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盖支座,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及包括该井盖支座的井盖。
背景技术:
检查井盖支座遍布在城镇的大街小巷等对应场所中,是一种与市民出行安全息息相关的功能性产品。在以往多年的实际应用中,检查井盖支座,一般都延用着传统的单边设计,然而,这种以单一功能为应用目的、以控制目标物制作成本为设计理念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也逐步地显现出了其功能设计的短板和缺陷,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交通安全的隐患所在。
当前单边井盖支座的成型面积较大,而单边井盖支座的整体结性又相对薄弱,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遇到外力挤压和冲击压强,单边井盖支座极易产生应力变形,导致井盖不能与变形的井盖支座匹配,而会产生井盖在车辆或人经过其的时候会移动、偏移和响动,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当前单边检查井盖支座的单边设计,致使产品结构接地面积相对较小。在检查井盖承受过载碾压时,单位面积内的压强过大,并通过物理形式的传递,作用于井盖支座下方的检查井台,使得检查井台极易形成外力机械性损伤,最终导致检查井盖歪斜、沉降或周边隆起,这样子在车辆或人经过的时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当前单边检查井盖支座,由于其功能性设计过于简单和缺少前瞻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急需研发一种能弥补上述缺陷的新型井盖支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及井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包括内支撑壁、外支撑壁、封底和复边盖板,内支撑壁和外支撑壁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封底、内支撑壁、外支撑壁和复边盖板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还包括连通孔和通风口,内支撑壁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和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垂直于封底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形状与复边空间的横截面相匹配,加强筋板与封底、加强筋板与内支撑壁、加强筋板与外支撑壁均密封连接,加强筋板与复边盖板接触,加强筋板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的外支撑壁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复边盖板卡台且井盖支座的内支撑壁的外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内复边盖板卡台,复边盖板摆放在内复边盖板卡台和外复边盖板卡台上,复边盖板的内边沿与内支撑壁接触且复边盖板的外边沿与外支撑壁接触。
最优的,所述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的复边盖板,复边盖板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的所有面上均没有连通孔或通风口,即密封隔断空间;另一种隔断空间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连通孔或通风口,即透气隔断空间。
最优的,所述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包括井盖支座和覆盖板,所述井盖支座包括内支撑壁、外支撑壁、封底和复边盖板,内支撑壁和外支撑壁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封底与复边盖板相互平行,封底、内支撑壁、外支撑壁和复边盖板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所述井盖支座的内支撑壁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井盖卡台,且覆盖板摆放在井盖卡台上,并且覆盖板的边沿与内支撑壁接触。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还包括连通孔和通风口,内支撑壁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和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垂直于封底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形状与复边空间的横截面相匹配,加强筋板与封底、加强筋板与内支撑壁、加强筋板与外支撑壁均密封连接,加强筋板与复边盖板接触,加强筋板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最优的,所述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的复边盖板,复边盖板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的所有面上均没有连通孔或通风口,即密封隔断空间;另一种隔断空间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连通孔或通风口,即透气隔断空间。
最优的,所述井盖支座的外支撑壁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复边盖板卡台且井盖支座的内支撑壁的外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内复边盖板卡台,复边盖板摆放在内复边盖板卡台和外复边盖板卡台上,复边盖板的内边沿与内支撑壁接触且复边盖板的外边沿与外支撑壁接触。
最优的,所述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
最优的,所述内支撑壁围成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外支撑壁围成椭圆或多边形;所述覆盖板是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覆盖板与所述复边盖板接触,且覆盖板的上表面与复边盖板的上表面平齐。
最优的,所述覆盖板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抗压装饰层,中间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安装电子元件或太阳能发电系统,最下层为承重结构;复边盖板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抗压装饰层,下层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安装电子元件或太阳能发电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采用在井盖支座定位内支撑壁外围增设外支撑壁为该技术核心,封底、内支撑壁、外支撑壁和复边盖板围成的复边空间,复边空间增加了井盖支座的强度,使得井盖支座不易变形损坏,同时复边空间的设计加大了井盖支座的接地面积,保证井盖支座稳固不易沉降,不会出现检查井盖支座歪斜、沉降或周边隆起的情况,提高了井盖支座的安全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井盖支座在街道路面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盖支座10、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复边盖板14、连通孔15、通风口16、加强筋板17、三角加强筋板18、覆盖板20、抗压装饰层21、框架结构22和承重结构2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且井盖支座10的内支撑壁11的外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内复边盖板14卡台,复边盖板14摆放在内复边盖板14卡台和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上,复边盖板14的内边沿与内支撑壁11接触且复边盖板14的外边沿与外支撑壁12接触。
