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槽的排水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425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槽的排水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电工程轨道槽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工建筑物中,需要各类移动式门机、台车这类的移动起吊设备,移动设备需要设置轨道来满足运行要求,当轨道内有积水时需要设置排水孔将水排走;其排水孔设置一般为普通的单个落水孔洞,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槽的排水孔结构,当各类移动式门机、台车这类的移动起吊设备轨道槽内有积水时,能通过该排水孔快速的将水排走。该排水结构集水面积广,不易堵塞,适合轨道槽结构,布置美观,同时排水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便于施工,后期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槽的排水孔结构,包括轨道槽和铺设于轨道槽内的轨道,所述轨道槽内且在轨道两侧间隔设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与轨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排水单元与轨道槽侧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多孔集水器,多孔集水器的下端面与排水管的上端相连;

所述多孔集水器为一平板件,平板件上开有两行平行于轨道的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内切于排水管的内壁。

所述多孔集水器为矩形平板件,其宽度与排水管的外径相等,长度为排水管的外径的两倍。

所述多孔集水器与排水管垂直,且每一块多孔集水器下端面对应两根排水管,一根排水管的内腔中对应个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的孔径小于等于排水管外径的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排水结构施工难度较小,成型方便;排水单元适合布置在轨道槽内,由于远离轨道,对轨道布置无影响;排水孔内切于排水管内壁,且孔径远小于排水管内径,避免了排水时各孔之间的相互影响,本实用新型形成后集水面积广,排水顺畅,不易堵塞、易于维护,造价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槽排水结构剖面图;

图2为轨道槽排水结构平面图;

图3为多孔集水器示意图;

图4为排水管布置示意图;

图中:1-轨道槽,2-轨道,3-排水单元,4-多孔集水器,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说明。

由于电站泄洪闸、厂房进水口的坝顶及尾水平台布置有门机,且门机轨道布置于坝顶同高,因此需要设置轨道槽。

如图1~图2所示,轨道槽的排水孔结构包括轨道槽1和铺设于轨道槽1内的轨道2,轨道槽1内且在轨道2两侧间隔设置有排水单元3,排水单元3与轨道2之间的距离大于排水单元3与轨道槽1侧壁之间的距离;排水单元3包括多孔集水器4,多孔集水器4的下端面与排水管5的上端相连;多孔集水器4为一平板件,平板件上开有两行平行于轨道2的排水孔,两行排水孔之间的行距为50mm(这里的行距是指孔中心到孔中心的距离);排水孔内切于排水管5的内壁。

如图3~图4所示,多孔集水器4为矩形平板件,其宽度与排水管5的外径相等,均为100mm,长度为排水管5的外径的两倍,即200mm。多孔集水器4与排水管5垂直,且每一块多孔集水器4下端面对应两根排水管5,一根排水管5的内腔中对应4个排水孔,沿轨道2方向的同行相邻排水孔之间的间隔(即孔中心到孔中心)为50mm,排水孔的孔径为15mm。当遇到雨天或其它原因产生积水时,轨道槽1内通过排水单元能快速、及时地排干积水,整体的效果良好。

施工时,如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安装轨道槽1模板的同时安装排水管5及多孔式集水器4;

第二步,进行轨道槽1的混凝土浇筑,形成排水单元3;

第三步,在轨道槽1内安装轨道2,形成整个轨道运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