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0968发布日期:2019-02-01 20: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用水排水的管道按照安装方向的不同分为横管和立管,其中立管通常是指垂直(或者与垂线的夹角小于45度)安装的管道。立管是用于实现不同水平面上的排水用管道,例如两相邻楼层间的排水管。

由于立管受制于不同水平面的建筑物,所以立管在安装完成后很难改动,如果立管发生渗漏水就很难处理,并且渗漏水会沿着立管的管壁向下流淌,最终造成下层地面水浸。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该收集器的中间形成有与立管配合的套管,沿所述的套管外壁形成有一喇叭口造型的环形挡板;该收集器由左单元件和右单元件相互扣合构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单元件包括:左半圆套管和沿左半圆套管外壁形成的左半环形挡板,其中于左半环形挡板的末端形成有一卡板;所述的右单元件包括:右半圆套管和沿右半圆套管外壁形成的右半环形挡板,其中于右半环形挡板的末端形成有一上述卡板对应的卡槽;左、右单元件通过卡板与卡槽的配合相互扣合,令左、右半圆套管组合形成所述的套管,左、右半环形挡板组合形成所述的环形挡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形挡板内表面为一内凹圆弧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套管上还设置有一滤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集建筑物楼中立管渗漏水的收集器,为了便于安装,该收集器由左右两个单元件构成,左、右单元件通过卡扣配合相互固定,令收集器与立管配合。同时,通过环形挡板来将立管上渗漏的水收集起来,防止渗漏水继续向下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立管渗漏水收集器,该收集器1的中间形成有与立管配合的套管11,沿所述的套管11外壁形成有一喇叭口造型的环形挡板12;该收集器1由左单元件2和右单元件3相互扣合构成。

所述的左单元件2包括:左半圆套管21和沿左半圆套管21外壁形成的左半环形挡板22,其中于左半环形挡板22的末端形成有一卡板23;所述的右单元件3包括:右半圆套管31和沿右半圆套管31外壁形成的右半环形挡板32,其中于右半环形挡板32的末端形成有一上述卡板23对应的卡槽33;左、右单元件2、3通过卡板23与卡槽33的配合相互扣合,令左、右半圆套管21、31组合形成所述的套管11,左、右半环形挡板22、32组合形成所述的环形挡板12。

所述的环形挡板12内表面为一内凹圆弧面,这样有利于水的流动汇集。

所述的套管11上还设置有一滤网4。滤网4用于过滤积水用,其可直接采用纱网环绕形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找到发生渗漏的立管,然后在渗漏源的下方适当定位位置安装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在立管上开始通孔,然后在开设通孔的位置包裹反渗透薄膜,接着将左、右单元件2、3通过卡扣配合相互固定,令收集器的套管11正好抱合在立管的外面。然后,通过胶水将本实用新型与立管固定。最后,将立管开设通孔的表面设置滤网4即可,让环形挡板12的围设区域与立管连通,这样便于环形挡板12汇集的渗漏水经过滤网4过滤后,通过反渗透膜流入立管中排走,杂质则通过环形挡板12收集,定期清理即可。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