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形状与复边空间的横截面相匹配,加强筋板17与封底13、加强筋板17与内支撑壁11、加强筋板17与外支撑壁12均密封连接,加强筋板17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每个隔断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是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
实施例2: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且井盖支座10的内支撑壁11的外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内复边盖板14卡台,复边盖板14摆放在内复边盖板14卡台和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上,复边盖板14的内边沿与内支撑壁11接触且复边盖板14的外边沿与外支撑壁12接触。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形状与复边空间的横截面相匹配,加强筋板17与封底13、加强筋板17与内支撑壁11、加强筋板17与外支撑壁12均密封连接,加强筋板17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即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实施例3: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上部和加强筋板17上部均设置有突出槽,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突出槽相对应的凹陷槽,复边盖板14通过凹陷槽与突出槽相匹配的方式覆盖在复边空间上。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一端垂直固定在封底13,且另一端与复边盖板14接触,复边空间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加强筋,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是由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空间,加强筋的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复边盖板14卡台,复边盖板14摆放在复边盖板14卡台上,复边盖板14的边沿与加强筋板17接触;该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形成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也就是形成隔断空间的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或者形成隔断空间的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即形成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实施例4: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上部和加强筋板17上部均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覆盖在复边空间上。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一端垂直固定在封底13,且另一端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是由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空间,加强筋的上部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且覆盖在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隔断空间上;该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形成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也就是形成隔断空间的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或者形成隔断空间的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即形成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实施例5: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包括井盖支座10和覆盖板20,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井盖支座10的内支撑壁11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井盖卡台,且椭圆形或多边形的覆盖板20摆放在井盖卡台上,并且覆盖板20的边沿与内支撑壁11接触,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
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且井盖支座10的内支撑壁11的外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内复边盖板14卡台,复边盖板14摆放在内复边盖板14卡台和外复边盖板14卡台上,复边盖板14的内边沿与内支撑壁11接触且复边盖板14的外边沿与外支撑壁12接触。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形状与复边空间的横截面相匹配,加强筋板17与封底13、加强筋板17与内支撑壁11、加强筋板17与外支撑壁12均密封连接,加强筋板17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即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覆盖板20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不透明的抗压装饰层21,上面绘制有文字或者图像信息,中间为框架结构22,框架结构22内形成的空间安装一些装置部件,最下层为承重结构23,承接上表面的重量的同时阻挡积水的逆流回涌;复边盖板14是表面有通风口16的单层结构,且复边盖板14与覆盖板20一体成型。
实施例6: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上部设置有突出槽,且覆盖板20下部设置有与突出槽相对应的凹陷槽,覆盖板20通过突出槽与凹陷槽相互匹配与内支撑壁11连接,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上部和加强筋板17上部均设置有突出槽,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突出槽相对应的凹陷槽,复边盖板14通过凹陷槽与突出槽相匹配的方式覆盖在复边空间上。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一端垂直固定在封底13,且另一端与复边盖板14接触,复边空间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加强筋,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是由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空间,加强筋的内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复边盖板14卡台,复边盖板14摆放在复边盖板14卡台上,复边盖板14的边沿与加强筋板17接触;该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形成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也就是形成隔断空间的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或者形成隔断空间的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即形成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覆盖板20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不透明的抗压装饰层21,上面绘制有文字或者图像信息,中间为框架结构22,框架结构22内形成的空间安装一些装置部件,最下层为承重结构23,承接上表面的重量的同时阻挡积水的逆流回涌;复边盖板14是表面有通风口16的单层结构,复边盖板14与覆盖板20是两个相互分离的两部分。
