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锚头固定结构以及基坑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400发布日期:2019-01-15 2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锚头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预应力锚杆的外锚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护桩,其施工于土体中且有一定的嵌固深度;

悬臂,其安装于所述支护桩的上端,所述悬臂的至少一部分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

安装构件,其安装于所述悬臂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的部分上,所述安装构件具有两安装槽;和

两定位构件,每一所述定位构件具有一导向面,两所述定位构件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两所述安装槽,以使得两所述定位构件的导向面相对,且两所述导向面倾斜向所述支护桩的方向向上延伸,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锚索适于穿过两所述导向面之间的间隙,以将所述外锚头卡设于两所述定位构件的上端,所述预应力锚杆的拉力通过所述导向面作用于所述悬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护桩的上端,另一端水平向被支挡土体一侧延伸,所述悬臂的上端面具有一卡槽,所述安装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槽,所述悬臂的下端面适于水平放置于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水平段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所述水平段的上端面具有一卡槽,所述安装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槽,所述水平段的下端面适于水平放置于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具有安装孔,所述悬臂的竖直段包括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所述内层连接件与所述外层连接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段连接,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内层连接件适于插入所述支护桩顶部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外层连接件包覆于所述支护桩的外侧壁,所述内层连接件上涂有减摩涂料,从而通过所述竖直段将所述悬臂与所述支护桩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为圆柱形或方形或异形,所述竖直段为与所述支护桩顶部形状匹配的筒形,所述竖直段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所述竖直段的内壁涂有减摩涂料。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的下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槽,所述安装构件的上端形成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向所述支护桩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两所述安装槽相互平行地形成于所述安装面,两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分别形成卡台,所述定位构件从所述导向面的下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卡扣,所述定位构件从所述导向面的上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定位面,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台配合,将所述定位构件保持在所述安装槽内,两所述导向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允许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锚索通过,所述外锚头的尺寸大于两所述导向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外锚头卡设在两所述定位构件的定位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锚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采用槽钢,所述悬臂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的部分采用工字钢。

8.一种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护桩,各所述支护桩的底部依次施工于基底土层中;

多个悬臂,每一所述悬臂安装于一所述支护桩的上端,所述悬臂的至少一部分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

多个安装构件,各所述安装构件分别安装于各所述悬臂向被支挡土体一侧水平延伸的部分,每一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前后两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构件上的所述安装槽形成前后两排;

至少一对定位构件,每一所述定位构件具有一导向面,一对所述定位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前后两排所述安装槽,以使得一对所述定位构件的两所述导向面相对,且两所述导向面倾斜向所述支护桩的方向向上延伸;

至少一预应力锚杆,其包括外锚头、锚索以及锚固段,所述锚固段固定在土体内,所述外锚头卡设于两所述定位构件的上端,所述锚索穿过两所述导向面之间的间隙由所述外锚头延伸到所述锚固段,所述预应力锚杆的拉力通过所述导向面作用于所述悬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为钢性桩或预制桩或钻孔桩,所述悬臂固设于所述支护桩的上端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护桩的上端,所述安装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悬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嵌入部分的土体通过压力注浆形成地基加固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