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286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房建工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在地下水位较浅且水量丰富地区的房建工程,为了给基坑工程提供干燥并安全的施工环境,需要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降低开挖土层以及可能引起基坑底板承压水突涌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由于降水井的深度较大,需要下放的护壁管较多,采用传统的方法下放护壁管,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以解决现有管井降水方法中下放较多护壁管时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包括用于下放护壁管的放管钢笼,以及多个用于将护壁管下端勾住的钩脚,钩脚位于放管钢笼下端;所述放管钢笼由上环筋、下环筋和多根竖筋组成,所有竖筋互相平行且按环形均匀排布,竖筋上端与上环筋固定连接,竖筋中部与下环筋固定连接,钩脚与竖筋下端固定连接且向放管钢笼外侧支出;

所述钩脚包括连接边、滑动边和勾管边,连接边与竖筋下端焊接固定,滑动边下端向放管钢笼内侧倾斜,勾管边位于钩脚的上侧。

作为优选,所述钩脚为直角三角形,连接边和勾管边互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钩脚的连接边和勾管边均为5cm长。

作为优选,所述放管钢笼外径比护壁管内径小1cm。

作为优选,所述放管钢笼上共有8根竖筋。

作为优选,所述上环筋、下环筋和竖筋均采用C12钢筋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钩脚采用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管钢笼和钩脚,放管钢笼由上环筋、下环筋和多根竖筋组成,将放管钢笼下端由上至下穿过护壁管,管钢笼下端的钩脚从护壁管下端穿出时向外侧弹开,再上拉放管钢笼时钩脚就会将护壁管下端勾住,能够快速的将护壁管下放到降水井中,操作过程简单便捷,能够快速的完成所有护壁管的下放工作,施工效率高,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快速普及和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B-B剖视图;

图3为钩脚与竖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上环筋;2、放管钢笼;3、下环筋;4、竖筋;5、钩脚;6、第二节管;7、铁丝;8、底管;9、第四节管;10、第三节管;11、勾管边;12、滑动边;13、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制降水井护壁管下放工具,包括用于下放护壁管的放管钢笼2,以及多个用于将护壁管下端勾住的钩脚5,钩脚5位于放管钢笼2下端。所述放管钢笼2由上环筋1、下环筋3和多根竖筋4组成,所有竖筋4互相平行且按环形均匀排布,竖筋4上端与上环筋1固定连接,竖筋4中部与下环筋3固定连接,钩脚5与竖筋4下端固定连接且向放管钢笼2外侧支出。

所述钩脚5包括连接边13、滑动边12和勾管边11,连接边13与竖筋4下端焊接固定,滑动边12下端向放管钢笼2内侧倾斜,勾管边11位于钩脚5的上侧。

所述钩脚5为直角三角形,连接边13和勾管边11互相垂直。

所述钩脚5的连接边13和勾管边11均为5cm长。

所述放管钢笼2外径比护壁管内径小1cm。

所述放管钢笼2上共有8根竖筋4。

所述上环筋1、下环筋3和竖筋4均采用C12钢筋制成。

所述钩脚5采用钢板制成。

在实施过程中,用钢丝绳与放管钢笼2上端连接将其拉住,下放的底管8上端与第二节管6下端采用铁丝7进行连接,底管8和第二节管6的间距为20cm。放管钢笼2下端由上至下插入第二节管6内,钩脚5的滑动边12被第二节管6上端口内圈挤压使其向内移动,从而使放管钢笼2的竖筋4下端向内收拢。放管钢笼2下端从第二节管6下端支出时,钩脚5与第二节管6内壁脱离,钩脚5在竖筋4自身弹性作用下向第二节管6外侧弹出。向上拉动钢丝绳时,钩脚5的勾管边11挂在第二节管6下端面上,这样既可将第二节管6和底管8提起下放到降水井中。

底管8到达降水井底部后,第二节管6将钩脚5向下压,钩脚5的滑动边12与底管8上端的内圈接触,在第二节管6的重力作用和底管8上端内圈的挤压作用下,钩脚5向第二节管6内侧移动至完全脱离第二节管6下端面,使放管钢笼2下端收拢进入第二节管6内部,最后向上拉动钢丝绳取出放管钢笼2。

用放管钢笼2下端依次穿过第四节管9和第三节管10,放管钢笼2下端的钩脚5勾住第三节管10下端面,将第四节管9和第三节管10下放到降水井中后取出放管钢笼2,第四节管9和第三节管10无需再使用铁丝7连接,采用该方法下放剩余的护壁管既可。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快速的完成所有护壁管的下放工作,施工效率高,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快速普及和实施。

自制工具悬挂在第二节护壁管底部,当第一节护壁管与第二节护壁管连接时,自制工具头部收缩至护壁管内,通过钢丝绳拉出自制工具,第一、二节护壁管下放完成。第三、四节护壁管下放时,无需再使用铁丝7连接,直接将自制工具悬挂在第三节护壁管底部,与第一、二节护壁管下放方法相同。按照第三、四节护壁管的下放方法,下放剩余护壁管,直至护壁管下放完成。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