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95120发布日期:2020-07-24 16:4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地下通道、地下商场等地下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开挖规模越来越大,基坑降水、抗突涌逐渐成为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当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市政排水管网承载能力有限,地下水资源匮乏时,采用立体封闭止水帷幕基坑内降水方案成为深基坑工程降水开挖方案的首选。

方案以地下连续墙为围护结构,同时兼做基坑侧向止水的基坑工程,其中水下封底混凝土方案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保证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的连接效果,进而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完全依靠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抵抗水浮力,这种方法存在主要的问题:1)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存在缝隙,会发生渗漏水,从而增加基坑坑内降水量;2)鉴于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很难保证,只考虑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抗浮、抗承压水作用,水下封底混凝土的厚度会比较大,甚至需要额外设置抗拔构件,工程费用大幅提高;二是设置企口槽,在槽内预埋填充物,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前,由潜水员水下作业清理槽内填充物。但是,水下作业清理槽内填充物,实施难度较大,清理效果不理想,作业环境恶劣、人工成本高;同时,企口槽的横向尺寸不能设置太大,否则会影响地下连续墙的受力能力,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的连接效果完全依赖于混凝土进入企口槽的多少和浇筑质量。水下浇筑的混凝土其质量较难保证。在基坑内部逐渐降水后,后期有可能会出现渗漏水、抗浮不满足工程要求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5672250b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包括企口槽、封浆网片和牵引绳,企口槽包括侧板和两个翼板,企口槽与连续墙钢筋笼主筋固定连接,侧板上设置有穿引孔,企口槽的两个翼板连接封浆网片,封浆网片和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穿引孔伸出地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提出一种cn104878742a水下封底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的抗剪连接结构,它包括封底混凝土和地下连续墙,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上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部位内凹形成企口空间,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企口空间密封配合形成企口状的抗剪接头。

上述两件专利均是提出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的可靠连接方式,但并未解决地下连续墙和水下混凝土之间的渗漏水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稳定性差和渗漏水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还包括:

抗剪槽,至少一个,预埋在地下连续墙内,与封底混凝土连通,用于使封底混凝土形成与抗剪槽匹配的抗剪头;

注浆管,注浆管一端延伸至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抗剪槽,并延伸至抗剪槽内;

抗剪槽包括腹板和连接在腹板两端的翼板;

注浆管伸入抗剪槽一端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注浆孔。

本发明通过在地下连续墙上设置抗剪槽,在封底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封底混凝土流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使得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抗剪槽的槽口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混凝土落入抗剪槽内的滚动机构;一方面,在浇筑地下连续墙时,混凝土落入到滚动机构上时,滚动机构转动,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另一方面,基坑内壁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平整的凹凸面,在下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一端与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轴杆,轴杆表面布置有钢丝刷,钢丝刷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齐平。钢丝刷的端切面是指钢丝刷远离抗剪槽一端所在竖直方向上的切面;钢丝刷随轴杆同步相对于支架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为y形结构,增加滚动机构与抗剪槽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浆管为l形,注浆管的弯折处为弧形,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时,弧形的弯折处可减小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的阻力,使浆液更加顺畅的在注浆管内流动,避免堵塞注浆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浆管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内,且与钢丝刷的端切面齐平,注浆管伸入抗剪槽的端部为锥形。注浆管不能超过钢丝刷的端切面,如果超过,则在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下放的过程中会直接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产生干涉;注浆管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注浆管的长度,使注浆管内的浆液能顺利流入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界面,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

进一步的是,所述抗剪槽内还布置有连接在两个翼板之间的加强筋,对抗剪槽起到进一步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腹板和翼板均与地下连续墙的主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注浆管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提高抗剪槽和注浆管连接的稳定性。

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配件,包括以下配件:

s1-1制作抗剪槽,将抗剪槽的腹板和翼板固定连接,并在腹板上开设通孔;

s1-2制作注浆管,采用直径为42mm~50mm的无缝钢管,并将无缝钢管弯折成l形,保证弯折处为弧形,在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一端的侧面设置直径为6mm~8mm的注浆孔,相邻注浆孔之间间距50mm~100mm,将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一端设置为锥形。

s1-3制作滚动机构,制作y形支架,并在支架的端部安装可转动的轴杆,在轴杆表面设置钢丝刷;

s2焊接配件,包括以下工序:

s2-1焊接滚动机构,将y形支架焊接在抗剪槽的翼板上;

s2-2焊接抗剪槽,将抗剪槽的腹板和翼板焊接在地下连续墙的主筋上,并保证钢丝刷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齐平,在抗剪槽内焊接加强筋;

s2-3焊接注浆管,将注浆管锥形的一端通过腹板的通孔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内,并保证注浆管端部与钢丝刷的端切面齐平,另一端竖直的延伸至连续墙钢筋地笼的顶部,将注浆管与连续墙的钢筋焊接牢固,注浆管和通孔密封焊接;

s3下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s4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

