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9632发布日期:2018-11-02 21:2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2月6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19610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上部回转体安装有升降装置的挖土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上部回转体的右前部形成阶梯的挖土机(参考专利文献1)。该阶梯从下依次包括工具箱罩的上表面、尿素水箱罩的上表面及燃料箱的上表面作为台阶部。并且,在上部回转体上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在使上部回转体升降时抓取的栏杆(以下,设为“防护栏杆”。)。

该结构中,工具箱罩的上表面的高度被限制而无法使工具箱扩大。这是因为若工具箱罩的上表面的高度高,则工作人员难以上下阶梯。因此,可考虑在上部回转体的右侧部而非在右前部安装梯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2016-135975号公报

然而,根据梯子的安装位置,有可能会损害向尿素水箱补充尿素水时的作业性。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必须避开梯子与补充用尿素水的容器的接触而向尿素水箱补充尿素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希望提供一种挖土机,其在上部回转体的侧面设置有升降装置,以不损害向尿素水箱补充尿素水时的作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具有: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可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尿素水箱,搭载于所述上部回转体;及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宽度方向的侧面、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上比所述尿素水箱更靠后侧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所述尿素水箱被能够开闭的罩体所覆盖,所述罩体绕向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罩体的宽度比所述升降装置的宽度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具有:动臂,经由动臂脚销安装于所述上部回转体,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所述上部回转体的上表面作为台阶部,所述上部回转体的上表面配置在位于所述动臂脚销的延长线上的、用于抽插所述动臂脚销的空间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所述升降装置是包括向纵向延伸的2个防护栏杆的梯子,2个所述防护栏杆中的一个的端部安装于燃料箱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2个所述防护栏杆中的至少一个与台阶部一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所述台阶部安装于回转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2个所述防护栏杆分别各自独立,且安装在搭载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不同的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安装有把手。

实用新型效果

通过上述机构,能够提供一种挖土机,其在上部回转体的侧面设置有升降装置,以不损害向尿素水箱补充尿素水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挖土机的左视图。

图2是挖土机的右视图。

图3是上部回转体的顶视图。

图4是表示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上部回转体的右前部的侧视图。

图6是从右斜前方观察的挖土机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右斜后方观察的挖土机的立体图。

图8是从右斜前方观察上部回转体的右前部的立体图。

图中:1-下部行走体,2-上部回转体,2a-回转框架,3-操纵室,4-动臂,5-斗杆,6-铲斗,7-引擎室,8-柴油引擎,9-排气管,10-废气处理装置,12-冷却扇,13-热交换器单元,14-液压泵,17-动臂支承架,17L-左侧支架,17R-右侧支架,19-燃料箱,19a-1、19a-2-上表面,19b-填料器,19c-台阶面,19d-燃料计,19S-作业空间,20-尿素水箱,21-空间,22-供液口,40-右前部罩,41-尿素水箱罩,42-工具箱罩,50-升降装置,51、52-防护栏杆,51a、51b、52a、52b-凸缘部,51c、51d-台阶部,60-引擎控制模块(ECM),61-涡轮增压器,63-空气净化器,64-进气管,65-中冷器,66-柴油颗粒过滤器,67-选择还原催化剂,68-尿素水喷射阀,69-尿素水供给管道,70-尿素水泵,71-过滤器,72、73-NOx传感器,74-尿素水余量传感器,75-废气控制器,76-挖土机控制器,77-监视器,80-配管,80a-第1部分,80b-第2部分,80c-第3部分,80d-第4部分,100-动臂脚销,102-止转件,104-突起,110-SCR系统,120-工作油罐,130-供脂装置,140-供油泵,CL、CR-窄道,CR1-前侧狭窄过道,CR2-后侧狭窄过道,GP-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挖掘机)的左视图,图2是挖土机的右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挖土机具有下部行走体1、上部回转体2、操纵室3、动臂4、斗杆5及铲斗6。图3是上部回转体2的顶视图,概略地表示上部回转体2的内部结构。

本说明书中,将从上部回转体2的中央观察时存在动臂4的方向设为前方(+X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后方(-X方向)。并且,将从动臂4观察时存在操纵室3的方向设为左方(-Y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右方(+Y方向)。+Z方向表示铅垂上方,-Z方向表示铅垂下方。

