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6808发布日期:2021-05-11 16:5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



背景技术:

为解决马路拉链,同时便于市政管线的规范管理,提高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国家大力提倡综合管廊的建设。近年管廊业务大规模增加,而部分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没有很好考虑未进入管廊管线与管廊结构本身之间标高冲突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设计以及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入廊管线分支引出与未入廊管线(尤其是重力流管线)之间如何合理避让成为实施过程中难点之一。

管线分支口承担了管廊外各类管线进出管廊的基本功能。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避让障碍物的下引出管线分支口设计方案(申请号为201921835159.x),其公开了管线舱室出入管线部位底板局部落深,管线舱室出入管线部位管廊净宽局部增大,形成一个管线穿管层,且管线穿管层壁板预埋套管,以使得管线自底板以下空间进出管廊。综合管廊埋深较大,一般≥7m,该技术在管廊底板下方引出管线分支,会增加管线引出的深度,加大与外界管线衔接的难度。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标高,保证引出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包括设于管廊主体顶部的二夹层室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外扩至管廊主体之外,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下方的管廊主体的顶部设置预留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远离障碍物的侧壁上设置夹层透孔,所述耳朵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侧壁上位于障碍物的下方设置耳朵侧开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用于穿设通过分支引出管线。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内穿设管线护套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柔性防水套管或者排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分支引出管线为热力管线、给水管线、中水管线或燃气管线时,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柔性防水套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分支引出管线为高压电缆或通讯电缆时,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排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结构靠近管廊主体的一侧设置爬梯。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和所述夹层透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和所述夹层透孔的数量均为2个,2个所述耳朵侧开洞口位于相同标高位置,2个所述夹层透孔位于相同标高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的顶部与所述二夹层室结构的内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8米。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夹层室结构内设置引出管线支架。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保证分支引出管线遇障碍物之前提前下凹,保证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可以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耳朵侧开洞口标高,保证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少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引出管线的直埋长度,减小后期管线维修难度;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减少因引出管线埋深加大增加的投资,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c剖视图。

图中:

100、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

1、二夹层室结构;11、夹层透孔;

2、耳朵结构;21、耳朵侧开洞口;

3、预留洞口;

4、分支引出管线;

5、管线护套管;

6、爬梯;

8、障碍物;

9、管廊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100,包括设于管廊主体9顶部的二夹层室结构1,二夹层室结构1靠近障碍物8的一侧外扩至管廊主体9之外,二夹层室结构1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2;二夹层室结构1下方的管廊主体的顶部设置预留洞口3,二夹层室结构1远离障碍物8的侧壁上设置夹层透孔11,耳朵结构2靠近障碍物的侧壁上位于障碍物8的下方设置耳朵侧开洞口21,耳朵侧开洞口21应开设在合适标高位置,其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即图2中l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二夹层室结构1用于穿设通过分支引出管线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保证分支引出管线遇障碍物之前提前下凹,保证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可以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耳朵侧开洞口标高,保证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少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引出管线的直埋长度,减小后期管线维修难度;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减少因引出管线埋深加大增加的投资,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进一步,如图2所示,耳朵侧开洞口21内穿设管线护套管5。分支引出管线通过管线护套管5穿出管廊主体9,与外界管线衔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线护套管5为柔性防水套管或者排管。

当分支引出管线为热力管线、给水管线、中水管线或燃气管线时,管线护套管5为柔性防水套管,便于后期工作管线实施;

当分支引出管线为高压电缆(10kv电缆)或通讯电缆时,管线护套管5为排管(mpp排管),便于后期电缆穿线。

进一步,如图2、图3、图4所示,为便于人员检修,耳朵结构2靠近管廊主体9的一侧设置爬梯6。

进一步,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100能够满足同一舱室不同管线从同一分支口并排引出需求,耳朵侧开洞口21和夹层透孔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耳朵侧开洞口21的标高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尽可能减少因引出管线埋深加大增加的投资。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耳朵侧开洞口21和夹层透孔11的数量均为2个,2个耳朵侧开洞口21位于相同标高位置,2个夹层透孔11位于相同标高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耳朵侧开洞口21的顶部与二夹层室结构1的内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8米。

进一步,为保证引出管线的稳定性,二夹层室结构1内可以设置引出管线支架。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保证分支引出管线遇障碍物之前提前下凹,保证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可以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耳朵侧开洞口标高,保证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少管廊主体与障碍物之间引出管线的直埋长度,减小后期管线维修难度;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减少因引出管线埋深加大增加的投资,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