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44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大跨度方井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地下一般都埋置各种管线,这些管线每隔一定距离就要设置检查井,有些检查井的尺寸较大,特别是一些高压电缆井的宽度往往在2-3米之间。目前,这些大跨度的检查井上方一般采用多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并排密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并排的单向板之间由于受力不均,各个单向板的变形不一致,导致井盖表面不平整,甚至有些单向板因局部受车辆荷载较大而破坏。另外,由于单向板自重较大,一些大跨度的检查井在需要打开井盖时,需要起吊设备才能将其抬起,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改变了大型方井盖单向支撑的形式,采用井字形张弦梁双向支撑,使结构受力更合理,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小了井盖的自重。当需要维修人员进入检查井时,只需人工掀开其中某个或几个盖板即可,由于自重较轻,无需起吊设备,可大大节省维修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包括井座、盖板、张弦梁、锚头和钢绞线;所述井座为方形,井座的四边都设有井座卡槽,井座卡槽内设有张弦梁,张弦梁为井字型,张弦梁与井座间形成井格,张弦梁中部为井格,井格内放置有盖板;所述张弦梁底面固连有若干短柱,短柱底面设有钢绞线卡槽;所述张弦梁两端对称开有预应力孔,所述钢绞线穿过预应力孔后两端均连接有锚头,钢绞线中部与钢绞线卡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井座的每条边上均等间距设有2个井座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为方形,盖板的数量为9个。

作为优选,所述短柱的数量为4个,短柱固连于张弦梁底面交叉处。

作为优选,所述井格为方形,井格的数量为9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大型方井盖单向支撑的形式,采用井字形张弦梁双向支撑,使结构受力更合理,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小了井盖的自重。当需要维修人员进入检查井时,只需人工掀开其中某个或几个盖板即可,由于自重较轻,无需起吊设备,可大大节省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的立面图;

图3是图1中的A-A图;

图4是图2中的B-B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弦梁式组合方井盖的张弦梁剖面图。

图中:1-井座、2-盖板、3-井座卡槽、4-张弦梁、5-锚头、6-预应力孔、7-钢绞线、8-短柱、9-钢绞线卡槽、10-井格。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井座1、盖板2、张弦梁4、锚头5和钢绞线7;所述井座1为方形,井座1的四边都设有井座卡槽3,井座卡槽3内设有张弦梁4,张弦梁4为井字型,张弦梁4与井座1间形成井格10,张弦梁4中部为井格10,井格10内放置有盖板2;所述张弦梁4底面固连有若干短柱8,短柱8底面设有钢绞线卡槽9;所述张弦梁4两端对称开有预应力孔6,所述钢绞线7穿过预应力孔6后两端均连接有锚头5,钢绞线7中部与钢绞线卡槽9相配合。

具体的,所述井座1的每条边上均等间距设有2个井座卡槽3。

具体的,所述盖板2为方形,盖板2的数量为9个。

具体的,所述短柱8的数量为4个,短柱8固连于张弦梁4底面交叉处。

具体的,所述井格10为方形,井格10的数量为9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盖板2: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制作;张弦梁4:钢筋混凝土制作;短柱8:钢筋混凝土制作,与张弦梁整体浇注。井字张弦梁4与短柱8在工厂整体浇注成标准构件,短柱8下端留有钢绞线卡槽9,井座1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现场安装时,通过预应力孔6穿过钢绞线7并将其架起在短柱8上,钢绞线7两端施加拉力使其张紧并产生一定的预应力,然后用锚头5卡紧固定。安装时,将张弦梁4各端头放入井座1的井座卡槽3内,然后在各个井格10之间盖上盖板2即可。当需要开盖检修时,可人工掀开其中一块盖板2或几块盖板2。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大型方井盖单向支撑的形式,采用井字形张弦梁双向支撑,使结构受力更合理,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减小了井盖的自重。当需要维修人员进入检查井时,只需人工掀开其中某个或几个盖板即可,由于自重较轻,无需起吊设备,可大大节省维修成本。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