上部回转体2经由回转机构(未图示。)而能够回转地搭载于下部行走体1上。在上部回转体2的左前部设置有操纵室3。在上部回转体2的前部中央可转动地安装有动臂4的一端。斗杆5可转动地安装在动臂4的前端部。作为端接附件的铲斗6可转动地安装在斗杆5的前端部。动臂4、斗杆5及铲斗6构成挖掘附件。

如图3所示,在上部回转体2的后部,如以单点划线表示,形成有引擎室7。在引擎室7内设置有柴油引擎8。在柴油引擎8的左侧(-Y侧)配置有选择催化还原(SCR)系统110。SCR系统110包括废气处理装置10。在SCR系统110的下侧(-Z侧)配置有液压泵14。在柴油引擎8上设置有冷却扇12。在冷却扇12的右侧(+Y侧)设置有包括散热器的热交换器单元13。

在热交换器单元13的前侧(+X侧)配置有包括空气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63。空气净化器63经由进气管64而连接于柴油引擎8。被空气净化器63过滤的空气通过进气管64而被供给至柴油引擎8。

在柴油引擎8上连接有用于排放废气的排气管9。在排气管9的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10。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10是使用了作为液体还原剂的尿素水的尿素选择还原型的NOx处理装置。

操纵室3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的左前部。在操纵室3的后侧(-X侧)配置有储存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工作油的工作油罐120。在工作油罐120的后侧(-X侧)配置有废气处理装置10。

在引擎室7的前侧(+X侧)配置有储存轻油等燃料的燃料箱19。储存于燃料箱19的燃料经由燃料供给配管(未图示)而被供给至柴油引擎8。

在燃料箱19的前侧(+X侧)配置有储存废气处理装置10所使用的尿素水的尿素水箱20。储存于尿素水箱20的尿素水通过设置于尿素水供给管道69的中途的尿素水泵70而被供给至废气处理装置10。在尿素水箱20的前侧(+X侧)形成有容纳维修检查挖土机所需的工具等的空间21。

动臂4可转动地被在上部回转体2的回转框架2a的前侧中央部牢固地固定的动臂支承架17所支承。具体而言,动臂4以被夹在动臂支承架17的右侧支架17R及左侧支架17L之间的状态,而被贯穿右侧支架17R、动臂4、左侧支架17L的动臂脚销100支承。

在回转框架2a的左侧(-Y侧)安装有窄道CL。在回转框架2a的右侧(+Y侧)安装有窄道CR及升降装置50。

窄道CL、CR是工作人员能够通行的通道。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地安装在回转框架2a。窄道CL构成为沿着回转框架2a的前后方向的总长延伸的一部件。窄道CR包括配置于升降装置50的前侧(+X侧)的前侧狭窄过道CR1及配置于升降装置50的后侧(-X侧)的后侧狭窄过道CR2。

升降装置50是用于上下上部回转体2的装置,包括阶梯、梯子等。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50是可拆卸地安装在上部回转体2的梯子。

接着,参考图4,对废气处理装置10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废气处理装置10的结构例的图。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10对从柴油引擎8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柴油引擎8被引擎控制模块(ECM)60控制。

从柴油引擎8排出的废气通过涡轮增压器61流向排气管9。而且,废气从排气管9流入废气处理装置10。废气被废气处理装置10净化之后,被排出至大气中。

通过空气净化器63而被导入至进气管64内的空气通过涡轮增压器61及包含于热交换器单元13的中冷器65而被供给至柴油引擎8。

在排气管9中串联设置有捕集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柴油颗粒过滤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66和还原去除废气中的NOx的选择还原催化器67。除了柴油颗粒过滤器66之外,还可以设置有柴油氧化催化器(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选择还原催化器67通过接收尿素水的供给并连续地还原废气中的NOx而去除NOx。

在排气管9中的选择还原催化器67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向选择还原催化器67供给尿素水的尿素水喷射阀68。尿素水喷射阀68经由尿素水供给管道69而连接于尿素水箱20。

在尿素水供给管道69上设置有尿素水泵70。在尿素水箱20与尿素水泵7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71。储存于尿素水箱20内的尿素水通过尿素水泵70而被供给至尿素水喷射阀68。而且,从尿素水喷射阀68向排气管9中的选择还原催化器67的上游位置喷射尿素水。

从尿素水喷射阀68喷射的尿素水被供给至选择还原催化器67。尿素水在选择还原催化器67内被水解时生成氨。生成的氨在选择还原催化器67内对废气中包含的NOx进行还原。由此,从柴油引擎8排出的废气被净化。