实施例7: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上部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覆盖板20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覆盖板20通过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与内支撑壁11连接,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上部和加强筋板17上部均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覆盖在复边空间上。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一端垂直固定在封底13,且另一端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是由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空间,加强筋的上部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且覆盖在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隔断空间上;该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形成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也就是形成隔断空间的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或者形成隔断空间的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即形成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覆盖板20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透明的钢化玻璃制材的抗压装饰层21,透光抗压,中间为框架结构22,框架结构22内形成的空间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最下层为承重结构23,承接上表面的重量的同时阻挡积水的逆流回涌;框架结构22内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为电磁锁以及密封隔断空间内安装的电子元件供电,复边盖板14是表面有通风口16的单层结构,复边盖板14与覆盖板20是两个相互分离的两部分。
实施例8:
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支座10,包括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封底13、加强筋板17、复边盖板14、三角加强筋板18、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内支撑壁11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设置在外支撑壁12围成的椭圆形或多边形空间内侧,内支撑壁11上部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覆盖板20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覆盖板20通过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与内支撑壁11连接,内支撑壁11和外支撑壁12之间的空间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装有复边盖板14,封底13与复边盖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内支撑壁11、外支撑壁12和复边盖板14围成的空间为复边空间;井盖支座10的外支撑壁12上部和加强筋板17上部均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覆盖在复边空间上。
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连通孔15连通井筒与复边空间;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通风口16连通复边空间与外界,井筒通过连通孔15和通风口16与外界连通。封底13从与外支撑壁12接触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强筋板18一个边与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三角加强筋板18的另一个边与外支撑壁12外侧固定连接。
加强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装在复边空间内,所述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一端垂直固定在封底13,且另一端与复边盖板14接触,加强筋板17将复边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隔断空间。
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安装有复边盖板14,复边盖的形状与隔断空间的上开口形状相匹配,复边盖板14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断空间的数量,所述隔断空间分为两种,一种隔断空间是由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空间,加强筋的上部设置有电磁锁A部分,且复边盖板14下部设置有与电磁锁A部分相对应的电磁锁B部分,复边盖板14通过电磁锁A部分与电磁锁B部分相互吸附锁合,且覆盖在加强筋板17首尾相连围成圆柱或者棱柱状结构的隔断空间上;该空间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六个面均为密封板,即形成密封隔断空间,密封隔断空间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另一种隔断空间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或后面五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孔洞,也就是形成隔断空间的内支撑壁11上设置有连通孔15,或者形成隔断空间的复边盖板14上设置有通风口16,即形成透气隔断空间,透气隔断空间连通井筒与外界连通。
覆盖板20是层状结构,最上层为不透明的抗压装饰层21,上面绘制有文字或者图像信息,中间为框架结构22,框架结构22内形成的空间安装一些装置部件,最下层为承重结构23,承接上表面的重量的同时阻挡积水的逆流回涌;复边盖板14是表面有通风口16的双层结构,最上层为透明钢化玻璃制成的抗压装饰层21,透光抗压,下层为框架结构22,框架结构22内安装电子元件或太阳能发电系统,框架结构22内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为电磁锁以及密封隔断空间安装的电子元件供电。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复边空间结合加强筋板17与三角加强筋板18的设计增加了井盖支座10的强度,使得井盖支座10不易变形损坏,保证了覆盖板20与井盖支座10匹配一致,不会出现覆盖板20翻起或者松动的情况,同时复边空间的设计加大了井盖支座10的接地面积,保证井盖支座10稳固不易沉降,不会出现检查井盖歪斜、沉降或周边隆起的情况。
在遇到城市突降暴雨,水位差会产生积水的逆流回涌,检查井内强大的水压会通过连通孔15进入复边空间然后由通风口16排出,这一条泄压途径使得覆盖板20不会被打开,杜绝覆盖板20被顶起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复边空间使得位于表面的通风口16不直接与检查井连通,所以明火或者炮竹之类的只能进入到复边空间,而不会进入检查井导致沼气爆燃的情况发生。
同时复边空间拓展了井盖支座10的空间,方便安装一些电子元件或者太阳能供电装置等;其中密封隔断空间与湿气隔绝,对于其内设置的电子传感器、储能电池、智能芯片、扬声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电子元器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个优质的搭建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复边检查井盖安全性高的同时有多重功能,拥有独特的通风途径,并且方便艺术化设计,满足当代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