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28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岩土工程的空前发展,基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坑深也越来越深,而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又使得基坑降水科学迅速兴起。对于规模较大且深度较深的基坑,由于土方开挖而导致承压水位以上的覆土层骤减,使得极易发生基坑突涌现象,对此通常采取降水井抽水的方法来应付。然而对于降水井的封堵却比较麻烦,因为此类基坑水压大、水量大,一旦停止抽水,水位将急剧上升,发生基坑突涌,由此会对基坑底板产生浮力,影响正常施工。

现有的封堵方法是先将抽水泵放入降水井中抽水,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将抽水泵从降水井中拿出,只将抽水管放入降水井中,同时在降水井内侧焊接一环形板,环形板中间留出一个孔,供抽水管穿过。当基础工程结束后,将抽水管从降水井中抽出,然后将环形板中间的孔焊接密封,实现降水井的封堵。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两次焊接,任何一次焊接质量有问题都会导致密封失败,且焊接过程需要人工操作,质量难以控制,同时由于焊接现场的地形又比较特殊,将导致封堵操作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降水井封堵结构,不但可使封堵过程无需焊接,规避因焊接而带来的操作麻烦,还可以通过由止水带、密封件、环形垫圈及密封层构成的多级密封止水结构,有效阻止地下水从降水井口及周围渗出,确保封堵质量的稳定可靠。此外,所述封堵结构还具有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性广、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包括第一止水带、第一密封件、第一环形垫圈、第二止水带、第二密封件和多根地钉,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管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管体底端外周上的第一环形板和密封在所述管体顶端的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罩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罩体底端外周上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止水带围绕降水井口环向铺设,并使其第一端覆盖所述降水井口的内壁面,使其第二端覆盖所述降水井口的周围地面;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降水井口的内部,并使所述第一环形垫圈垫在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边沿与所述第一止水带的第一端之间,同时在由所述第一止水带、所述第一环形垫圈、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管体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止水带在所述降水井口及周围铺设,并使所述第二止水带覆盖所述第一止水带的第二端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降水井口的上方,并使所述第二环形板压在所述第二止水带上,同时在由所述第二止水带与所述罩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密封层;所述地钉围绕所述罩体环向布置,并使其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止水带后,插入处于所述降水井口周围的基坑垫层中。

优化的,在所述罩体的外壁开有进料口,并设有密封在所述进料口的第二密封帽。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密封帽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密封所述进料口。

优化的,所述第一密封帽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密封所述管体的顶端。

优化的,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二环形板下方且垫在所述第一止水带与所述第二止水带之间的第二环形垫圈。

优化的,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二密封件之上的第三密封层。

优化的,所述地钉从上至下向降水井口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介于5~45度之间。

优化的,所述第一环形垫圈为充气型环形垫圈。

优化的,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层为混凝土层。

优化的,所述罩体为钟型罩、半球型罩、圆弧面型罩或桶倒扣型罩。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封堵结构中的各个组件,除密封层外均为预制件,通过在井口现场进行组装及密封层材料的灌注即可实现封堵结构的安装,使封堵过程无需焊接,可规避因焊接而带来的操作麻烦;(2)通过由止水带、密封件、环形垫圈及密封层构成的多级密封止水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地下水从降水井口及周围渗出,确保封堵质量的稳定可靠;(3)所述封堵结构还具有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性广、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第一止水带 2、第一密封件 201、管体 202、第一环形板 203、第一密封帽 3、第一环形垫圈 4、第二止水带 5、第二密封件 501、罩体 501a、进料口 501b、第二密封帽 502、第二环形板 6、地钉 7、第二环形垫圈 8、第一密封层 9、第二密封层 10、第三密封层 11、降水井口 12、基坑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降水井封堵结构,包括第一止水带1、第一密封件2、第一环形垫圈3、第二止水带4、第二密封件5和多根地钉6,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2包括管体201以及固定在所述管体201底端外周上的第一环形板202和密封在所述管体201顶端的第一密封帽203,所述第二密封件5包括罩体501以及固定在所述罩体501底端外周上的第二环形板502;所述第一止水带1围绕降水井口11环向铺设,并使其第一端覆盖所述降水井口11的内壁面,使其第二端覆盖所述降水井口11的周围地面;所述第一密封件2位于所述降水井口11的内部,并使所述第一环形垫圈3垫在所述第一环形板202的外边沿与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第一端之间,同时在由所述第一止水带1、所述第一环形垫圈3、所述第一环形板202和所述管体201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密封层8;所述第二止水带4在所述降水井口11及周围铺设,并使所述第二止水带4覆盖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第二端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层8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帽20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5位于所述降水井口11的上方,并使所述第二环形板502压在所述第二止水带4上,同时在由所述第二止水带4与所述罩体501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密封层9;所述地钉6围绕所述罩体501环向布置,并使其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环形板502、所述第二止水带4和所述第一止水带2后,插入处于所述降水井口11周围的基坑垫层12中。

