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土流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属于防止水土流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对地面,特别是大地的坡面进行固定土养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结构,都是在地面及大地的坡面复有土养;这样恢复生态植被为目的复绿结构,不易使土养水土保持,特别是坡面复有土养很容易被雨水冲刷掉,生长的植物也随之破坏;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793562.7,公开了一种坡面复绿结构,有木方、与木方连接的丝网,所述的丝网为蜂巢状的丝网,所述的木方是排列分布的并且木方的上端分别与蜂巢状的丝网节点固定连接,所述丝网的蜂巢状网孔内、丝网的上面和下面及木方之间填充有植生种植土,所述的植生种植土有混合的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所述的所述的木方排列分布是沿着上下排列分布的;丝网连接固定夹着木质纤维植生种植土,形成了具有稳定的类似于“蜂巢”的团粒结构及排列的木方,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还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在坡面上,施工速度快,作业过程安全,保护环境效果显著;但其容易造成丝网滑动,且植被生长比较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能够使种子层能够快速发芽,同时通过中空盖既能够压实覆盖网,其播种简单,且整体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包括覆盖网;所述覆盖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点缀表件槽;所述点缀表件槽内活动嵌有点缀表件;所述点缀表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包有一麻绳网;所述麻绳网外围安装有一中空盖;所述筒体内侧靠近麻绳网一侧安装有上营养土层;所述上营养土层内侧压制有种子层,通过将筒体与坡面嵌合,通过坡面的泥土嵌入到筒体内,其能够将上营养土层与种子层压实,使种子层能够快速发芽,同时通过中空盖既能够压实覆盖网,同时能够保证种子能够长出中空盖。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种子层远离上营养土层一侧设置有下营养土层。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中部设置有大环;所述大环边侧设置有多个小环;所述大环内侧安装有中空的大筒;所述小环内侧安装有中空的小筒,通过大筒和小筒的嵌合,保证覆盖网覆盖的贴合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覆盖网为三维网,通过三维网能够更好地覆盖坡面,达到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安装时,通过坡面的泥土嵌入到筒体内,能够将上营养土层、种子层和下营养土层压实,使种子层能够快速发芽,通过中空盖既能够压实覆盖网,能够保证种子能够长出中空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包括覆盖网1;所述覆盖网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点缀表件槽2;所述点缀表件槽2内活动嵌有点缀表件;所述点缀表件包括筒体3;所述筒体3顶部包有一麻绳网4;所述麻绳网4外围安装有一中空盖5;所述筒体1内侧靠近麻绳网一侧安装有上营养土层6;所述上营养土层6内侧压制有种子层7,通过将筒体与坡面嵌合,通过坡面的泥土嵌入到筒体内,其能够将上营养土层与种子层压实,使种子层能够快速发芽,同时通过中空盖既能够压实覆盖网,同时能够保证种子能够长出中空盖。
所述种子层7远离上营养土层6一侧设置有下营养土层8。
所述筒体3包括圆环9;所述圆环中部设置有大环;所述大环边侧设置有多个小环;所述大环内侧安装有中空的大筒10;所述小环内侧安装有中空的小筒11,通过大筒10和小筒11的嵌合,保证覆盖网1覆盖的贴合效果。
所述覆盖网1为三维网,通过三维网能够更好地覆盖坡面,达到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土流失用点缀式植被网组件,安装时,通过坡面的泥土嵌入到筒体内,能够将上营养土层、种子层和下营养土层压实,使种子层能够快速发芽,同时通过中空盖既能够压实覆盖网,同时能够保证种子能够长出中空盖。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