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7788发布日期:2021-01-15 1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确定第一钢板桩(1)、第二钢板桩(2)和第三钢板桩(3)的平面位置,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2)钢板桩导向插设:在插设钢板桩(4)的插设位置的两侧分别向地基土体(5)内插设一排导向钢板桩(6),并在两排导向钢板桩(6)的顶端分别设置一块定位夹板(7),通过夹板螺栓(8)调整定位夹板(7)的平面位置,采用钢板桩插设装置依次进行第一钢板桩(1)、第二钢板桩(2)和第三钢板桩(3)的打设施工,将横向拉结筋(9)依次穿过第一钢板桩(1)、第二钢板桩(2)和第三钢板桩(3)的横向锚垫板(10),并对横向拉结筋(9)施加横向紧固拉力;在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2)背离粘土填筑层(12)侧分别设置对拉锚梁(13),并在相对的对拉锚梁(13)之间设置对拉锚筋(14);在第三钢板桩(3)面向水体侧设置拉筋撑板(15),通过抗拔锚筋(16)将锚筋连板(17)与地基土体(5)连接牢固,并通过压浆在抗拔锚筋(16)的外侧设置抗拔注浆体(19),在拉筋撑板(15)与锚筋连板(17)之间设置控位拉筋(20);

3)防渗土工膜及抛石反压体铺设:在第三钢板桩(3)背离水体侧设置防渗土工膜(21),在第三钢板桩(3)与地基土体(5)相接处设置抛石反压体(23;

4)原位固化层施工: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或水泥净浆对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2)之间的地基土体(5)进行固化,形成原位固化层(24);

5)粘土填筑层施工:在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2)之间设置顶部撑梁(25),并在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2)之间设置顶部撑梁(25),在第一钢板桩(1)面向水体侧设置平衡撑板(28),在第二钢板桩(2)与地基土体(5)相接处设置压重体连板(29),并在压重体连板(29)上设置平衡压重体(30);在原位固化层(24)的上表面填筑粘土填筑层(12),先调整滑移撑柱(32)的平面位置,滑移撑柱(32)滑移连接于顶部撑梁(25),再通过滑移撑柱(32)底部的压力控制体(33)对置于粘土填筑层(12)上的密实压板(34)施加顶压力,使粘土填筑层(12)的压实度达到设定要求;待粘土填筑层(12)填筑至设定标高后,在粘土填筑层(12)的顶面靠近第一钢板桩(1)侧挖设堰顶排水沟(35),并使堰顶排水沟(35)与外部抽水设备连通;

6)绿化土层施工:先在粘土填筑层(12)的顶面铺设反滤隔水层(36),再铺筑绿化种植土(37),并在绿化种植土(37)的顶面设置预制压板(38);

7)防浪压板及拦油绳索布设:在第一钢板桩(1)和第三钢板桩(3)的顶端沿围堰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桩顶冠梁(39),套管连梁(41)连接于桩顶冠梁(39),在套管连梁(41)的下表面设置连接套管(42)和拦油绳吊绳(43),并使连接套管(42)底端的防浪压板(44)、拦油绳吊绳(43)底端的拦油绳索(45)自由下落至围堰外侧水体的上表面;

8)加高挡板布设:当遇到围堰外部水位骤然升高时,将加高挡板(46)的底端插入桩顶冠梁(39)的冠梁连接槽(47)内,并将挡板连杆(48)与连杆定位板(49)连接牢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夹板螺栓(8)一端与定位夹板(7)通过螺杆端铰(50)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钢板桩(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抗拔锚筋(16)的侧壁上设置浆液溢出孔(51),拉筋撑板(15)和锚筋连板(17)通过拉筋连接栓(18)与控位拉筋(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个钢板桩的边侧设有横向锚垫板(10),横向锚垫板(10)上形成拉结筋穿设孔(11),将横向拉结筋(9)依次穿过第一钢板桩(1)、第二钢板桩(2)和第三钢板桩(3)的横向锚垫板(10)上的拉结筋穿设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顶部撑梁(25)的两端设置与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2)连接的撑梁连接体(26),通过连接体紧固栓(27)将撑梁连接体(26)与第一钢板桩(1)、第二钢板桩(2)连接牢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顶部撑梁(25)上设置撑梁滑槽(52),滑移撑柱(32)顶端的撑柱滑板(53)与撑梁滑槽(52)连接,底端与撑柱底板(54)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压重体连板(29)设于背离原位固化层(24)侧,压力控制体(33)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密实压板(34)和撑柱底板(54)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通过冠梁连接栓(40)将桩顶冠梁(39)与相接的第一钢板桩(1)和第三钢板桩(3)连接牢固,套管连梁(41)沿桩顶冠梁(39)纵向均匀间隔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连接套管(42)包括直径连续变化的伸缩管段(55)和固定管段(56),伸缩管段(55)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顶挡板(57)和限位底挡板(31)。

10.一种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上权利要求1到9任一所述的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施工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及施工方法,在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之间设置了原位固化层、粘土填筑层和绿化种植土;在第三钢板桩面向水体侧设置了控位拉筋和抛石反压体,并可通过抗拔锚筋和抗拔注浆体提升控位拉筋的稳定性;在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的顶端设置了顶部撑梁,并设置了可沿顶部撑梁纵向移动的滑移撑柱,采用压力控制体对粘土填筑层施加密实压力;在第一钢板桩和第三钢板桩的顶端设置了桩顶冠梁,并在连接套管底端设置了防浪压板,在拦油绳吊绳的底端设置了拦油绳索;在桩顶冠梁的上部设置了加高挡板。本发明可改善围堰的的受力性能和绿化效果、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保护施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胡先宽;李凡刚;严焰兵;王伟;包春伟;管海洋;冯晓见;胡浩;程林峰;张奎;李顶;谢圣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