如图1所示,在所述降水井封堵结构中,由所述第一止水带1、所述第一环形垫圈3、所述第一密封件2和所述第一密封层8构成第一级密封止水结构,以阻止地下水向上渗透,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垫圈3一方面用于利用弹性使所述第一环形板202卡在所述降水井口11处,另一方面用于利用弹性填补处于所述第一环形板202外边沿与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隙,确保第一级密封止水结构的密封效果,此外,所述第一密封帽203可以打开,以便在取出抽水泵后仍能够使抽水管穿过所述管体201伸入降水井内。由所述第二止水带4、所述第二密封件5和所述第二密封层9构成第二级密封止水结构,阻止渗透过第一级密封止水结构的地下水进一步向上渗透。同时通过多根所述地钉6可将整个封堵结构固定在降水井口的周围,避免出现结构松动,确保封堵质量的稳定可靠。

所述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安装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S101.在基坑土方开挖后,将抽水泵放入降水井中抽水,保持水位处于安全高度,以便进行正常施工;S102.在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且对抽水强度要求有一定降低时,将抽水泵从降水井中取出;S103.在降水井口11处铺设第一止水带1,并在所述降水井口11中卡装第一环形垫圈3和第一密封件2,最后灌注成型第一密封层8;S104.使第一密封帽203处于打开状态,并使抽水管穿过管体201,以便伸入降水井内继续抽水;S105.随着施工的进行,当不再需要抽水时,将抽水管也取出,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帽203密封所述管体201的顶端;S106.在所述降水井口11处铺设第二止水带4,然后通过多根地钉6将第二密封件5固定在所述降水井口11的周围,最后灌注成型第二密封层9。由于该封堵结构中的各个组件,除密封层外均为预制件,通过在井口现场进行组装及密封层材料的灌注即可实现封堵结构的安装,因此不但可使封堵过程无需焊接,规避因焊接而带来的操作麻烦,还可通过由止水带、密封件、环形垫圈及密封层构成的多级密封止水结构,有效阻止地下水从降水井口及周围渗出,确保封堵质量的稳定可靠。此外,所述封堵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密封效果好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优化的,在所述罩体501的外壁开有进料口501a,并设有密封在所述进料口501a的第二密封帽501b。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帽501b用于实现所述进料口501a的开启或密封,以便在灌注所述第二密封层9时,通过所述进料口501a向所述罩体501的内部供应使所述第二密封层9灌注成型的流体材料,并在灌注完成后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帽501b密封住所述进料口501a,确保第二密封件5的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的,为了方便操作并确保密封效果,所述第二密封帽501b优选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密封所述进料口501a。

优化的,所述第一密封帽203同样优选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密封所述管体201的顶端。

优化的,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二环形板502下方且垫在所述第一止水带1与所述第二止水带4之间的第二环形垫圈7。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垫圈7,可以利用其弹性填充处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与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第二端之间的空隙,确保在两级密封止水结构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升封堵质量。

优化的,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二密封件5之上的第三密封层1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密封层10可以采用混凝土材料,也可以采用与所述基坑垫层12相同的材料或其它材料,其可视为第三级密封止水结构,进一步提升封堵质量。

优化的,所述地钉6从上至下向降水井口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介于5~45度之间。如图1所示,可以将所述地钉6视为向四周方向延展的“树根”,将来自地下水的且向上的顶力进行力的分解,进一步提高固定稳定性。作为举例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为15度。

优化的,所述第一环形垫圈3优选为充气型环形垫圈。由此可以适应不同口径的降水井口11,提升整个封堵结构的安装适用普遍性。

优化的,所述第一密封层8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层9优选为混凝土层。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安装成本。

优化的,所述罩体501可以但不限于为钟型罩、半球型罩、圆弧面型罩或桶倒扣型罩等罩体结构。如图1所示,作为举例的,所述罩体501为圆弧面型罩。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封堵结构中的各个组件,除密封层外均为预制件,通过在井口现场进行组装及密封层材料的灌注即可实现封堵结构的安装,使封堵过程无需焊接,可规避因焊接而带来的操作麻烦;(2)通过由止水带、密封件、环形垫圈及密封层构成的多级密封止水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地下水从降水井口及周围渗出,确保封堵质量的稳定可靠;(3)所述封堵结构还具有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性广、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