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9667发布日期:2019-12-27 15:15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水上交通更加顺畅,船舶更加便捷地通行,提高通航能力、改善航运条件,兼顾改善水质及周边环境、河岸洲滩的合理利用,航道工程一直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的工业化得到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劳动生成率,提高工程质量,结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成为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航道工程在满足航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生态航道的要求,同时与生态绿化相结合建设和谐生态航道,让航道成为风景线。

航道工程一直处于工业化较落后的水平。现有的航道护岸结构中,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施工多采用现浇体系,常用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土墙、桩板式结构等,这类结构型式在建设过程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无法兼顾生态性等因素。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现有航道工程采用的重力式挡墙结构型式,包括挡墙墙身10、底板20、垫层30、压顶40。施工需要先开挖,浇筑垫层30找平,接着浇筑底板20,再浇筑挡墙墙身10,最后再浇筑压顶40。施工工序繁琐,人工需求大,现浇混凝土达到强度耗时长,且每一道工序的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航道工程中,另一类护岸结构型式为桩板式结构,参见图2,包括钢筋混凝土导梁50、钢筋混凝土方桩80、挡土板70。虽然桩板式护岸工业化程度较高,钢筋混凝土方桩80、挡土板70均可工厂化预制,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防撞能力差,打桩及插板需要专门机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且生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航道工程,工业化程度低,施工工序多,人工需求大,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生态性差等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化较高,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且兼顾生态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装配式生态护岸,所述装配式生态护岸由设置于航道底标高以下且位于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土层之上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以及若干连续布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构成,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内构成有一容置槽,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的容置槽内设置若干鱼巢,鱼巢两侧及后部填充配重物料,鱼巢上部设置反滤层,反滤层上部回填种植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箱体、鱼巢均为工厂预制,通过工厂预制批量生产,达到构配件标准化,质量得以保证;(2)通过构配件现场装配,达到施工工序少,人工需求小,施工周期短,从而提高工业化水平;(3)可通过钢筋混凝土箱体的迎水面预留孔洞及箱体内设置的鱼巢创造鱼虾等水生生物生长栖息空间,加上钢筋混凝土箱体顶部种植绿化,满足生态绿化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化、生态化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航道工程护岸整治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桩板式护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装配式生态护岸110,所述装配式生态护岸110由设置于航道底标高以下且位于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土层之上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以及若干连续布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构成,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内构成有一容置槽,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的容置槽内设置若干鱼巢140,鱼巢140两侧及后部填充配重物料150至与上层鱼巢顶齐平,鱼巢上部设置反滤层170,反滤层170上部回填种植土。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前趾102长50cm,高于底板表面5~10cm。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预留钢筋101。

进一步的,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容置槽底部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之间浇筑混凝土160,钢筋101高出混凝土160表面5cm,用于鱼巢140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高350cm,宽200cm,长200cm,壁厚18cm。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箱体120迎水面预留孔洞122,孔洞122与鱼巢140开口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物料为再生碎石。

进一步的,所述反滤层自上而下为一层土工布和30cm厚碎石。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根据前趾102定位布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上。

进一步的,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迎土面板预留1个排水通道121。

进一步的,每一鱼巢140通过凹凸槽141连接,钢筋101插入下部鱼巢的凹凸槽中,用于鱼巢定位。所述鱼巢长100cm,宽60cm,高100cm,壁厚15cm。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见图3,图中给出的是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的尺寸、型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尺寸、型式,其应根据航道边坡的设计要求而定。

装配式生态护岸110由设置于设计航道底标高以下且位于承载力较好土层之上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以及若干沿岸线紧密布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构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上预留钢筋101,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前趾102表面凸出10cm;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内构成有一容置槽。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迎土面板预留1个排水通道121;迎水面板预留1个或多个孔洞122。

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120根据前趾102定位紧密布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上。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容置槽底部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100之间浇筑30cm厚混凝土160,钢筋101高出混凝土160表面5cm,用于鱼巢140定位。每一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内放置若干鱼巢140,每一鱼巢140通过凹凸槽141连接,钢筋101插入下部鱼巢140凹凸槽141中,用于鱼巢140定位。钢筋混凝土箱体120的迎水面板上预留1个或多个孔洞122,孔洞122与鱼巢140开口对齐,便于水中鱼虾等水生生物通过孔洞122进入鱼巢140内栖息。

鱼巢140两侧及后部填充配重物料150,配重物料150采用再生碎石,符合环保要求。鱼巢140及配重物料150上部设置反滤层170,反滤层170由一层土工布加30cm厚碎石构成。反滤层170上部填充种植土180至钢筋混凝土箱体120顶部,种植土需回填压实。种植土180上种植绿化190。排水通道121用于降低墙后水位,有利于装配式生态护岸110稳定。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航道工程的护岸整治中,由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尺寸钢筋混凝土底板100,开挖航道边坡找平,若找平难度大,可铺设垫层找平后安装钢筋混凝土底板100。本实用新型施工过程多为吊装、安装,仅箱体底部封层需要现浇,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且预制构配件标准化,质量得以保证,解决护岸建设的工业化。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尺寸钢筋混凝土箱体120,常水位以下范围设置孔洞122、鱼巢140,给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避难、休憩、繁殖、生长的空间,减小它们受到船舶通航影响,解决生态问题。钢筋混凝土箱体120顶部种植绿化,不同于丑陋的混凝土压顶,解决景观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