NOx传感器72设置于尿素水喷射阀68的上游侧。NOx传感器73配置于选择还原催化器67的下游侧。NOx传感器72、73检测在各个设置位置废气中所包含的NOx的浓度。在尿素水箱20上安装有尿素水余量传感器74。尿素水余量传感器74检测尿素水箱20内的尿素水的余量。NOx传感器72、73、尿素水余量传感器74、尿素水喷射阀68及尿素水泵70被连接于废气控制器75。

废气控制器75根据由NOx传感器72、73检测出的NOx浓度,控制尿素水喷射阀68及尿素水泵70喷射适当量的尿素水。废气控制器75根据从尿素水余量传感器74输出的尿素水的余量,计算尿素水的余量相对于尿素水箱20的总容积的比例。废气控制器75通过通信机构与进行柴油引擎8的控制的ECM60连接。ECM60通过通信机构与挖土机控制器76连接。关于废气控制器75所具有的废气处理装置10的各种信息,挖土机控制器76也能共享。ECM60、废气控制器75及挖土机控制器76分别包括CPU、RAM、ROM、输入输出端口、存储装置等。在挖土机控制器76上连接有监视器77(显示装置)。在监视器77中显示警告、运行条件显示等信息和数据。

废气处理装置10具有防止尿素水罐20及尿素水供给管道69的冻结的防冻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冻机构利用通过配管80的柴油引擎8的引擎冷却水。具体而言,对柴油引擎8刚进行冷却的引擎冷却水维持着比较高的温度并通过配管80的第1部分80a而到达第2部分80b。第2部分80b是与尿素水罐20的外表面接触的配管80的一部分。引擎冷却水在流过第2部分80b时,向尿素水罐20及在其内部的尿素水供给热。之后,引擎冷却水在流过沿着尿素水供给管道69而设置的配管80的第3部分80c时,向尿素水供给管道69及在其内部的尿素水供给热。之后,排放热而成为比较低的温度的引擎冷却水通过配管80的第4部分80d而到达热交换器单元13(参考图3。)。如此,防冻机构利用引擎冷却水向尿素水罐20及尿素水供给管道69供给热,防止尿素水罐20及尿素水供给管道69的冻结。

接着,参考图5~图7,对燃料箱19、右前部罩40及升降装置50的配置进行说明。图5是上部回转体2的右前部的侧视图,用透视图来表示覆盖尿素水箱20的右前部罩40的内部。图6是从右斜前方观察的挖土机的立体图,图7是从右斜后方观察的挖土机的立体图。图5~图7中,省略挖掘附件的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中,工作人员在对动臂4进行维修检查时,需要拔出动臂脚销100并将动臂4从动臂支承架17拆卸。然而,在左侧支架17L的左侧(-Y侧)配置有操纵室3。因此,无法朝向左侧拔出动臂脚销100。因而,需要将动臂脚销100朝向右侧(+Y侧),即,朝向配置有燃料箱19及尿素水箱20的一侧拔出。因此,需要在动臂脚销100的右侧(+Y侧)的延长线上确保作业空间19S。

因此,本实施例中,如以图5的单点划线表示,右前部罩40被配置成位于比动臂脚销100更靠前侧(+X侧)。由此,工作人员将动臂脚销100从动臂支承架17拔出时,右前部罩40不会成为障碍。

右前部罩40是覆盖上部回转体2的右前部的罩体。右前部罩40用坚固的钢板形成以使即便有人乘坐也不会变形。右前部罩40覆盖尿素水箱20。在右前部罩40内,在尿素水箱20的前侧(+X侧)形成有空间21。在空间21例如容纳有桶罐、供脂装置130(例如润滑脂枪)、供油泵140等。

如图6所示,右前部罩40包括尿素水箱罩41及工具箱罩42。尿素水箱罩41及工具箱罩42均是能够开闭的盖子。优选构成为能够上锁。

尿素水箱罩41是向尿素水箱20补充尿素水时所打开的盖子,设置于与供液口22对置的位置。

工具箱罩42是在使用容纳于空间21的供脂装置130、供油泵140等时所打开的盖子。

如图5所示,燃料箱19构成为,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1成为低于动臂脚销100的位置。即,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1配置在位于动臂脚销100的右侧(+Y侧)的延长线上的、用于抽插动臂脚销100的作业空间19S的下方。由此,将动臂脚销100从动臂支承架17拔出时,燃料箱19不会成为障碍。

