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194发布日期:2019-01-29 17: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部分提水工程尤其是库区移民新址供水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流量小、扬程高、水位变幅较大但相对稳定等特点,从现有的各种泵型比选来看,深井泵的工作参数、工作原理非常适合。而且,深井泵泵站具有结构简单、造价相对较低、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 ,因此深井泵在此类提水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排架深井泵泵站的工作原理是:将立式深井泵置于死水位下,采用排架固定水泵及扬水管,水泵的吸水口外围设置有钢制水泵拦渣套筒,利用水泵拦渣套筒来模拟管井环境,使水泵稳定运行。

通过对部分已建成的排架深井泵泵站进行实测,发现泵站实测流量与设计流量偏差较大,实际流量仅有设计流量的75%~80%,偏差最大的仅达52%,这已大大超过了水泵性能的允许偏差,个别泵站可能偏离了高效区范围。

为了解排架深井泵泵站实际流量严重不足的原因,通过现场实地查勘,发现现有水泵拦渣套筒极易吸附水草、枯叶、布条、塑料袋等轻质杂物,从而造成水泵吸水口堵塞。传统的拦渣套筒采用钢管打孔制作,测量拦渣套筒正常工作时的过流孔流速为0.6 m/s ~1.0m/s。另一方面,由于深井泵扬水管较长,运行过程中容易摆动,对水泵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拦渣套筒过流孔流速偏大、易于吸附水草等轻质杂物的问题,从而提高排架深井泵泵站流量保证率,提供一种取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取水装置,其包括深井泵和扬水管,所述扬水管连接于所述深井泵的上端,所述扬水管的外围设置有水泵套筒,所述水泵套筒的下端设置有拦渣套筒,所述拦渣套筒位于所述深井泵的外围,所述拦渣套筒包括钢筋骨架和设置所述钢筋骨架内和/或外的不锈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取水装置通过水泵套筒将拦渣套筒可靠地设置在深井泵的外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拦渣套筒,本实用新型的取水装置在深井泵正常工作时,能够降低拦渣套筒的过流流速,增大过流面积、减少水草等杂物的吸附,从而使得深井泵的实际流量达到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拦渣套筒在深井泵工作时的过流流速为0.2 m/s ~0.3m/s。在这个流速区间,水草等轻质杂物不易于被水泵吸附,从而保证了拦渣套筒的有效过流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套筒的下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径大于所述水泵套筒的外径,所述拦渣套筒的上端具有圆盘状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径大于所述水泵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盘的外径,所述安装框架设置于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取水装置在安装时,仅需要将拦渣套筒挂置在水泵套筒的下端即可,安装十分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拦渣套筒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分体部件组成,各个分体部件通过卡扣或者绳部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套筒的上端与固定基础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套筒的上端设置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基础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法兰上方还设置覆盖所述上法兰的锥形井盖,所述扬水管从所述锥形井盖的中心穿出,所述锥形井盖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锥形井盖的盘状压板。水泵套筒的上法兰和下法兰均通过地脚螺栓与固定基础连接,能够稳固的固定住水泵套筒,确保水泵套筒不发生摆动,提高栏渣套筒和水泵在水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础为混凝土结构,所述上法兰与所述固定基础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板,所述下法兰与所述固定基础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能够加强固定基础的结构强度,提高取水装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取水装置,在深井泵正常工作时,能够大大地降低拦渣套筒的过流流速,增大过流面积、减少水草等杂物的吸附,从而使得深井泵的实际流量达到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拦渣套筒具有制作简单、安装快速、维护便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骨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栏渣套筒顶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栏渣套筒底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丝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泵套管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拦渣套筒、2-水泵套管、3-深井泵、4-扬水管、5-安装框架、6-钢筋骨架、7-不锈钢丝网、8-卡扣、9-圆盘、10-盘状压板、11-锥形井盖、12-地脚螺栓、13-上法兰、14-加强钢板、15-固定基础、16-下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6,一种取水装置,其包括深井泵3和扬水管4,所述扬水管4连接于所述深井泵3的上端,所述扬水管4的外围设置有水泵套筒2,所述水泵套筒2的下端设置有拦渣套筒1,所述拦渣套筒1位于所述深井泵3的外围,所述拦渣套筒1包括钢筋骨架6和设置所述钢筋骨架6内和/或外的不锈钢丝网7。拦渣套筒1在深井泵工作时的过流流速为0.2 m/s ~0.3m/s。在这个流速区间,水草等轻质杂物不易于被水泵吸附,从而保证了拦渣套筒的有效过流面积。拦渣套筒1底部可不包不锈钢丝网7,便于进入拦渣套筒1内的杂物自底部沉入水中。

所述水泵套筒1的下端设置有圆盘9,所述圆盘9的外径大于所述水泵套筒2的外径,所述拦渣套筒1的上端具有圆盘状的安装框架5,所述安装框架5的内径大于所述水泵套筒2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盘9的外径,所述安装框架5设置于所述圆盘9的上表面。拦渣套筒在安装时,仅需要将拦渣套筒1挂置在水泵套筒2的下端即可,安装十分简便。优选地,所述拦渣套筒1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分体部件组成(参见图3-4),各个分体部件通过卡扣8或者绳部件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拦渣套筒1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分体部件组成,可方便施工及检修。

所述水泵套筒2的上端与固定基础15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套筒2的上端设置有上法兰13和下法兰16,所述上法兰13和下法兰16分别通过地脚螺栓12固定在所述固定基础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基础1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上法兰13与所述固定基础15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板14,所述下法兰16与所述固定基础15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板14,所述上法兰13上方还设置覆盖所述上法兰13的锥形井盖11,所述扬水管4从所述锥形井盖11的中心穿出,所述锥形井盖11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锥形井盖11的盘状压板10。水泵套筒2的上法兰13和下法兰16均通过地脚螺栓12与固定基础15连接,能够稳固的固定住水泵套筒,确保水泵套筒不发生摆动,提高栏渣套筒和深井泵在水下的稳定性,锥形井盖11能够为上法兰13以及地脚螺栓12遮挡风雨,对水泵套筒2其保护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上文中如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