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281阅读:20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属于基坑支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支撑指运用钢管、H型钢、角钢等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是倾斜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目前钢支撑在地铁、基坑围护方面被广泛应用。因钢支撑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等特征。

在各类条状基坑,特别是在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钢支撑是一种常见且使用最多的支护结构构件。钢支撑通常是通过预加轴力直接固定在围护结构体上,极少有防止脱落的措施,有少数施工单位在操作平台上凿出围护结构表面钢筋,采用钢筋作为吊筋与围护结构主筋焊接,该方法受施工作业条件、施工水平的限制极难做好,且该措施安全度有限,对围护结构有损伤。也有在钢支撑下方在围护结构中通过螺栓锚固安装一个独立的支架支托钢支撑,该方法施工复杂、施工可靠度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包括墙面、支撑组件、钢支撑体以及加强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装配在墙面右端面,所述钢支撑体左端装配在支撑组件内部,所述加强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侧,所述加强组件安装在墙面右端面,所述加强组件与钢支撑体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板、埋入钢板、混凝土灌层一、立柱、支撑套、悬架以及固定柱,所述混凝土灌层一设置在墙面右端面,所述竖板固定在混凝土灌层一内部左侧端面,所述埋入钢板固定在竖板右端面,所述埋入钢板装配在混凝土灌层一内部,所述悬架左端面与埋入钢板右端面相连接,所述悬架内部装配有钢支撑体,所述悬架通过固定柱与钢支撑体相连接,所述支撑套装配在悬架环形侧面下端,所述支撑套固定在立柱上端面,所述立柱设置在墙面右侧,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环套、连接孔、钢绳、固定台、挡件、混凝土灌层二以及埋入柱,所述环套设置在悬架右侧,所述环套装配在钢支撑体环形侧面,所述连接孔开设在环套上端,所述钢绳下端与连接孔相连接,所述钢绳上端通过挡件固定在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悬架上侧,所述固定台安装在墙面右端面,所述固定台左端面与埋入柱相连接,所述埋入柱固定在混凝土灌层二内部,所述混凝土灌层二设置在混凝土灌层一上侧,所述混凝土灌层二设置在墙面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埋入钢板设有两块以上,两块以上所述埋入钢板等距固定在竖板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环形侧面前端以及钢支撑体环形侧面前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装配在固定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前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钢绳上端装配在通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前端面右部位置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挡件右端装配在固定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埋入柱左端连接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竖板、埋入钢板、混凝土灌层一、立柱、支撑套以及悬架,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以及拆卸,能够有效提高钢支撑体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支撑安装施工复杂,安装完成后稳定性差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环套、连接孔、钢绳、固定台、混凝土灌层二以及埋入柱,该设计便于加强组件的安装,能够有效减轻支撑组件的承受压力,解决了支撑组件容易因载荷过重而受到损伤的问题。

因添加了固定孔,该设计便于钢支撑体与悬架的连接,因添加了通孔,该设计便于固定台与钢绳的连接,因添加了固定板,该设计提高了挡件安装后的稳定性,因添加了加强板,该设计提高了固定台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中加强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墙面、2-支撑组件、3-钢支撑体、4-加强组件、21-竖板、22- 埋入钢板、23-混凝土灌层一、24-立柱、25-支撑套、26-悬架、27-固定柱、 41-环套、42-连接孔、43-钢绳、44-固定台、45-挡件、46-混凝土灌层二、 47-埋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钢支撑防脱落装置,包括墙面1、支撑组件2、钢支撑体3以及加强组件4,支撑组件2 装配在墙面1右端面,钢支撑体3左端装配在支撑组件2内部,加强组件4 设置在支撑组件2上侧,加强组件4安装在墙面1右端面,加强组件4与钢支撑体3相连接。

支撑组件2包括竖板21、埋入钢板22、混凝土灌层一23、立柱24、支撑套25、悬架26以及固定柱27,混凝土灌层一23设置在墙面1右端面,竖板21固定在混凝土灌层一23内部左侧端面,埋入钢板22固定在竖板21右端面,埋入钢板22装配在混凝土灌层一23内部,悬架26左端面与埋入钢板 22右端面相连接,悬架26内部装配有钢支撑体3,悬架26通过固定柱27与钢支撑体3相连接,支撑套25装配在悬架26环形侧面下端,支撑套25固定在立柱24上端面,立柱24设置在墙面1右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支撑安装施工复杂,安装完成后稳定性差的问题。

加强组件4包括环套41、连接孔42、钢绳43、固定台44、挡件45、混凝土灌层二46以及埋入柱47,环套41设置在悬架26右侧,环套41装配在钢支撑体3环形侧面,连接孔42开设在环套41上端,钢绳43下端与连接孔 42相连接,钢绳43上端通过挡件45固定在固定台44上,固定台44设置在悬架26上侧,固定台44安装在墙面1右端面,固定台44左端面与埋入柱47 相连接,埋入柱47固定在混凝土灌层二46内部,混凝土灌层二46设置在混凝土灌层一23上侧,混凝土灌层二46设置在墙面1右端面,该设计解决了支撑组件容易因载荷过重而受到损伤的问题。

埋入钢板22设有两块以上,两块以上埋入钢板22等距固定在竖板21右端面,悬架26环形侧面前端以及钢支撑体3环形侧面前端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柱27装配在固定孔内部,固定台44前端面开设有通孔,钢绳43上端装配在通孔内部,固定台44前端面右部位置固定有固定板,挡件45右端装配在固定板内部,埋入柱47左端连接有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工作人员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在墙面1上凿出方形孔,将竖板21以及埋入钢板22放置在该方形孔内部,然后工作人员利用混凝土将方形孔填满从而形成混凝土灌层一23,待混凝土灌层一23干燥合适后,工作人员将支撑套25装配在悬架26环形侧面下端,并将立柱24下端固定,然后工作人员将钢支撑体3装配在悬架26 内部,并利用固定柱27将钢支撑体3固定在悬架26内部,该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稳定性好。

工作人员进行悬架26的安装时,以同样的方式将固定台44与混凝土灌层二46相连接,将钢支撑体3与支撑组件2连接完毕后,工作人员将环套41 装配在钢支撑体3环形侧面,将钢绳43下端通过连接孔42固定在环套41上,然后将钢绳43上端穿过固定台44上的通孔与挡件45相连接,并通过挡件45 使钢绳43绷直,然后通过固定板将挡件45的位置固定,从而完成加强组件4 的连接,该设计提高了钢支撑体3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