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589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工程中,随着成孔作业的桩工机械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被广泛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公路桥梁和大型构筑物等地基基础施工工程。

目前水下钢筋笼定位主要采用在耳筋定位或利用吊筋的几何中心进行定位对中。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定位实际成功率不超过50%,造成质量缺陷。由于实际施工中桩基上部1 .5m左右无定位措施,基上部1 .5m下部垫块或耳筋支垫容易进入泥浆护臂中,造成钢筋笼上部定位不准确,后期施工墩柱系梁时偏差过大,后续施工工序繁琐。

专利申请号为 20132068723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自钢筋笼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各所述定位支撑的自由端点通过定位箍连接,各所述定位支撑均等间隔分布在钢 筋笼圆周端面,通过在钢筋笼外圆端面设置多个 定位支撑控制钢筋笼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当吊机将钢筋笼吊装至护筒内时,以护筒做为限位导向,随着钢筋笼的下放,钢筋笼平面位置自行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无需在护筒口反复拉线、对中、调钢筋笼中心偏位,但是该专利由于自钢筋笼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后续施工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钢护筒,所述钢筋笼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吊设在所述钢护筒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的几何中心点,浮漂的一端设有固定线,固定线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上,浮漂通过牵引线能够在泥浆顶面漂浮,钢护筒的几何中心点处设有配重检测物。

优选的是,所述标记物为细铁丝。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细铁丝通过钢护筒的加强筋进行固定。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漂内部为中空结构。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漂包括固定端,固定端进一步和承载端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端形状为倒三角。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泥浆顶面以下。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承载端为圆筒,承载端上部设有开口。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配重检测物包括配重块,配重块的一端连接有牵引线。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尖刺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钢护筒,所述钢筋笼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吊设在所述钢护筒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的几何中心点,浮漂的一端设有固定线,固定线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上,浮漂通过牵引线能够在泥浆顶面漂浮,钢护筒的几何中心点处设有配重检测物,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快捷;

(2). 可以使钢筋笼水下对中精度合格率大大提高,直观、快速;

(3). 准确率高,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准确率,可以有效减少因钢筋笼偏斜造成的质量问题;

(4).减少了施工工序,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一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另一局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钢护筒1,所述钢筋笼9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2吊设在所述钢护筒1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浮漂4的一端设有固定线5,牵引线5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3上,浮漂4通过固定线5能够在泥浆顶面6上漂浮,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处设有配重检测物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标记物为细铁丝8。细铁丝8从钢筋笼9的直径方向上穿过,并进一步通过钢筋笼9的加强筋91进行固定。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具体为钢护筒1上部的圆点位置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浮漂4内部为中空结构,浮漂4的密度较小,重量较轻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浮漂4包括固定端41,固定端41进一步和承载端42连接。所述固定端41形状为倒三角。所述固定端41设置在泥浆顶面6以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端42为圆筒,承载端42上部设有开口,承载端42的开口处位于泥浆顶面6以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配重检测物7包括配重块71,配重块71密度较大,重量较重,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能够沉在水面以下。配重块71的一端连接有牵引线72,牵引线72固定在两条纵横交错的交叉线11的交叉点上,该交叉点即和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相重合,两条交叉线11垂直设置且均在钢护筒1的直径方向上,即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1)、钢筋笼9下钢护筒1之前,在位于上部的加强筋91上拉一道细铁丝8,细铁丝8通过钢筋笼9的几何中心点3,并在几何中心点3处做好标记;

步骤(2)、将制作好的浮漂4系在细铁丝8标记的几何中心点3上,需根据泥浆顶面6标高和位于上部的加强筋91的标高,计算好细铁丝8的需要长度;

步骤(3)、下钢筋笼9时,利用配重块71检查浮漂的中心位置偏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步骤(4)、通过反复调整钢筋笼吊筋2的位置,直到配重块71落入承载端42的中心位置处,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快捷;

(2). 可以使钢筋笼水下对中精度合格率大大提高,直观、快速;

(3). 准确率高,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准确率,可以有效减少因钢筋笼偏斜造成的质量问题;

(4).减少了施工工序,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2

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包括钢护筒1,所述钢筋笼9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2吊设在所述钢护筒1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浮漂4的一端设有固定线5,牵引线5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3上,浮漂4通过固定线5能够在泥浆顶面6上漂浮,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处设有配重检测物7,所述浮漂4内部为中空结构。

实施例3

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包括钢护筒1,所述钢筋笼9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2吊设在所述钢护筒1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浮漂4的一端设有固定线5,牵引线5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3上,浮漂4通过固定线5能够在泥浆顶面6上漂浮,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处设有配重检测物7,所述浮漂4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浮漂4采用饮料塑料瓶制作。

实施例4

一种钢筋笼浮漂法水下定位装置,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包括钢护筒1,所述钢筋笼9两侧通过钢筋笼吊筋2吊设在所述钢护筒1内,标记物穿过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浮漂4的一端设有固定线5,牵引线5的另一端进一步固定在标记物的几何中心点3上,浮漂4通过固定线5能够在泥浆顶面6上漂浮,钢护筒1的几何中心点10处设有配重检测物7,所述浮漂4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配重块71的一端设有尖刺端,尖刺端能够和固定端41的倒三角相互吻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