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桩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83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桩桩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旋挖桩桩壳。



背景技术:

旋挖桩一般是指由旋挖钻机施工的桩型,全称旋挖钻孔灌注桩,工程上简称旋挖桩。由于使用机械作业,对工人人数要求不高,可节省很大的人工费用。

如图4所示,现有的旋挖桩一般都是在旋挖机挖好一个竖直的旋挖孔之后,然后往旋挖孔内放置旋挖桩桩壳再往里面灌注水泥,待水泥凝固之后便形成了旋挖桩。

但现有的旋挖桩桩壳一般都是由管体和钢筋架组成,管体内的钢筋架采用竖直的纵筋和水平的箍筋材料,将若干箍筋套在一圈纵筋之外然后通过两者的连接点将两者焊接,由于钢筋焊接的钢筋架是一个整体,整体较重且长度较长,所以不便于搬运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桩桩壳,桩壳设计为长度适中的小段,在需要灌注不同长度的旋挖桩时可以将小段的桩壳两两连接进行组装形成一个长桩壳,达到便于搬运和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挖桩桩壳,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若干根钢筋材料的左斜筋和右斜筋,两者交叉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侧壁呈网格状的筒形钢筋架,所述钢筋架外壁上端设有钩状内弯的上连接件,下端设有钩状外弯的下连接件,两相邻所述钢筋架之间的相邻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相钩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现有的旋挖桩桩壳一般为管体和内部的钢筋架,内部的钢筋架由竖直的纵筋和水平的箍筋组成,若干箍筋套在一圈竖直的纵筋上,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此种设置的旋挖桩桩壳是一个整体,往往长度较长,且由于是钢筋结构所以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安装;本实施例的钢筋架为左斜筋和右斜筋交叉焊接固定形成的网格状筒形钢筋架,此钢筋架在承受竖直方向上的力时,左斜筋和右斜筋均能承受一部分力,从而钢筋架整体分摊所受压力使钢筋架的承受力更大,将钢筋架设置为长度适中的一截,在钢筋架的上端设置钩形的上连接件,下端设置钩形的下连接件,两相邻钢筋架之间通过相邻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钩接固定连接,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钢筋架组装形成不同长度的钢筋架,由于单截钢筋架的长度适中重量也相对较轻,故达到了便于搬运和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呈为相同宽度的弧形钩,且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在所述钢筋架周向等间隔的设有若干个,且间隔宽度大于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设置为相同宽度的弧形钩,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相互钩接时两者的接触面积更大,故使两者连接时的连接强度更强,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钢筋架轴向等间隔设置若干个,且间隔宽度大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宽度,两截相邻钢筋架进行连接时,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对准间隔空隙进行轴向对接,然后转动钢筋架使相连的其中一钢筋架的上连接件和另一钢筋架的下连接件相钩接,从而固定连接两相邻钢筋架,方便简单,故采用此种方式便于连接两截相邻的钢筋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斜筋和所述右斜筋沿所述钢筋架轴向方向所成的夹角为60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左斜筋和右斜筋相固定连接时两者沿钢筋架轴向方向所成的夹角为60度,通过施工人员多次试验,在60度时左斜筋和右斜筋所构成的钢筋架支撑力最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架的上下端皆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套接于所述钢筋架沿所述钢筋架周向设置且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斜筋和所述右斜筋的上下末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钢筋架的上下端设置防护圈,防护圈套接在钢筋架的外壁且沿钢筋架的周向设置,且焊接固定连接于左斜筋和右斜筋的上下末端,设置防护圈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施工人员在搬运安装钢筋架时被钢筋所戳伤,同时亦可以起到加强左斜筋和右斜筋固定连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架的上端设有圆台形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圈,所述导向件的上端为直径小于所述防护圈的钢筋圈,所述导向件的侧壁为一圈首尾相接的叉状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钢筋架的上端设置圆台形的导向件,导向件的下端连接于防护圈,上端为直径小于防护圈的钢筋圈,侧壁为首尾相接的叉状钢筋,在对两截钢筋架时进行安装连接时,上方的钢筋架的下端套接在的导向件的上端位置,然后往下滑就会被导向件所引导与下方的钢筋架相抵接,使两截钢筋架的轴线位于同一方向上,故导向件可以起到导向钢筋架便于连接钢筋架安装连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架的外壁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凹型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钢筋架的外壁设置的沿其轴向的凹型把手,在对单截钢筋架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握住把手进行搬运,或是在对多个单截钢筋架进行运输时,绳索可以从把手内穿过将各个钢筋架绑住固定在一起,从而起到便于搬运运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外壁设有螺旋360度的挡板,所述挡板背离所述管体一端向上翘,所述挡板沿钢筋架轴向的上端和下端通过一竖直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体的外壁设有螺旋360度的挡板,挡板背离管体一端向上翘,挡板沿钢筋架轴向的上下端通过一块竖直板相连接,将挡板设置为竖直宽度刚好封住管体和旋挖桩孔之间的空隙,在对旋挖桩进行浇筑时,挡板可以接住旋挖桩孔内掉落的土壤,防止土壤落到旋挖桩孔底部对旋挖桩的质量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为钢筋架为长度适中的单截,各截钢筋架之间可以通过钢筋架上的连接件进行钩接,可以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钢筋架形成所需长度的钢筋架,单截钢筋架长度适中,单个重量相对较轻,故便于搬运安装;其二为钢筋架采用左斜筋和右斜筋的交叉焊接结构,左斜筋和右斜筋在钢筋架轴向方向的夹角角度呈60度,如此构造的钢筋架结构牢固,能够承受的压力大于一般纵筋和箍筋组成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单截钢筋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体;2、左斜筋;3、右斜筋;4、钢筋架;5、上连接件;6、下连接件;7、防护圈;8、导向件;9、钢筋圈;10、把手;11、挡板;12、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旋挖桩桩壳,包括管体1,管体1内设有若干根钢筋材料的左斜筋2和右斜筋3,左斜筋2和右斜筋3交叉焊接形成侧壁呈网格状的筒形钢筋架4,在钢筋架4的轴向方向上左斜筋2和右斜筋3的夹角角度为60度,钢筋架4的上端设有上连接件5,上连接件5沿钢筋架4的轴向方向设置,且上连接件5呈钩状,弯钩方向朝钢筋架4方向内弯,钢筋架4的下端设有下连接件6,下连接件6亦沿钢筋架4的轴向方向设置,且下连接件6呈与上连接件5相配合的钩状,弯钩方向背向钢筋架4方向外弯,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相钩接。

