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331发布日期:2018-07-27 21:17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将尺寸适宜运输的集成建筑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并对模块内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并装修成初级产品,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吊装、拼装工作,最终成为建筑整体。相较于临时性建筑,模块化建筑的优势在于:建造周期短;工厂可控环境下质量有严格保证;规模效益显著;受气候条件影响小;模块隔音、保温、防火性能优良;优化建材利用率,建筑垃圾少;对现场周边地区的侵扰少;可拆卸并能够重复利用。

对于中低层模块化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在建筑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之前,传统方法是首先据施工条件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要求,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并施工,但是,这种方法因为必须现场浇筑地基基础,所以导致施工进度较慢,效率较低,由于国家对装配率的要求、对绿色建筑的要求日益提升,如今这种建设方式在效率及环保方面已不能适应国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其通过锚杆进行固定,而不需要进行地基施工,从而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建筑,包括安装于地面以上的预制建筑主体和安装于地面以下的锚杆组件,所述锚杆组件连接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

所述锚杆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螺旋刀片和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锚杆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杆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刀片设于所述杆体与所述钻头之间,所述螺旋刀片的数量至少为两片,且沿所述杆体的圆周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地层紧密咬合的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建筑主体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建筑单元,每个所述建筑单元构成一个楼层,所述建筑单元包括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墙体和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柱分别与所述预制梁、预制楼板、预制墙体螺栓连接,所述锚杆组件连接于所述预制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平行设置的钢骨架网、剪力墙钢筋网和外挂幕墙,所述剪力墙钢筋网插装在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楼板之间,所述外挂幕墙位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网的外侧,所述钢骨架网位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网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钢骨架网包括若干根纵横交错分布的钢骨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楼板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钢筋网包括若干根纵横交错分布的钢筋,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筋插装在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楼板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钢筋插装在相邻的两根所述预制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楼板边缘设有开口朝外的c型钢,所述c型钢上设有开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筋插装于所述开孔中,所述c型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包括柱体及固定于所述柱体顶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钢骨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计在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锚杆组件进行固定,而不需要在现场浇注地基基础,从而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施工过程方便简单且更加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绿色建筑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建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锚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制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建筑单元,2、锚杆组件,21、第一连接件,22、杆体,221、螺纹,23、钻头,24、螺旋刀片,3、预制柱,31、第二连接件,311、顶板,312、侧板,32、柱体,4、预制梁,5、预制墙体,51、钢骨架网,52、剪力墙钢筋网,53、外挂幕墙,6、预制楼板,61、c型钢,7、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其包括安装于地面以上的预制建筑主体和安装于地面以下的锚杆组件2,所述锚杆组件2连接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

所述锚杆组件2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22,所述杆体22的上端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杆体22的下端设有螺旋刀片24和钻头23。

通过设计在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锚杆组件2进行固定,而不需要在现场浇注地基基础,从而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施工过程方便简单且更加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绿色建筑的要求。通过在杆体22的下端设有钻头23,使得锚杆与地层之间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杆的承压作用,提高了锚杆2的拉拔力,从而提高了模块化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请参见图3,优选地,所述锚杆组件2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顶部与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底部与所述杆体22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刀片24设于所述杆体22与所述钻头23之间,所述螺旋刀片24的数量至少为两片,且沿所述杆体22的圆周方向分布。通过将螺旋刀片24设在所述杆体22与所述钻头23之间,从而提高了锚杆组件2与地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锚杆组件2的拉拔力。优选地,所述杆体22的下端还设有用于使杆体22与地层紧密咬合的螺纹2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预制建筑主体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建筑单元1,每个所述建筑单元1构成一个楼层,所述建筑单元1包括预制柱3、预制梁4、预制墙体5和预制楼板6,所述预制柱3分别与所述预制梁4、预制楼板5、预制墙体6螺栓连接,所述锚杆组件2连接于所述预制柱3的底部。

若干根所述预制柱3与若干根所述预制梁4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建筑单元1的框架,两块所述预制楼板5分别设于所述框架的上、下表面,若干块所述预制墙体6分别设于所述框架的其余表面。优选地,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框架,两块所述预制楼板5分别设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顶面和底面,若干块所述预制墙体6分别设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前、后、左、右四个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框架还可为五棱柱、圆柱型等其它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请参见图1和图2,优选地,所述预制墙体5包括平行设置的钢骨架网51、剪力墙钢筋网52和外挂幕墙53,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插装在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楼板6之间,所述外挂幕墙53位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的外侧,所述钢骨架网51位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的内侧。

所述钢骨架网51包括若干根纵横交错分布的钢骨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楼板6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柱3固定连接。

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包括若干根纵横交错分布的钢筋,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筋插装在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楼板6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钢筋插装在相邻的两根所述预制柱3之间。

所述预制楼板6的边缘设有开口朝外的c型钢61,所述c型钢61的上翼设有开孔,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中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钢筋插入所述开孔中,所述柱体32上预留若干水平孔道,所述剪力墙钢筋网52中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钢筋插入所述水平孔道内;所述钢骨架网51中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钢骨架与所述c型钢61螺栓连接,所述钢骨架网51中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钢骨架与所述柱体32螺栓连接;所述外挂幕墙53与所述c型钢61螺栓连接,所述c型钢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制柱3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请参见图4,优选地,所述预制柱3包括柱体32及固定于所述柱体32顶部的第二连接件31,所述第二连接件31包括顶板311和侧板312,所述顶板311与所述预制梁4固定连接,所述侧板312与所述钢骨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模块化建筑中各结构之间均采用螺栓或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建筑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锚杆钻机将若干个所述锚杆组件2打到地层的目标深度,将锚杆组件2固定在目标深度,然后将预制柱3的底端与所述锚杆组件2的第一连接件21的顶端固定连接,再依次安装预制梁、预制楼板、预制墙体以完成所述建筑单元的施工,建筑的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在所述预制建筑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锚杆组件2进行固定,而不需要在现场浇注地基基础,从而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施工过程方便简单且更加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通过设计模块化建筑中各结构之间均采用螺栓或螺丝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将模块化建筑进行拆装搬运再重新使用,提高了建筑的利用率,更加满足国家对绿色建筑的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