s5开挖基坑至封底混凝土底面标高处,然后浇筑封底混凝土;

s6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

通过上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抗剪槽预埋填充物,后期也无需潜水员水下作业清理抗剪槽,只通过抗剪槽上的滚动机构以保证连续墙的混凝土不会进入抗剪槽内,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的有效连接;同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保证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浆液再流至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s6是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浆液为水泥浆。如果注入浆液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封底混凝土的稀释,进而影响封底混凝土的刚性,如果注入浆液时间过迟,也就是在封底混凝土初凝之后,混凝土已成型,此时注入浆液会使得浆液与封底混凝土不相生,也就是连接效果不好,稳定性差,影响止水帷幕的防漏效果。因此,注入浆液的时间也严重影响止水帷幕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2、本发明的滚动机构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同时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提高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

3、本发明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提高浆液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的稳定性,使之形成稳定的止水帷幕,也就是提高了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抗剪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封底混凝土;2、地下连续墙;3、注浆管;4、滚动机构;5、加强筋;6、连接筋;

21、抗剪槽;22、孔壁;23、主筋;31、注浆孔;41、支架;42、轴杆;43、钢丝刷;

211、腹板;212、翼板;

21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2和封底混凝土1,还包括:

抗剪槽21,至少一个,预埋在地下连续墙2内,与封底混凝土1连通,用于使封底混凝土1形成与抗剪槽21匹配的抗剪头;

注浆管3,注浆管3一端延伸至地下连续墙2的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抗剪槽21,并延伸至抗剪槽21内;

抗剪槽21包括腹板211和连接在腹板211两端的翼板212;

注浆管3伸入抗剪槽21一端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注浆孔31。

如图5所示,为增加滚动机构与抗剪槽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支架41为y形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注浆管3为l形,注浆管3的弯折处为弧形,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时,弧形的弯折处可减小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的阻力,使浆液更加顺畅的在注浆管内流动,避免堵塞注浆管。

如图1所示,所述注浆管3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21内,且与钢丝刷43的端切面齐平,注浆管3伸入抗剪槽21的端部为锥形。注浆管不能超过钢丝刷的端切面,如果超过,则在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下放的过程中会直接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产生干涉;注浆管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注浆管的长度,使注浆管内的浆液能顺利流入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界面,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钢丝刷的端切面就是钢丝刷远离抗剪槽一端在竖向上的切面。

如图4所示,所述抗剪槽21内还布置有连接在两个翼板212之间的加强筋5,对抗剪槽起到进一步的加强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腹板211和翼板212均与地下连续墙的主筋2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注浆管3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提高抗剪槽和注浆管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相邻抗剪槽之间通过连接筋6相连。

本发明的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抗剪槽作为界面的防渗止水构造,降低了界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厚度和基坑开挖深度;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剪槽21的槽口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混凝土落入抗剪槽21内的滚动机构4。所述滚动机构4包括支架41,支架41一端与翼板21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的轴杆42,轴杆42表面布置有钢丝刷43,钢丝刷43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22齐平。

一方面,在浇筑地下连续墙时,滚动机构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另一方面,基坑内壁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平整的凹凸面,在下放地下连续的钢筋地笼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

实施例三:

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以施工实施例二的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配件,包括以下配件:

s1-1制作抗剪槽21,将抗剪槽的腹板211和翼板212固定连接,并在腹板211上开设通孔2111;

s1-2制作注浆管,采用直径为42mm~50mm的无缝钢管,并将无缝钢管弯折成l形,保证弯折处为弧形,在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21一端的侧面设置直径为6mm~8mm的注浆孔31,相邻注浆孔之间间距50mm~100mm,将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一端设置为锥形。

s1-3制作滚动机构4,制作y形支架41,并在支架41的端部安装可转动的轴杆42,在轴杆42表面设置钢丝刷43;

s2焊接配件,包括以下工序:

s2-1焊接滚动机构4,将y形支架41焊接在抗剪槽的翼板212上;

s2-2焊接抗剪槽21,将抗剪槽的腹板211和翼板212焊接在地下连续墙的主筋23上,并保证钢丝刷43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22齐平,在抗剪槽21内焊接加强筋5;

s2-3焊接注浆管3,将注浆管锥形的一端通过腹板的通孔2111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21内,并保证注浆管3端部与钢丝刷43的端切面齐平,另一端竖直的延伸至连续墙钢筋地笼的顶部,将注浆管3与连续墙的钢筋焊接牢固,注浆管3和通孔2111密封焊接;

s3下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s4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2;

s5开挖基坑至封底混凝土底面标高处,然后浇筑封底混凝土;

s6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3向抗剪槽21内注入浆液。

通过上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抗剪槽预埋填充物,后期也无需潜水员水下作业清理抗剪槽,只通过抗剪槽上的滚动机构以保证连续墙的混凝土不会进入抗剪槽内,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的有效连接;同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保证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浆液再流至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此外,本发明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提高浆液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的稳定性,使之形成稳定的止水帷幕,也就是提高了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