通过这种燃料箱19的结构,构成为尿素水箱罩41的上表面变得高于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1。即,能够将可开闭的尿素水箱罩41设置于尿素水箱20的正上方。这是因为,无需在尿素水箱罩41处形成用于抽插动臂脚销100的作业空间。

在动臂支承架17的右侧支架17R上设置有止转件102和突起104作为用于防止动臂脚销100的旋转的机构。止转件102是通过焊接结合于动臂脚销100的金属板。突起104是从右侧支架17R向右侧(+Y侧)突出的部件,固定于右侧支架17R。而且,止转件102利用紧固部件固定于突起104。

从动臂支承架17拆卸动臂脚销100时,工作人员对将止转件102固定于突起104的紧固部件进行拆卸。而且,将动臂脚销100朝向右侧(+Y侧)稍微拔出。这是为了使止转件102旋转时,不让止转件102与突起104干涉。之后,工作人员使动臂脚销100和止转件102一起旋转。这是为了将动臂脚销100进一步朝向右侧(+Y侧)拔出时,不让止转件102与燃料箱19干涉。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将动臂脚销100进一步向右侧(+Y侧)拔出,能够将动臂脚销100从动臂支承架17完全拆卸。

如此,燃料罐19的上表面19a-1位于低于动臂脚销100的位置。这是为了在将动臂脚销100从动臂支承架17拔出时,避免燃料罐19成为障碍。

本实施例中,燃料箱19在比动臂脚销100更靠后侧(-X侧)的位置,具有位于高于动臂脚销100的位置的上表面19a-2。即,具有2个阶梯的高度。但是,燃料箱19也可以具有位于低于动臂脚销100的位置的1个阶梯的上表面。

在燃料罐19上设置有用于注入燃料的填料器19b(注入口)。本实施例中,燃料罐19的上表面成为2段,因此填料器19b设置于较高的一个上表面19a-2。而且,在上表面19a-1和上表面19a-2之间的台阶面19c上设置有燃料计19d。通过将燃料计19d设置在该位置,工作人员在将燃料注入于燃料罐19时,能够目视确认燃料罐19被燃料填满。并且,如图5所示,填料器19b配置在与动臂脚销100不同的位置,因此在进行动臂脚销100的抽插作业时填料器19b不会成为障碍。

升降装置50是能够使上部回转体2升降的装置。升降装置50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上部回转体2的前后方向上比尿素水箱20更靠后方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50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右侧(+Y侧)的侧面、上部回转体2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比尿素水箱20更靠后侧(-X侧)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50是包括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的梯子。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例如由金属管构成。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是向纵向(Z轴方向)延伸的分别独立的部件。即,能够分别装卸。但是,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可以一体形成。

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分别安装在搭载于上部回转体2的不同的部件。具体而言,防护栏杆51的端部经由凸缘部51a而安装于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2。防护栏杆51的另一端部经由凸缘部51b而安装于燃料箱19的右侧面(+Y侧面)。防护栏杆52的端部经由凸缘部52a而安装于右前部罩40的上表面(+Z侧面)。防护栏杆52的另一端部经由凸缘部52b而安装于右前部罩40的右侧面(+Y侧面)。凸缘部51a、51b、52a、52b例如利用螺栓紧固于安装对象的部件。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法来安装。可以省略经由凸缘部51b、52b的安装。

如此,构成梯子的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形成为各自独立的部件,分别一对一地安装于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不同部件。因此,与包括一体形成的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的梯子同时安装于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多个部件的情况相比,难以受到由振动引起的不良影响。但是,作为升降装置50的梯子可以是包括一体形成的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的梯子同时安装于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多个部件的结构。例如,包括一体形成的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的梯子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可以安装于燃料箱19,至少一个的另一端部可以安装于右前部罩40。或者不论防护栏杆51和防护栏杆52一体形成还是形成为各自独立的部件,作为升降装置50的梯子可以仅安装于燃料箱19。

作为升降装置50的梯子包括一个或多个台阶部。台阶部是在工作人员握住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并使上部回转体2升降时放脚的部件。本实施例中,防护栏杆51一体包括台阶部51c及台阶部51d。因此,防护栏杆51可与台阶部51c及台阶部51d一起装卸。具体而言,构成为在侧面观察时防护栏杆51具有类似字母小写h的形状。而且,在金属管的下端接合有板状的台阶部51c,在金属管中向水平延伸的部分接合有板状的台阶部51d。本实施例中,台阶部51c、51d通过焊接而接合于金属管。