现有的旋挖桩桩壳一般为管体1和内部的钢筋架4,内部的钢筋架4由竖直的纵筋和水平的箍筋组成,若干箍筋套在一圈竖直的纵筋上,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此种设置的旋挖桩桩壳是一个整体,往往长度较长,且由于是钢筋结构所以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安装;而本实施例按照上述设计,将单个的钢筋架4设置为长度适中便于搬运的一截,然后将两相邻钢筋架4的轴向对准,将相邻的两个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进行钩接从而固定住的两相邻的钢筋架4形成长度为单截钢筋架4长度两倍的钢筋架4,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单截钢筋架4,使其的上连接件5钩接相邻钢筋架4的下连接件6,从而不断连接固定可以形成不同长度的长钢筋架4,由于单截的钢筋架4长度适中且重量相对较轻,故便于搬运和安装。

此外,将钢筋架4的结构设置为左斜筋2和右斜筋3交叉焊接的网格状筒形结构,在钢筋架4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时,能够为左斜筋2和右斜筋3共同分担,从而钢筋架4的整体都在分摊所受的压力,相较于现有的纵筋和箍筋结构的钢筋架4在承受压力时只有纵筋受力,本实施例的设计结构具有更大的压力承受能力;至于在钢筋架4的轴向方向上左斜筋2和右斜筋3的夹角角度为60度,设计为60度是经过施工人员经过的测试之后得出的结论,在左斜筋2和右斜筋3的夹角为60度时,钢筋架4整体的压力承受能力最大,所以将两者沿钢筋架4轴向方向上的夹角设置为60度。

出于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连接强度和安装是否方便的方面考虑,将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皆设有的有宽度的弧形钩,两者的宽度相同,且两者在钢筋架4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同一周向方向上的两相邻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之间的间隔宽度大于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的宽度;将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设置为弧形钩同时设置有若干个,则在两者钩接时两者的接触面积更大,故使两者连接时的连接强度更强;在相邻两截钢筋架4进行连接时,使下方钢筋架4的上连接件5和上方钢筋架4的下连接件6对准对方连接件的间隔空隙,然后沿钢筋架4轴向移动使两者轴线处于同一方向上进行轴向对接,再转动钢筋架4使下连接件6卡进上连接件5内使两者钩接限制两钢筋架4之间的轴向运动,如此固定两相邻钢筋架4方便简单,故采用此种方式便于连接两截相邻的钢筋架4。

在钢筋架4的上端两端还设有防护圈7,防护圈7焊接在左斜筋2和右斜筋3的上下末端,可以防止施工人员在对钢筋架4进行搬运时被钢筋所戳伤,同时亦可以起到防止左斜筋2和右斜筋3连接弹开,加强两者间固定连接的作用。

在对相邻两截钢筋架4进行钩连接连接时需要对准两者的轴线,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钢筋架4的上端设置一个导向件8,导向件8呈上端小下端大的圆台型,导向件8的下端固定连接于防护圈7,上端为钢筋圈9,导向件8的侧壁则为一圈首尾相接的叉状钢筋,在对两相邻钢筋架4通过连接件进行钩接时,上方的钢筋架4下端先是套在相对钢筋架4下端开口较小的导向件8的上端,然后沿着导向件8滑动到底,再转动上方的钢筋架4使上连接件5卡进下连接件6中,故导向件8可以在两钢筋架4进行安装连接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操作连接。

钢筋架4的外壁设有沿钢筋架4轴向设置的凹型把手10,把手1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钢筋架4,在对单截钢筋架4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握住把手10进行搬运,或是对多个单截钢筋架4进行运输时,绳索可以从把手10内穿过将各个钢筋架4绑住固定在一起,故设置把手10起到了便于搬运运输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对旋挖桩进行浇筑时,旋挖桩孔内的松土层的土质比较疏松,在进行浇筑操作时松土层内的土壤易掉落到旋挖桩孔的底部,对旋挖桩的浇筑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管体1的外壁设有螺旋360度的挡板11,挡板11背离管体1一端向上翘,挡板11沿管体1轴向的上下端则通过一块竖直板12相连接,在旋挖桩桩壳整体位于旋挖桩孔内时,挡板11刚好挡住管体1和旋挖桩孔之间的空隙,则从旋挖桩孔内壁掉落土壤会被挡板11所接住,故挡板11可以起到防止土壤落到旋挖桩孔底部对旋挖桩浇筑质量造成影响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