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25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墩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墩柱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装配式桥梁墩柱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为:桩基及承台现场浇筑,桥梁墩柱进行预制后吊装与承台进行连接,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传统的装配式桥梁墩柱投入使用后,常出现一些病害,主要表现为:破坏程度轻的,桥梁墩柱根部附近混凝土发生轻微开裂;破坏程度重的,在横向荷载的作用下,桥梁墩柱与承台连接处易发生相对错动甚至断裂。

传统的装配式桥梁墩柱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桥梁墩柱的根部与承台相接处是桥梁墩柱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但该处常常又是最大剪力和弯矩发生的位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为安全、稳定的桥梁墩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绿色快捷的桥梁墩柱结构,以克服传统的桥梁墩柱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墩柱结构,包括:桩基,所述桩基上方设置有下承台,所述下承台上方对应设置有上承台,所述上承台内设置有孔道,所述孔道内设置有精轧螺纹钢筋,其一端埋设于所述下承台中,另一端穿过所述孔道并延伸至所述上承台的上方,所述精轧螺纹钢筋延伸出上承台的一端连接有螺帽,将所述上承台和下承台连接为一体,所述上承台上方固设有桥梁墩柱,所述桥梁墩柱与所述上承台采用整体预制结构。

所述孔道沿所述上承台的几何中心对称布置。

所述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和上承台、下承台之间灌注有水泥砂浆。

所述垫块的厚度为[8,15]cm。

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墩柱结构的有益效果:桥梁墩柱与上承台整体预制,所述上承台预留孔道,通过下承台预埋的精轧螺纹钢筋将上承台和下承台进行连接,使连接面避开剪力和弯矩较大的桥梁墩柱根部,同时上承台与下承台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和精轧螺纹钢筋的共同作用,有效保证连接面的安全与稳定,安全性更高,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墩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桩基,2-下承台,3-上承台,4-桥梁墩柱,5-水泥砂浆,6-精轧螺纹钢筋,7-垫块,8-螺帽,9-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根据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桥梁墩柱结构,包括:现浇的直径为160cm的桩基1,桩基1采用C25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两根相邻桩基1的桩间距为340cm;所述桩基1上方设置有下承台2,在本实施例中,下承台2长600cm、宽220cm及高85cm,采用C30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下承台2上方对应设置有上承台3,在本实施例中,上承台3长600cm、宽220cm及高85cm,采用C30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上承台3设置有沿其几何中心对称布置的孔道9,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承台3上预留有14个直径为34mm的孔道9,孔道9贯穿所述上承台3,相邻两个所述孔道9之间间距为100cm;所述孔道9内设置有精轧螺纹钢筋6,其一端埋设于所述下承台2中,另一端穿过所述孔道9并延伸至所述上承台3的上方,所述精轧螺纹钢筋6延伸出上承台3的一端连接有螺帽8,将所述上承台3和下承台2连接为一体,在所述上承台3上方固设有截面为250cm×100cm的C30混凝土矩形桥梁墩柱4,且桥梁墩柱4与上承台3采用整体预制结构,增强桥梁墩柱与上承台连接处的强度;所述上承台3和下承台2之间设置有厚度为10cm的垫块7,在上承台3和下承台2之间形成10cm的空隙,在垫块7和上承台3、下承台2的间隙中灌注C40水泥砂浆5。

进一步地,所述下承台2内预埋为直径d=32mm的PSB785级精轧螺纹钢筋6,埋置深度为60cm,经查询《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2006)得PSB785级精轧螺纹钢筋6的屈服强度为785MPa,取张拉控制应力392.5MPa对精轧螺纹钢筋6进行张拉后,通过螺帽8锚固于上承台3。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施工过程:

步骤一:浇注桩基1,在桩基1施工完成后,浇筑形成下承台2,同时在下承台2内预埋精轧螺纹钢筋6;

步骤二:然后整体预制上承台3与桥梁墩柱4,使得上承台3和桥梁墩柱4为一体结构,用以增强桥梁墩柱4与上承台3连接处的强度,同时在上承台3内预设与上承台3齐高的孔道9,且所述孔道9与预埋在下承台2内的精轧螺纹钢筋6相对应;

步骤三:在上承台3和下承台2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7,通过混凝土垫块7在上承台3与下承台2之间预留空隙;

步骤四:吊装就位预制的上承台3与桥梁墩柱4,使预埋在下承台2内的精轧螺纹钢筋6穿过对应的预设在上承台3内的孔道9,并延伸至上承台3的上方,在对精轧螺纹钢筋6进行张拉后采用螺帽8锚固于上承台3;

步骤五:在垫块7和上承台3、下承台2的间隙中灌注水泥砂浆5,用以增强连接面稳定性。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