台阶部51c安装于回转框架2a。本实施例中,台阶部51c以与窄道CR成为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安装于回转框架2a而作为最下段的台阶部。台阶部51c例如利用螺栓紧固于回转框架2a。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法来安装。

如图3所示,上部回转体2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上的窄道CR的宽度比台阶部51c的宽度宽。因此,窄道CR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将两手从防护栏杆放开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在台阶部51c上安装有把手GP。把手GP是在工作人员使下部行走体1升降时握住的部件。本实施例中,把手GP是焊接于台阶部51c的两端部的2个环状部件。但是,把手GP可以是1个,若为容易握住的部件则也可以是棒状部件等其他形状的部件。

台阶部51d配置为从下起第2段的台阶部。本实施例中,台阶部51d配置为位于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1和台阶部51c的上表面的大致中间。该情况下,燃料箱19的上表面19a-1构成升降装置50的一部分,可作为从下起第3段的台阶部而发挥功能。

通过该结构,利用升降装置50使上部回转体2升降的工作人员能够确保升降时的安全性。具体而言,工作人员通过确保三点支承并使上部回转体2升降,能够确保升降时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构成为上部回转体2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的尿素水箱罩41的宽度W1变得小于升降装置50的宽度W2。这是通过将升降装置50设置成比尿素水箱罩41更靠后侧(-X侧)来实现的。这是因为为了将构成升降装置50的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这两者安装在尿素水箱罩41,而必须将尿素水箱罩41的宽度设为大于升降装置50的宽度。通过该结构,尿素水箱罩41的宽度W1被降低至与尿素水箱20的宽度相等的最小限度的宽度。即,可实现尿素水箱罩41的内部空间(尿素水箱20的上方的空间)的省空间化。因此,能够提高从操纵室3的辨识性。这是因为从操纵室3观察时右前部罩40变暗的区域变小。升降装置50不会影响其辨识性。

接着,参考图8,对工作人员向尿素水箱20补充尿素水的作业(以下,设为“补充作业”。)进行说明。图8是从右斜前方观察上部回转体2的右前部的立体图,表示补充作业的样子。具体而言,表示装有补充用的尿素水的容器BX被工作人员(未图示。)抬起且倾斜的状态。

最初,在地面的工作人员将容器BX抬起并载置于前侧狭窄过道CR1上。之后,工作人员利用升降装置50移动至前侧狭窄过道CR1上。具体而言,工作人员从握住防护栏杆51及防护栏杆52且将脚放在台阶部51c上的三点支承的状态横向移动至前侧狭窄过道CR1上。而且,移动至前侧狭窄过道CR1上之后,抬起放置于前侧狭窄过道CR1上的容器BX并载置于右前部罩40上。

之后,工作人员打开尿素水箱罩41。如以图8的双向箭头表示,尿素水箱罩41构成为能够开闭。工作人员通过绕以图8的虚线表示的轴41X而使尿素水箱罩41旋转,能够开闭尿素水箱罩41。轴41X向上部回转体2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通过该结构,工作人员能够从前侧狭窄过道CR1的上方,即,从上部回转体2的右侧(+Y侧)打开尿素水箱罩41。

若打开尿素水箱罩41则尿素水箱20的上部露出。工作人员拆卸安装于尿素水箱20的填料器的盖子,并将容器BX的喷嘴插入填料器的供液口22。在该状态下,如图8所示,工作人员通过将容器BX倾斜,能够从容器BX向尿素水箱20补充尿素水。如此,工作人员能够在前侧狭窄过道CR1上进行补充作业。升降装置50安装于比尿素水箱罩41更靠后侧(-X侧)的位置,因此不会成为补充作业的障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在上部回转体2的右侧面(+Y侧面),比尿素水箱20更靠后侧(-X侧)的位置设置有升降装置50。因此,在前侧狭窄过道CR1上,工作人员向尿素水箱20补充尿素水时升降装置50(例如防护栏杆52)与容器BX不会干涉。因而,不会损害向尿素水箱20补充尿素水时的作业性。

并且,在上部回转体2的右侧面(+Y侧面)安装有升降装置50。因此,无需将上部回转体2的右前面用作升降装置。因而,工具箱罩42的上表面的高度也并不限制于适合于作为升降装置的阶梯的台阶部的高度。其结果,根据需要可放大空间2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能够加以各种改良。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尿素水箱20配置成供液口22朝向前侧(+X侧)。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尿素水箱20例如可以配置成供液口22朝向右侧(+Y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