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302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装载机后车架是装载机关键部件之一,也是各个结构件中受力最为复杂的部件。必须满足各种工况下的作业要求。后车架主要由钢板焊接而成,受力复杂、冲击系数较高。传统结构的后车架,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极易出现受力变形及焊缝开裂的情况。
[0003]图1为一种目前比较常见的装载机用后车架结构形式。铰接架1、右车身板4、后尾板7、左车身板8及中梁架5固定焊接成一体构成后车架的整体框架结构。驾驶室支座
2、变速箱支座3、发动机支座6固定焊接在后车架整体框架上,尾部散热器及机罩后固定板17固定焊接在左、右车身板上。
[0004]此类后车架整体框架内未形成较大的箱型结构,整体强度及刚性较弱;后车架尾部刚性不足,尾部承受侧向冲击的能力较低;后尾板与左、右车身板处无加强结构,易造成后尾板处破坏失效的情况。为弥补整体强度和刚度上的不足,一种是通过增加加强筋的数量来提高整体的强度及刚度;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左、右车身板、后尾板及相应筋板的厚度来增强整体的强度及刚度。但效果不佳,且成本付出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刚性好、强度高、抗弯扭变形能力高、不易受力变形及焊缝开裂的装载机后车架。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包括间隔一定距离并排设置的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所述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的前端通过铰接架连接为一体,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的中间位置通过中梁架固定连接为一体;中梁架包括中梁架前腹板和中梁架后腹板,铰接架折弯板的两端与中梁架前腹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前上条板、前下条板及折弯板进行连接并形成一种箱型结构。此种箱型结构具有较强的强度及刚度,可明显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000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0009]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的后端通过后尾板连接为一体,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与铰接架、后尾板、中梁架固定焊接成一体构成箱型框架结构。
[0010]进一步优化:铰接架包括纵向设置的铰接架折弯板,铰接架折弯板上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上铰接上板、上铰接下板以及下铰接上板和下铰接下板,上铰接上板与上铰接下板之间、下铰接上板和下铰接下板之间分别焊接有铰接架加强板。
[0011]进一步优化:铰接架折弯板与右车身板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下平行设置;
[0012]铰接架折弯板与左车身板之间焊接有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上下平行设置;
[0013]第三加强板的位置与第一加强板相对应,第四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相对应。
[0014]进一步优化:中梁架前腹板的两侧上端与中梁架后腹板的两侧上端之间分别通过后上条板连接,中梁架前腹板的两侧下端与中梁架后腹板的两侧下端之间分别通过后下条板连接,各个后上条板和后下条板分别与靠近的右车身板或左车身板固定焊接。
[0015]进一步优化:铰接架折弯板的左右两端与右车身板和左车身板之间分别焊接有上条板。
[0016]进一步优化:上铰接下板、铰接架加强板、上铰接上板、上条板、后上条板、前上条板及铰接架折弯板之间相互连接同样构成一种箱型结构。此种箱型结构具有较强的强度及刚度,可明显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0017]进一步优化:铰接架折弯板、前上条板、后上条板、中梁架后腹板、后下条板、前下条板及折弯板固定焊接在一起构成一种箱型结构。
[0018]这种箱型结构可明显提高后车架的整体的刚度、强度及承受侧向冲击载荷的能力。
[0019]进一步优化:上铰接下板、第一加强板、前上条板、中梁架前腹板及第三加强板构成箱型框架结构。
[0020]进一步优化:上铰接下板、第一加强板、前上条板、后上条板、中梁架后腹板及第三加强板构成箱型框架结构。
[002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充分考虑零部件的空间布置方式,使各零部件之间形成箱型结构,有效改善后车架的受力情况,提高车架的强度及刚性。
[0023]2、在零部件设计时对零部件的弱化处理进行了充分的应用,使零部件及整个后车架相关部位的刚性更加趋于合理,避免了由于刚性过强而导致的零部件破坏及焊缝开裂等冋题。
[0024]3、在保证后车架可靠性的基础上,使后车架结构简单,尽可能的减少加强筋的使用,降低后车架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装载机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后车架半剖视图;
[002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后车架右侧各零部件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箱型结构及加强板放置位置示意图;
[003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后车架左侧各零部件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箱型结构及加强板放置位置示意图;
[0031]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后车架零部件端头弱化处理部位示意图。
[0032]图中:1_铰接架;2_驾驶室支座;3_变速箱支座;4_右车身板;5_中梁架;6-发动机支座;7_后尾板;8_左车身板;9_前上条板;10_前下条板;11-折弯板;12-后上条板;13-中梁架后腹板;14-后下条板;15_中梁架前腹板;16_上条板;17_机罩后固定板;1.1-铰接架折弯板;1.2-铰接架加强板;1.3-上铰接上板;1.4-上铰接下板;1.5-第一加强板;1.6-第二加强板;1.7-转向油缸安装座;1.8-第三加强板;1.9-第四加强板;1.10-下铰接上板;1.11-下铰接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包括间隔一定距离并排设置的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所述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的前端通过铰接架I连接为一体,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的后端通过后尾板7连接为一体,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的中间位置通过中梁架5固定连接为一体;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与铰接架1、后尾板7、中梁架5固定焊接成一体构成箱型框架结构。
[0034]右车身板4上靠近前端外侧的位置焊接有驾驶室支座2 ;
[0035]右车身板4和左车身板8之间靠近前端的位置焊接有变速箱支座3 ;
[0036]右车身板4上靠近后端内侧的位置焊接有发动机支座6。
[0037]如图3所示,铰接架I包括纵向设置的铰接架折弯板1.1,铰接架折弯板1.1上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上铰接上板1.3、上铰接下板1.4以及下铰接上板1.10和下铰接下板
1.1lo
[0038]上铰接上板1.3与上铰接下板1.4之间、下铰接上板1.10和下铰接下板1.11之间分别焊接有铰接架加强板1.2。
[0039]铰接架折弯板1.1与右车身板4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强板1.5和第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