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629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性缺水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很多地区的缺水人们只能通过打水井的方式缓解,但因为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急剧恶化,地下水也只能靠雨水、河水来补充,其水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且净水很快下渗地下,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用水问题。

传统的做法一者为钢筋混凝土池,其施工周期长,对地形要求高,因地制宜性差,雨水过滤能力差,无法对雨水进行保鲜;二者使用塑料模块储水池,水质易变坏,稳定性能差,现在采用的渗透材料透水性不稳定,且透水性不好,严重影响雨水的入渗、储存,使用大量自然资源,开发或开采时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清水池系统通过输水管相连接,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溢水池通过溢水管相连接,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内设置有透水球、透水板,所述透水球、透水板,用于过滤雨水。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其外层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地,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的所述透水球,其尺寸范围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优选地,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的所述透水板,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过滤精度在0.05cm~0.1cm。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所述清水池系统为立方体形状,由防水透气膜和透水球组成,其内部中空的部位为调水井,所述清水池系统的位置略低于所述雨水过滤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地,所述清水池系统中的所述透水球,其尺寸范围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与所述透水板的过滤精度设置的基本配合分层为: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8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6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与所述透水板的过滤精度设置的基本配合分层为: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8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6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清水池系统为工厂中一体化成型品,可分别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和清水池系统组。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净水系统,用于净化处理从所述清水池系统抽取的雨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雨水快速被排掉,浪费水资源,原有的收集系统能耗大,成本高,有污染,过滤能力低下,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系统中路面承重能力过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由于雨水过滤系统中设置有透水板、透水球,所以能够提高受力面积,增大路面受压能力,同时过滤能力高,成本低,无污染,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20雨水过滤系统21路面透水层22培土层23过滤找平层

201防水透气膜202透水球203透水板24输水管

30清水池系统301防水透气膜302透水球305调水井

40溢水池401溢水管51净水系统1泳池2喷泉3绿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20、清水池系统30及溢水池40。雨水过滤系统20和清水池系统30通过输水管24相连接,雨水过滤系统20和溢水池40通过溢水管41相连接。其中,雨水过滤系统20用于渗透、过滤、储存雨水。清水池系统30用于存储过滤后的雨水,过滤后雨水由抽水泵(未图示)通过调水井305被输送到净水系统51,经过净化后为社区的泳池1、喷泉2、绿地3等的供水。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主要设置在社区中的非承重、非承压的位置,用于在社区内进行雨水收集回收利用。

图2为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及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由防水透气膜201、透水球202及透水板203组成,可在工厂预制化生产,一体化成型。雨水过滤系统20内设置的透水球202、透水板203,用于雨水过滤。

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为半圆柱体,水平设置。如图2所示,其半圆柱体外层为防水透气膜201,其内部层叠设置有透水板203及透水球202。优选地,防水透气膜201,具有耐高温,抗老化,抗腐蚀的功能,其静水压在2米以上,其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保证防水透气膜201具有高透气性,其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等。

由于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与整个坑洞壁接触的地方都设置有此防水透气膜201,使得雨水从雨水过滤系统20的底部和四周向外渗出的量被降到最低,同时由于其透气性好,保证了雨水不变质发臭,起到保鲜作用。

优选地,雨水过滤系统20中,透水球202的尺寸范围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且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优选地,透水球202的过滤精度在0.02cm~0.1cm之间,基本可取出胶体微粒及高分子有机物。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202。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202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

优选地,雨水过滤系统20中,透水板203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同样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透水板203的过滤精度在0.05cm~0.1cm之间,主要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板203。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板203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的内部从上往下按透水板203、透水球202层叠铺设,且从上往下透水板、透水球202的孔径逐渐变小,上层透水板203、透水球202过滤精度基本在0.1cm左右,用于进行初滤,滤除颗粒度大于等于0.1cm的杂质,随后过滤精度逐级变高,在底部透水板的过滤精度为0.05cm,与底部接触的透水球的过滤精度为0.02cm。

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其内部填充的透水球202与透水板203按过滤精度设置的基本配合分层为(从上向下):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8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6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优选地,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与所述透水板的过滤精度设置的基本配合分层为: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1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8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6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板~过滤精度为0.05cm的透水球。本实施例中,透水球202与透水板203间隔设置,每一分层中透水板203的数量及透水球202的设置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不同地区的降雨后雨水中杂质的含量,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基本配合分层数、分层中透水球设置的厚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的上层的透水板之上均匀铺设有一层过滤找平层23,其材料为粒径5~80目砾岩、砂岩,厚度为5~15cm,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过滤找平层23上为路面透水层21,路面透水层21为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层等,以利于雨水下渗。雨水过滤系统20、清水池系统30以及溢水池40之间填充有培土层22。

基于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逐层设置的透水板203保证上层杂质无法到达下层,透水球202在层间稳定地吸附杂质,在透出水时会使凝结吸附的杂质脱落,再由透水板203隔断防止杂质下渗,在逐层的过滤中,不断减少水中的杂质,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0,由于在上层设置了透水板203,就能够承受来自过滤找平层21及路面透水层23的压力,保证透水球202的完整性,以防止因垂直压力过大,导致透水球202碎裂。

图3为本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清水池系统3为立方体形状,但不限于此,可以是长方体、梯形体等,其体积可据施工现场情况而定,最小体积不得低于4立方米。清水池系统30与雨水过滤系统20并行设置在社区的非承重区,其设置的位置比雨水过滤系统要略低20cm~50cm。本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30,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301,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302,中部中空的部位为调水井305,调水井305自清水池系统30上部贯穿到清水池系统30底部。本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30,可在工厂预制化生产、一体化成型,现场进行拼装。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抽水泵(未图示)等从自清水池系统30的调水井305中抽取经过过滤的雨水并输送到净水系统51中,净水系统51通过管道与泳池1、喷泉2、绿地3连接。过滤后的雨水经过净水处理后被用于给泳池1、喷泉2、绿地3等供水。

优选地,清水池系统30中的透水球302,尺寸范围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且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优选地,清水池系统30中的透水球302,过滤的精度为0.02cm~0.1cm,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302。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302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清水池系统30中的透水球302既可以采用与雨水过滤系统20中透水球202相同的过滤精度,也可以采用高于雨水过滤系统20中透水球202的过滤精度。

再次参见图1,在雨水过滤系统2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清水池系统30连接的输水管24,经过雨水过滤系统20过滤后的雨水由此被输送到清水池系统30中。输水管24最小可使用dn100的管子,其可由水泥成品管道连接而成,也可使用其它材质的输水管,使用数量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设置的雨水过滤系统20和清水池系统30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至少每20cm设置一根。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中还设置有溢水池40,当流入雨水过滤系统20中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就会通过溢水管401流入到溢水池40中储存,以便回收更多的雨水。溢水池40可设有多个储水槽,例如:3个,且各个储水槽之间通过溢水管401相连,溢水管401位置被设置为从与雨水过滤系统20连接的溢水管401起逐级降低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按客户需求顺半圆柱体长度方向(图面向内方向)、无限拼装雨水过滤系统20,各雨水过滤系统20通过卡件进行固定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同样,清水池系统30与雨水过滤系统20相配合并行拼装,各清水池系统30通过卡件进行固定构成清水池系统组。

由此,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雨水快速被排掉,浪费水资源,原有的收集系统能耗大,成本高,有污染,过滤能力低下,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系统中路面承重能力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社区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能够提高受力面积,增大路面受压能力,过滤能力高,成本低,无污染,节约水资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