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07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供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供水装置一般都通过控制柜自动进行调节供水,虽然提高了调节效率,但当控制柜调节功能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并不能得知实时水管压力是否异常,尤其是水管压力过大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导致水管爆裂,且不能得知具体故障地点,需要沿线进行人工搜寻,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包括控制柜及与控制柜连接的多个相互串联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进水水管、出水水管分别与市政管网和用户管网连接,所述出水水管上连接有水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将测得的出水水压输送到控制柜,控制柜将测得的水压值与设定值比对,并根据差值确定打开水泵的数量;所述水压传感器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其将出水水压实时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并在显示页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水管上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其将测得的出水水压输送到控制柜并实时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显示,控制柜将测得的水压值与用户管网需求压力值进行比对,当用户管网需求压力值超过进水水管水压值时,控制柜控制负压反馈装置工作,补偿用户管网压力,确保正常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通过止回阀和蝶阀控制水流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反馈装置为设置于进水主管上的进口气压罐,其在控制柜作用下,根据负压值确定补充气压值。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水管上还设置有超压保护装置,当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时,超压保护装置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远程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界面发送指令,远程打开排水阀,降低管道内部压力至正常值后,关闭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远程控制终端并实时显示系统工作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操作,同时远程控制终端可以存储历史数据,为供水管网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控制柜,2、水泵,3、进水水管,4、出水水管,5、水压传感器, 6、进口气压罐,7、止回阀,8、蝶阀,9、排水阀,10、负压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远程监控无负压成套供水装置,包括控制柜1 及与控制柜1连接的多个相互串联的水泵2,所述水泵2通过进水水管3、出水水管4分别与市政管网和用户管网连接,所述出水水管4上连接有水压传感器5,水压传感器5将测得的出水水压输送到控制柜1,控制柜1将测得的水压值与设定值上比对,并根据差值确定打开水泵的数量;所述水压传感器5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其将出水水压实时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并在显示页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水管3上设置有水压传感器5,其将测得的出水水压输送到控制柜1并实时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显示,控制柜1将测得的水压值与用户管网需求压力值进行比对,当用户管网需求压力值超过进水水管3水压值时,控制柜1控制负压反馈装置工作,补偿用户管网压力,确保正常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2通过止回阀7和蝶阀8控制水流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反馈装置为设置于进水主管3上的进口气压罐6,其在控制柜1作用下,根据负压值确定补充气压值。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水管4上还设置有超压保护装置10,当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时,超压保护装置10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远程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界面发送指令,远程打开排水阀9,降低管道内部压力至正常值后,关闭排水阀9。

具体工作时,控制柜:对管网压力统计分析,指导管网改造,根据端站压力和用户反馈信息,分析管网状况,以便于指导改造布局不合理的管段,满足用水需求。(2)利于管网故障的快速定位及报警抢修。对压力监测点设定报警线,当压力出现异常及时报警,使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进行抢修。(3)优化调度分析,实现节能降耗。控制中心能最优化地实时设定出水压力,调整出水流量,保持动态恒压供水,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4)实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三遥(遥测、遥控、遥调),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5)通过对历史供水情况的分析,提供供水预测。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历史数据库,存储采集的数据,操作人员可以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分析、加工处理,为今后供水系统的更新改造提供事实依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