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1379发布日期:2020-11-27 10:2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地下连续墙成槽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成槽时,抓斗在一序槽段开挖时向槽段两端向外延伸超挖20~40cm,以便带有工字钢接头的钢筋笼顺利安放;在灌注墙体混凝土前,采取向两侧超挖处回填砂袋,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发生绕渗。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灌注时难以避免混凝土绕渗进入相邻的槽段内,并附粘在工字钢接头段。为确保二序槽段的顺利施工,一般的做法是在灌注墙体混凝土24小时左右,在二序槽段采用顺着工字钢冲击或回转法,最大限度的清除粘附在工字钢上的残留混凝土块。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刷壁方法多采用冲击型刷壁法,即在冲击方形钻头或方形重锤的侧面自制钢丝刷,冲击刷除工字钢槽内附着的混凝土。刷壁方法多采用吊车、钢丝绳吊放刷壁器上下、反复冲刷。

但是,当上述方法中的钢丝刷遇到不规则分布的混凝土块时,悬吊的刷壁器容易发生顺层滑动,存在刷壁效果差、垂直度控制难,严重影响钢筋笼正常安放;同时,使用吊车需占用工位,更换施工机械,工序转换繁琐,且吊车对场地要求高;另外,刷壁耗时长、效率低,造成总体施工综合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刷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包括:

抓斗,所述抓斗包括两可启闭的鄂板;

附着板,所述附着板设于一所述鄂板的外侧壁;所述附着板远离所述鄂板的表面设有刷体。

可选的,所述刷体为多个间隔布置的钢丝绳刷。

可选的,多个所述钢丝绳刷呈阵列排布布置。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刷包括多根钢丝绳,且多根所述钢丝绳沿背离所述附着板表面的方向呈扩散状布置。

可选的,所述附着板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孔,所述钢丝绳刷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可选的,每一所述钢丝绳刷的两端穿设于两相邻的所述固定孔,且所述钢丝绳刷的两端部沿背离所述附着板表面的方向延伸布置。

可选的,还包括成槽机,所述抓斗设于所述成槽机的底部,所述附着板的上侧设有第一吊环,所述成槽机的侧壁设有第二吊环,所述第一吊环和所述第二吊环之间连接有拉绳。

可选的,每一所述鄂板的底部具有多个斗齿,所述附着板的下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朝向所述鄂板的方向布置,且所述斗齿套设于所述卡扣内。

可选的,所述斗齿呈朝下布置的尖角状。

可选的,所述附着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所述附着板设于一所述鄂板的外侧壁,两所述附着板相对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通过在抓斗的鄂板的外侧壁设附着板,并在该附着板上设刷体,在进行刷壁时,附着板的刷体对接工字钢接头的内侧,通过抓斗机控制抓斗的上下运动,进而带动附着板反复对工字钢接头进行冲刷,以实现工字钢接头的刷壁,相比于冲击型刷壁法,本实施例直接运用成槽时的抓斗,无需占用工位,且不需更换施工机械,直接通过抓斗机实现控制,垂直度容易控制,刷壁效果好、效率高,且施工的综合成本较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刷壁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主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刷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附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的钢丝绳刷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刷壁效果好。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地下连续墙抓斗附挂式工字钢接头刷壁器,包括:

抓斗11,抓斗11包括两可启闭的鄂板111;

附着板121,附着板121设于一鄂板111的外侧壁;附着板121远离鄂板111的表面设有刷体。

两鄂板111是可转动的设于成槽机13的底部的,并通过连杆驱动两鄂板111转动,以实现两鄂板111的启闭的,鄂板111的内侧为一腔体,当两鄂板111闭合时,即可将土体挖起,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时,即通过该抓斗11开挖成槽,一序槽内的工字钢接头即位于二序槽的一侧边,且工字钢接头内即黏附有混凝土块。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对工字钢进行刷壁时,附着板121是竖向布置的,以便于对接工字钢接头,进行刷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抓斗11的鄂板111的外侧壁设附着板121,并在该附着板121上设刷体,在进行刷壁时,附着板121的刷体对接工字钢接头的内侧,通过抓斗11机控制抓斗11的上下运动,进而带动附着板121反复对工字钢接头进行冲刷,以实现工字钢接头的刷壁,相比于冲击型刷壁法,本实施例直接运用成槽时的抓斗11,无需占用工位,且不需更换施工机械,且直接通过抓斗11机实现控制,垂直度容易控制,刷壁效果好、效率高,且施工的综合成本较低。

如上述所说,本实施例,在刷壁时,观察抓斗11机操作室的垂直度控制仪,当垂直度出现偏差,反复在工字钢的该段位置进行刷壁,直至垂直度恢复,以此实现刷壁,且能够有效控制附着板121的垂直度,保证其良好的刷壁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中,刷体为多个间隔布置的钢丝绳刷122。

钢丝绳刷122为硬质材料,在对工字钢接头进行刷壁时,容易刷除混凝土块,同时,能够覆盖工字钢接头的整个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刷体也可以为多个凸出的凸块,不易损坏,如,此处的凸块可以为多个阵列排布的梯形块,或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刷体也可以为一整块凸出板体,通过该凸出的板体对接工字钢接头,较易将混凝土块全部清除,不再赘述。

