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611发布日期:2019-01-02 22:0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道路上有各种功用的井,比如:排水系统中的下水井、通讯系统中的光缆井、供电系统中的电缆井等,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井壁8、钢托10和井盖2,井壁可以是红砖为基层及水泥为表层或者直接浇筑成型,钢托安装在井壁上端并与地面9齐平,井盖放置在钢托上,井壁内可以设置各种管路,用于排水、铺设光缆或电缆等。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井壁较薄,而且道路上的车辆较多,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钢托被压塌的问题,即钢托低于地面且移位,这是由于井盖的重量完全作用与钢托上,而钢托又将重量转移到井壁及旁侧的地面上,在超过其负荷能力后出现的缺陷。目前,较常采用的应对方法是增加井壁的厚度以及钢托的面积,但无论哪种方法均会出现上述问题,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将上方的压力通过井盖、支撑结构等分散至井壁下方、旁侧大地且抗压效果好的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包括井壁、钢托和井盖,井壁设置在地面上且其上端设置与地面齐平的钢托,在钢托上设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托下方的井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承重结构,井盖底面制有压接在所述承重结构上的支撑结构。

而且,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内设钢筋的混凝土块,该混凝土块位于井壁内的端部设置一沿井壁径向延伸的内钢梁,该混凝土块位于井壁外的端部设置多个扩散延伸的外钢梁,所述内钢梁上压接所述支撑结构。

而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底板,支撑柱上端安装在井盖的底面,支撑柱的下端连接底板,底板底面压接在所述内钢梁上端面。

而且,钢托下方的井壁上径向设置4~6个混凝土块,每个混凝土块上的内钢梁上共同压接一环形的底板,该环形的底板上端面沿井壁径向设置4~6个支撑柱。

而且,每个混凝土块上端面设置多个位于井壁内的竖梁,该多个钢梁共同连接一钢托下方井壁内的钢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钢托下方的井壁内设置一钢圈,该钢圈底面设置多个位于井壁内的竖梁,每个竖梁下端部均分别连接一个嵌入井壁的混凝土块,所有混凝土块上的内钢梁共同承载井盖底面的支撑柱下端部的环形底板,所有混凝土块上的外钢梁扩散延伸至井壁旁侧土地内。支撑柱和底板将上方的压力分散到内钢梁上,压力通过混凝土块和外钢梁将压力分散到井壁下方和土地内,压力还通过竖梁和钢圈分散到井壁的上方,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井盖压力直接通过钢托传递到井壁上端而导致的极易出现倾斜、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图;

图3是图1中井盖、支撑柱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井壁8、钢托10和井盖2,井壁设置在地面上且其上端设置与地面9齐平的钢托,在钢托上设置井盖,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钢托下方的井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承重结构,井盖底面制有压接在所述承重结构上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井壁可以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也可以由红砖垒成,但由红砖垒成的话,需要在内壁上涂刷水泥层。

承重结构包括内设钢筋的混凝土块11,该混凝土块位于井壁内的端部设置一沿井壁径向延伸的内钢梁7,该混凝土块位于井壁外的端部设置多个扩散延伸的外钢梁1,内钢梁上压接所述支撑结构。外钢梁靠内的端部伸入混凝土块内部且与内钢梁在此处的端部焊接在一起,混凝土块的宽度要大于井壁的厚度,外钢梁可以设置3~5根,长度要大于混凝土块的宽度,呈放射状延伸设置。

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5和底板6,支撑柱上端安装在井盖的底面,支撑柱的下端连接底板,底板底面压接在所述内钢梁上端面。

上述结构中,多个混凝土块可以设置在沿井壁轴向方向的不同深度处,这样与其配合的支撑柱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每个支撑柱下端部的底板相互之间没有连接,而优选的方案是:

钢托下方的井壁上径向设置4~6个混凝土块,所有混凝土块位于同一个高度处,每个混凝土块上的内钢梁上共同压接一环形的底板,该环形的底板上端面沿井壁径向设置4~6个支撑柱,整体的环形的底板分散压力的效果更好,而支撑柱同样的长度也具有分散压力效果好的优点,而且环形的底板时井盖扣合后可以在任意角度。

为了进一步将压力扩散,每个混凝土块上端面设置多个位于井壁内的竖梁4,该多个钢梁共同连接一钢托下方井壁内的钢圈3。

本实用新型中,钢托下方的井壁内设置一钢圈,该钢圈底面设置多个位于井壁内的竖梁,每个竖梁下端部均分别连接一个嵌入井壁的混凝土块,所有混凝土块上的内钢梁共同承载井盖底面的支撑柱下端部的环形底板,所有混凝土块上的外钢梁扩散延伸至井壁旁侧土地内。支撑柱和底板将上方的压力分散到内钢梁上,压力通过混凝土块和外钢梁将压力分散到井壁下方和土地内,压力还通过竖梁和钢圈分散到井壁的上方,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井盖压力直接通过钢托传递到井壁上端而导致的极易出现倾斜、变形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