料加工制作。
优选地,所述的定型钢板未焊接竖肋2或锚筋3的面保持平整。
优选地,所述的竖肋2数至少为两根,竖肋2均匀分布在定型钢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锚筋3数至少为两根,锚筋3均匀分布在定型钢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锚筋3数至少为两根,锚筋3均匀设置在定型钢板的中部。为防止外墙后浇带定型钢板在填土时发生翘曲变形,沿竖向在钢板中部按400mm间距先焊接设置2根Φ18或Φ20螺纹钢筋竖肋2以保证其刚度。
优选地,所述的定型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的宽度再加0.3~1米,定型钢板的高度为0.1~3米。
优选地,所述的定型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的宽度再加0.5米。
优选地,所述的定型钢板上的锚筋3与墙体钢筋7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型钢板的边缘与设置在墙体上的膨胀螺栓5或者止水螺杆6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钢板模板1还包括非定型钢板,非定型钢板上设置有竖肋2,定型钢板和非定型钢板均设置在后浇带处,非定型钢板设置在后浇带的上方,非定型钢板下方设置定型钢板,非定型钢板与定型钢板焊接;非定型钢板的边缘与设置在墙体上的膨胀螺栓5或者止水螺杆6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现场内由操作人员在钢板模板1上焊接螺纹钢筋竖肋2和锚筋3,将加工后的钢板模板1左右两边沿地下室挡土墙后浇带外侧自上而下焊接固定在已浇筑墙体上的止水对拉螺杆或膨胀螺栓5上,内侧锚筋3焊接固定在墙体钢筋7(水平或竖直)上,利用螺纹钢筋竖肋2和钢板等材料的刚度和锚筋的拉结,保证地下室挡土墙后浇带外侧模板的支模效果。
钢板模板1安装固定流程:
(1)根据地下室外墙4表面或基础顶面在后浇带两侧弹出的安装墨线,分别在两条墨线上自上而下按200~300mm间距用冲击钻钻孔,安装M6×60膨胀螺栓5,用活动扳手将膨胀螺栓5螺帽拧紧,超出螺帽外的螺杆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切除。两条墨线边有墙体止水螺杆6时,同样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将止水螺杆6多出的部分切除,切割后剩余止水螺杆6高出外挡土墙面5mm以内。
(2)加工制作好的定型钢板模板1由人工搬运,利用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肥槽内搭设的双排落地脚手架上下搬运至安装部位。钢板模板1安装的焊接方式同样采用手工电弧焊,选用直径3.2mm以下CHE506(国标E5016)低氢型焊条。手工电弧焊作业风力大于5m/s时,没有防风措施的部位严禁施焊作业。阴雨天气露天严禁进行焊接施工。
(3)先安装地下室墙体外的筏板或条形基础后浇带的顶面钢板模板1(即非定型钢板),该部位钢板模板1仅设竖肋2不设锚筋3,最外侧的钢板紧靠砖胎膜,每块钢板边线与安装墨线对齐后将钢板与膨胀螺栓5逐个焊接固定,相邻顶面钢板间的拼缝对齐后采用手工电弧焊满焊连接成整体。
(4)墙体外的筏板或条形基础后浇带的顶面钢板模板1焊接固定完成后,开始外墙后浇带外侧定型钢板模板1的安装。自下而上逐块将钢板模板1边线与墨线对齐后,将定型钢板模板1与膨胀螺栓5或止水螺杆6焊接固定,调整上下相邻钢板模板拼缝顺直、宽窄一致后,钢板拼缝处均采用手工电弧焊满焊,自下而上将钢板模板逐块焊接成整体。
(5)地下室外墙4定型钢板模板1全部焊接固定完成后,进行定型钢板模板1锚筋3的焊接,在地下室内后浇带位置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同样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将每块钢板模板1的锚筋3焊接固定在后浇带内的墙体(水平)钢筋7上。
(6)地下室外墙4后浇带定型钢板模板1安装焊接完成后,防水层施工前,检查墙体外侧钢板模板1各焊接部位,焊瘤、毛刺及焊疤等手提砂轮机打磨平整、干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