这样,多个钢丝绳刷122呈阵列排布布置。

具体的,为横纵间隔均匀排布,保证刷体能够覆盖工字钢接头的整个侧壁,刷壁效果好。

另外,钢丝绳刷122包括多根钢丝绳,且多根钢丝绳沿背离附着板121表面的方向呈扩散状布置。

此处所说的扩散状布置,即沿远离附着板121的方向上,多根钢丝绳相互远离布置,这样,以保证所形成的钢丝绳刷122以及钢丝绳刷122所构成的刷体,覆盖更加完全,刷壁更加全面,效果更佳。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每个钢丝绳刷122具有6股钢丝绳,且每股钢丝绳是由7根钢丝相互缠绕而成。

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附着板121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孔121a,钢丝绳刷122穿设于固定孔121a内。

上述多个固定孔121a即呈阵列排布布置,且钢丝绳刷122即固定设于固定孔121a内,钢丝绳刷122的端部即呈扩散状布置。

另外,为了固定上述钢丝绳,每一钢丝绳刷122的两端穿设于两相邻的固定孔121a,且钢丝绳刷122的两端部沿背离附着板121表面的方向延伸布置。

这样,无需另外的固定装置,即可实现钢丝绳刷122的固定,且由于钢丝绳刷122为硬质材料,不易脱落。这样,为了避免钢丝绳刷122内的钢丝绳相互脱离,多根钢丝绳的中部是相互缠绕的,且缠绕部分位于附着板121朝向鄂板111的一侧,而多根钢丝绳扩散状则位于附着板121背离鄂板111的一侧,既保证了钢丝绳刷122的稳定,又避免了钢丝绳刷122脱离附着板121。

另外,上述所说的钢丝绳刷122的缠绕部分是抵接于鄂板111的外侧壁的,进一步保证了钢丝绳刷122的稳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固定孔121a也可单独固定一钢丝绳刷122,即可将钢丝绳刷122的一端直接焊接在附着板121朝向鄂板111的一侧,实现钢丝绳刷122的固定,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成槽机13,抓斗11设于成槽机13的底部,附着板121的上侧设有第一吊环1211,成槽机13的侧壁设有第二吊环131,第一吊环1211和第二吊环131之间连接有拉绳14。

成槽机13即为竖向布置的,并通过其上下运动带动附着板121的刷壁运动,上述拉绳14是处于拉紧状态的,且通过u型卡141实现固定,这样,保证了附着板121的竖向位置,以便于刷壁。此处所说的第一吊环1211是双面焊接于附着板121的上侧的,且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吊环1211对固定孔121a影响,第一吊环1211的钢筋是焊接于相邻固定孔121a之间的间隙的。

另外,每一鄂板111的底部具有多个斗齿1111,附着板121的下侧设有卡扣1212,卡扣1212朝向鄂板111的方向布置,且斗齿1111套设于卡扣1212内。

上述斗齿1111是鄂板111内侧和外侧交界的齿状结构,以便挖土,这样,直接将卡扣1212套设在斗齿1111的外周,并结合上述,第一吊环1211通过拉绳14拉近,实现了该附着板121稳定固定于抓斗11的外侧壁,且便于拆卸。上述所说的卡扣1212也是双面焊接于附着板121上的,且为了避免卡扣1212对固定孔121a影响,卡扣1212的钢筋是焊接于相邻固定孔121a之间的间隙的。

并且,斗齿1111呈朝下布置的尖角状。

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先将卡扣1212套设在斗齿1111的外周,然后通过拉绳14拉起第一吊环1211,且由于斗齿1111是尖角状的,这样,随着拉绳14的拉紧,卡扣1212逐渐抵接并卡合于斗齿1111,实现附着板121的稳定固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附着板121的固定,可直接通过螺钉穿设于鄂板111的侧壁以及附着板121,并通过螺母实现固定,且便于拆卸。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附着板121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附着板121设于一鄂板111的外侧壁,两附着板121相对布置。

这样,该抓斗11的两侧均可以实习对工字钢接头的刷壁,无需调整方向,使用方便。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附着板121采用耐磨钢板,钢板厚度15~20mm,尺寸设计为680mm×300mm。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冲击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且附着板121上每隔6~8cm间距,用氧焊烧割开设直径28~30mm固定孔121a,设三排,每排六个孔;孔间采用平行或梅花型布设,形成上述阵列排布。

此外,吊环和卡扣1212采用直径22~25mm钢筋制作。

这样,请结合参阅图5,为了避免上述第一吊环1211及卡扣1212影响钢丝绳刷122的固定,附着板121下部两侧的钢丝绳刷122穿设于竖向布置的两固定孔121a内,卡扣1212的两钢筋位于附着板121下部两侧于下部中部钢丝绳刷122之间的间隙,而第一吊环1211的钢筋则位于附着板121上部钢丝绳刷122的上方。当然,根据需要,只要钢丝绳刷122的穿设方式不经过吊环及卡扣1212的钢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