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23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位设置在分离箱体15内;油相溢流管6贯穿分离箱体15,油相溢流管6底部开口与分离箱体15相通。
[0023]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船体1与分离箱体15焊接在一起;水相溢流管3底部的开口与分离箱体15底部焊接并穿过底部再与船体1底部焊接,确保水相溢流管3内部与船体1外部的水流相通,水相溢流管与船体底部连接部位应通过焊接等方式可靠地密封,防止船舱漏水,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经分离后的水不会进入船体1的油箱14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船体1底部设置与水相溢流管3底部的开口尺寸一致的排水口 23,水相溢流管3底部的开口四周与船体底部的排水口 23四周焊接密封。
[0024]油相溢流管6底部开口的四周与分离箱体15底部焊接,分离后的油通过油相溢流管6底部的开口直接进入船体1的邮箱内,实现油的收集。
[0025]分离箱体15的内壁与隔板5的两侧密封连接,将水相溢流管3、油相溢流管6隔离开,实现分离后的水和油即位于同一空间,又不会相互融合。分离箱体15分别与隔板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间隙,所述隔板5的顶部高于油相溢流管6的顶端;油相溢流管6顶端高于水相溢流管3的顶端。
[0026]在本实施例中,油水分离区内还设置有用于平衡油相和水相表面气压的排气口4,排气口 4位于与隔板5顶部相对应的分离箱体15顶部。
[0027]在本实施例中,卸油栗2位于油水分离区所处于的分离箱体15外侧,也可以设置在船体其他部位,但是卸油栗2不论位于哪个位置,其都是位于油箱14内,与分离箱体15隔绝。所述卸油栗2贯穿油箱14内部,其一端伸出船体1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船体1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油箱14的长度与船体1的长度一致,确保有足够的容纳空间来存储分离后的油。卸油栗2用于将收集的浮油输送到岸边储存,卸油栗2的底部抽取油箱14中收集的油,并输送油离开船体1。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的油通过安装在卸油栗2—侧的输油管21排出油箱,输油管21—端与卸油栗2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岸上收油管相连。
[0028]本实例中水面浮油收集船采用耐海水耐油的玻璃钢,还可以采用其它耐海水耐油或进行防腐处理的金属材料。
[0029]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对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将水面浮油收集船驶入含有浮油的水面或海域,水面的浮油及部分水形成的油水混合液以一定的流速连续通过浮油盘13的锯齿形堰,油水混合液借助重力的作用流入浮油盘13的内部。此时收油栗12的底部完全浸入在油水混合液中,在收油栗12的作用下,进入浮油盘13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软管11送入分离箱体15的油水分层区,同时跟随油水混合液17进入油水分层区的混杂空气经过排气孔9排除。
[0031 ] 油水混合物17经过分布孔板8均匀地进入斜板分层器7的各个层板之间,油水混合物17在层板之间靠液体的自然聚集性能,形成较大的油滴和水滴,斜板分层器7内的较小层板间距使油水的分离距离缩短,加快了油水的分层速度,经过斜板分层器7的油水混合液在分离箱体的油水分离区很容易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18,也就是在油相溢流管6与斜板分层器7之间的分离箱体15内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18。
[0032]由于油水的比重不同,油和水在隔板5两侧会形成液位差,因隔板5、水相溢流管3、油相溢流管6之间的高度差,以及设置的排气口 4,液位差通过水相溢流管3和油相溢流管6来保持,多余的水通过水相溢流管3连续流入外部的水体中,油通过油相溢流管6连续流入船体内的油箱14中。
[0033]随着分离后的油不断进入油箱14底部,使得卸油栗2的底部浸入在收集的油内,通过卸油栗2将收集的油输送离开船体,做其他处理。
[00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位于船体(1)内部的油箱(14)、设置在船体(1)上的分离箱体(15)、浮油收集装置;分离箱体(15)内设置有油水分层区、油水分离区,其中油水分层区一端通过软管(11)与浮油收集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区相通;在分离箱体(15)的油水分离区内,沿与船体(1)垂直的方向分别设置有水相溢流管(3)、油相溢流管(6),其中水相溢流管(3)依次贯穿分离箱体(15)、油箱(14),水相溢流管(3)底部开口与船体(1)底部排水口(23)密封,油相溢流管(6)贯穿分离箱体(15),油相溢流管(6)底部开口与分离箱体(15)相通,水相溢流管(3)与油相溢流管(6)之间设置有隔板(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分离箱体(15)的内壁与隔板(5)的两侧密封连接,分离箱体(15)分别与隔板(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间隙,所述隔板(5)的顶部高于油相溢流管(6)的顶端;油相溢流管(6)顶端高于水相溢流管(3)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在分离箱体(15)的油水分层区内设置有内嵌在分离箱体(15)内部的斜板分层器(7)、分布孔板(8),其中,分布孔板(8)位于斜板分层器(7)与软管之间,且分布孔板(8)紧靠斜板分层器(7)的一侧,在斜板分层器(7)与软管(11)之间的分离箱体(15)顶部设置有用于平衡油水混合液面(17)气压的排气孔(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收集装置包括收油栗(12)、位于收油栗(12)下方的用于收集浮油的浮油盘(13)、用于调整浮油盘(13)高度的浮油盘高度调整器(10),其中,收油栗(12)的底部通过软管(11)与分离箱体(15)的油水分层区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4)的长度与船体(1)的长度一致,在油箱(14)内部设置有卸油栗(2),所述卸油栗(2)安装在油箱(14)内部,其一端伸出船体(1)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船体(1)底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区内设置有用于平衡油相和水相表面气压的排气口(4),排气口(4)位于与隔板(5)顶部相对应的分离箱体(15)顶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水面浮油收集船采用耐海水耐油的玻璃钢或作防腐处理的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液体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船,包括船体、位于船体内部的油箱、设置在船体上的分离箱体、浮油收集装置;分离箱体内设置有油水分层区、油水分离区,其中油水分层区一端通过软管与浮油收集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区相通;在分离箱体的油水分离区内,沿与船体垂直的方向分别设置有水相溢流管、油相溢流管,其中水相溢流管依次贯穿分离箱体、油箱,水相溢流管底部开口与油箱底部密封,油相溢流管贯穿分离箱体,油相溢流管底部开口与分离箱体相通,水相溢流管与油相溢流管之间设置有隔板。本发明采用船舶结构方便在宽阔的水面或者海域进行灵活作业,收油速度快,分离效果强,能够快速处理水面上大量的浮油。
【IPC分类】B63B35/32, E02B15/04, E02B15/10
【公开号】CN105484214
【申请号】CN201610041436
【发明人】曹庆俊
【申请人】曹庆俊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