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52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工程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公路施工单位、公路养护单位和城建部门市政建设中使用贮存沥青的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及养护基本上就是用沥青铺设路面或者对沥青路面的养护。在公路施工或者公路养护的过程中,都需要将沥青加热,这就需要在沥青加热站加热,再运往施工地。沥青的加热及贮存是公路工程及养护单位必须实施的工艺,长期以来它的加热及贮存都存在许多缺点,沥青加热站的烟尘排放量大,污染环境,影响了市区的空气质量,危害着人民的健康;从固定场所运往施工路段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造成一定的浪费,而这种浪费是修建公路越长,浪费越严重;当施工距离远时,增加了运输时间。所以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施工时间长、消耗燃料多,损耗大、劳动强度高、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缺点,已不适应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施工现场随时加热沥青,加热快,工作效率高,节省能源,使用灵活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及时修补路面的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包括内装沥青的贮存罐,其结构要点为在所说的贮存罐的一端设有真空加热罐,所说的贮存罐与真空加热罐之间通过单向进油阀连通,所说的真空加热罐下部设有可加热真空加热罐的燃烧室,所说的真空加热罐联接由电动机带动的沥青泵。
在所说的贮存罐的下面设有预热管,所说的预热管连接连通管,该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管,所说的太阳能集热管、连通管及预热管内为导热介质。
所说的贮存罐外面安装与燃烧室连通的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变传统固定式生产方式为移动式生产方式,可流动作业。本实用新型可实行内部加热,加热沥青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耗能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加热罐安装在贮存罐内,不受贮存罐内贮存油液面的影响,只要贮存罐内有沥青,它经常是满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现场随时加热沥青,降低了运输费用,减少了工程造价,使用灵活方便;由于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后直接使用,避免了浪费燃料,节省能源,同时减少烟尘,有利于环境保护;由于直接在现场制作,能确保沥青的质量,从而能保证工程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由于进一步安装了太阳能加热部分,可利用太阳能将沥青预热,将已经预热的沥青再加热时就可大大节省能源,缩短加热时间,降低环境污染,省时省力,降低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包括内装沥青的贮存罐3,在所说的贮存罐的一端设有真空加热罐2,所说的贮存罐与真空加热罐之间通过单向进油阀11连通,所说的真空加热罐下部设有可加热真空加热罐的燃烧室1,所说的真空加热罐联接由电动机5带动的沥青泵4,在所说的贮存罐的下面设有预热管6,所说的预热管连接连通管7,该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管8,所说的太阳能集热管、连通管及预热管内为导热介质,所说的贮存罐外面安装引风机9,该引风机通过引风管10与燃烧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贮存罐内注满沥青,利用真空原理,贮存罐内的沥青通过单向阀进入真空加热罐内,在平时贮存状态时,由太阳能集热管将集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介质通过连通管进入预热管内,预热管加热贮存罐内的沥青,这样在施工使用沥青时,再利用燃烧室内的燃料加热真空加热罐内的沥青,加热快,施工效果好,为了提高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效果,可通过引风机增加燃烧室的含氧量,提高燃烧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包括内装沥青的贮存罐(3),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贮存罐的一端设有真空加热罐(2),所说的贮存罐与真空加热罐之间通过单向进油阀(11)连通,所说的真空加热罐下部设有可加热真空加热罐的燃烧室(1),所说的真空加热罐联接由电动机(5)带动的沥青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其特征在于贮存罐的下面设有预热管(6),所说的预热管连接连通管(7),该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管(8),所说的太阳能集热管、连通管及预热管内为导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贮存罐外面安装与燃烧室连通的引风机(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新能源沥青加热贮罐,包括内装沥青的贮存罐,贮存罐的一端设有真空加热罐,贮存罐与真空加热罐之间通过单向进油阀连通,真空加热罐下部设有可加热真空加热罐的燃烧室,真空加热罐联接由电动机带动的沥青泵。本实用新型变传统固定式生产方式为移动式生产方式,可流动作业,加热沥青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耗能低。由于在施工现场随时加热沥青,降低了运输费用,减少了工程造价,使用灵活方便;由于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后直接使用,避免了浪费燃料,节省能源,同时减少烟尘,有利于环境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E01C19/02GK2656482SQ0320572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3日
发明者金云山 申请人:金云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