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0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包括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2)、遇水膨胀止水条(3)、密封胶(4)、绑扎线(5)、灌浆料(6)、初衬喷砼(7)、聚合物水泥基面(8)、防水卷材(9)、型钢支撑(10),所述的型钢支撑(10)为工字型钢板,所述②号钢板(2)竖直嵌在型钢支撑(10)的上端,所述的①号钢板(1)位于②号钢板(2)的底部且水平嵌在型钢支撑(10)上,型钢支撑(10)与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2)满焊连接;所述初衬喷砼(7)位于型钢支撑(10)的上方,所述聚合物水泥基面(8)位于初衬喷砼(7)的下面,聚合物水泥基面(8)下表面通过密封胶(4)铺设所述防水卷材(9),防水卷材(9)靠近型钢支撑(10)的一端沿着型钢支撑(10)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再继续沿着①号钢板(1)延伸至①号钢板(1)的边缘,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3)位于防水卷材(9)和型钢支撑(10)的贴合面的中间部位,使遇水膨胀止水条(3)呈圆周环绕于型钢支撑(10),通过所述绑扎线(5)对防水卷材(9)进行绑扎固定,通过所述的灌浆料(6)对②号钢板(2)和型钢支撑(10)之间的密封腔进行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①号钢板(1)外形规格为450mm*159mm,上部有两处60mm*18mm凹槽,厚度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②号钢板(2)外形规格为为250mm*130mm,厚度为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3)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规格为10mm×30mm,最大膨胀率为500%,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3)内层有自粘层,通过自粘层固定于型钢支撑(1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4)为有机硅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扎线(5)为10号铅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卷材(9)厚度为1.0-2.0mm,依次包括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下隔离层,所述的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下隔离层之间通过聚氨酯复合胶粘剂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均为为聚丙烯隔离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