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741发布日期:2018-12-11 20:47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笼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笼的变形会对桩基的保护层厚度产生直接影响,而钢筋笼的重量比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钢筋笼内部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加强圈,以增大钢筋笼的整体刚度。加强圈内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撑结构,防止其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而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支撑材料一般采用螺纹钢筋,在现场吊装钢筋笼时,采用撬棍强行撬下或气割切除的方法将支撑结构拆除。采用撬棍撬除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有可能对钢筋笼的整体形状造成破坏;气割则要增加设备投入与原材料消耗。无论是撬除还是气割拆除的焊接支撑结构均为一次性投入,无法循环利用,浪费严重。为节约资源,提高工效,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可实现材料循环利用的钢筋笼支撑方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公告号为CN2059546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钢筋笼骨架支撑装置,其采用至少两根伸缩杆,伸缩杆两端偏心设卡槽基座与加强圈钢筋固定,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实现支撑结构的安装与拆除。本方法结构简单,杆长可调,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筋笼,安装拆除也比较方便。但是,本支撑结构端部锁槽设置欠妥,无法有效实现伸缩杆的锁紧固定,在钢筋笼受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难以有效防止其产生变形。另外,本支撑结构所述卡座凹槽偏心设置,支撑杆在轴向受力的同时还受到弯矩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支撑杆的支撑作用。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适用性强、循环利用率高、安装拆除方便、支撑效果有保证的钢筋笼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均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钢筋、支撑连接丝扣和螺杆;所述支撑钢筋首尾相接形成三角形框架;所述支撑连接丝扣固定安装于相邻支撑钢筋的连接处;所述螺杆螺纹安装于支撑连接丝扣,且螺杆外端安装有卡槽,内端指向三角形框架的中心。

所述支撑钢筋有3根,其均为等长的钢筋。

所述支撑连接丝扣有3个,其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支撑连接丝扣与相邻的支撑钢筋焊接。

所述螺杆内端固定安装有螺母,外端穿过支撑连接丝扣后安装有卡槽连接丝扣;所述卡槽连接丝扣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有定位槽。

本钢筋笼支撑装置,实现支撑结构大小可调以及支撑结构的重复利用,显著提高支撑结构安装与拆除工作效率,有效保证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支撑结构大小可调,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筋笼,适用性强;

2、安装拆除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明显,实用性强;

3、支撑结构可以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好;

4、支撑钢筋可以采用钢筋切割废料,原材料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钢筋1、螺杆2、支撑连接丝扣3、卡槽连接丝扣4、卡槽5、加强圈钢筋6、螺母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均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钢筋1、支撑连接丝扣3和螺杆2。

所述支撑钢筋1有3根,其均为等长的钢筋,3根支撑钢筋1首尾相接形成三角形框架。

所述支撑连接丝扣3固定安装于相邻支撑钢筋1的连接处,支撑连接丝扣3有3个,均呈中空的圆柱状。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连接丝扣3与相邻的支撑钢筋1焊接。将支撑钢筋1和支撑连接丝扣3焊接为一等边三角形支撑结构,支撑连接丝扣3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位置。三角形支撑结构可以采用钢筋切割废料施做,根据废料长度做成不同大小。

所述支撑连接丝扣3指向由支撑钢筋1组成的三角形框架的中心。

所述螺杆2内端固定安装有螺母7,中部设置有螺纹且与支撑连接丝扣3螺接,外端安装有卡槽连接丝扣4。所述螺杆2内端指向由支撑钢筋1组成的三角形框架的中心。通过旋转螺母7实现螺杆2的顶进长度。

所述卡槽连接丝扣4外端固定安装有卡槽5,所述卡槽5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宽度与加强圈钢筋6的宽度相适应。加强圈钢筋6能恰好嵌设于定位槽。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内壁设置有橡胶垫片,用于增加摩擦力。定位槽的开口略向外张开,便于钢筋快速卡入卡槽5。

使用本钢筋笼支撑装置时,先将卡槽5置于加强圈钢筋上,然后对准角度,通过电动螺栓拧紧器或套筒扳手旋转螺杆2端部的螺母7,调节螺杆2顶进长度,使螺杆2与卡槽连接丝扣4连接,依次连接其余两个卡槽连接丝扣4完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安装。最后拧紧螺母7,使卡槽5与钢筋紧密接触。

在吊装钢筋笼拆除三角支撑时,旋松螺母7即可实现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快速拆除。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