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压实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33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压实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冲击压实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压路机中有一些采用了振动压实的方法,其振动压实轮的激振频率一般为20-35Hz,对地面的冲击作用不大。冲击作用能对地面产生比振动或静压力更大的作用,从表面传至地层内部的压力波也比振动波更深。中国专利CN2336005,CN2258192,CN1176328公开了几种冲击压实机,它们的压实轮截面均为非圆截面,如截面轮廓由外摆线和凸轮曲线或三至五段凸轮曲线构成。这类冲击压实机的压实轮大多装在一个轮架上,由牵引机带动。由于其压实轮的外轮廓为非圆形柱面,不但运行很不平稳、制造成本高,而且其冲击力也极其有限,对地面的冲击压实点的间隔较大,冲击压实的效果较差。中国专利CN2542714公开了另一种冲击压实机,其压实轮包括轮圈和枢轴,在轮圈内装有多个可沿径向滑动的滑块。该压实轮是利用滑块的滑落来产生冲击力的。这种冲击压实轮不但结构较复杂、冲击力较小及运转不太可靠,而且对轮轴及轮轴轴承的冲击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击力大,可靠性高的冲击压实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冲击压实轮包括轮圈和枢轴。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是在轮圈内设有电机,该电机两端的轴伸上装有摩擦滚轮,所说的电机通过该摩擦滚轮置于轮圈内的环状轨道上,电机与轮圈枢轴间设有径向支撑装置。当电机转动时,其两端的摩擦滚轮沿轮圈环状轨道运行,从而拖动整个电机绕轮圈枢轴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冲击力经滚轮和环状轨道传递至轮圈并作用于地面。
上述的电机可采用现有的电机,但最好对现有的电机加以改造,即在电机的两端轴伸上分别固装一个轴径套,摩擦滚轮和电机轴承装在该轴径套上,这样可以加粗轴颈和增大与之配合的轴承型号。该加粗的轴颈和增大型号的轴承应足以承载其动载荷。
在上述的压实轮中,所述的电机、轮圈环状轨道和径向支撑装置有两组,每组的总惯量相等,并且两组的电机绕轮圈枢轴转动的旋向相反。这样,在运转时各组水平方向的惯性力相互抵消,竖直方向的惯性冲击力叠加,形成交变冲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既是动力机,又作为偏重质量,并以行星传动的形式产生冲击力,不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噪音小,而且惯性冲击力经轮圈环状轨道直接作用于轮圈上,压实轮的运行可靠;另外,电机作为偏重质量作行星运转,偏重质量和质心距较大,所以产生的冲击力也较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机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轮圈1内没有环状轨道2,电机3的两端轴伸上均装有摩擦滚轮31,它置于环状轨道2上。所以,当电机3的枢轴转动时,整个电机可绕轮圈枢轴4作行星运动。在电机3与轮圈枢轴4间设有径向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机,本实例中的径向支撑装置由径向导杆5和予压弹簧6组成,其中,予压弹簧6的一端与径向导杆5联结,另一端与电机联结。对应于每个电机设有两个径向导杆5,从而保证了电机3的枢轴始终和轮圈枢轴4平行;予压弹簧6可使电机3的摩擦滚轮31始终与环状轨道面紧密接触,并保证两者间有足够的正压力。轮圈枢轴4的一端装有滑环41,枢轴4的两端与轮圈端盖7之间装有轴承42。电源经滑环41接通电机3时,电机3的枢轴带动摩擦滚轮31转动,整个电机又沿着环状轨道2绕轮圈枢轴4公转。摩擦滚轮31既是驱动轮,又承受电机公转时的离心力,加之予压弹簧6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电机沿着环状轨道公转的可靠性。
由于普通标准电机的轴伸和轴承的允许负荷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大冲击力,在电机轴伸上可增加一个轴颈套32,摩擦滚轮31和电机轴承33均装在该轴径套上(参见图2),这相当于加粗了电机轴伸的直径,同时也增大了轴承33的型号,从而增大了电机轴伸和轴承的负荷能力。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电机3、径向导杆5和予压弹簧6为四套,其中左右两边的两套为一组,旋向相同;中间的两套为一组,旋向相同,且与另一组旋向相反。这些电机的参数相同,两两为一组旋转时,其水平方向的惯性力相互抵消,垂直方向惯性力相互叠加,形成冲击力。
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电机3、径向导杆5和予压弹簧6为三套,其中中间的一套为一组,两边的两套为另一组,中间一套的电机功率及质量与两边两电机的功率及质量之和相等,它们的质心距也相等。所以,当相向旋转时也可产生交变冲击力。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压实轮,包括轮圈(1)和枢轴(4),其特征是在轮圈(1)内设有电机(3),该电机两端的轴伸上装有摩擦滚轮(31),所说的电机(3)通过该摩擦滚轮(31)置于轮圈(1)内的环状轨道(2)上,电机(3)与轮圈枢轴间设有径向支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压实轮,其特征是电机的两端轴伸上分别固装一个轴径套(32),摩擦滚轮(31)和电机轴承(33)装在该轴径套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压实轮,其特征是径向支撑装置由径向导杆(5)和予压弹簧(6)组成,其中,予压弹簧(6)的一端与径向导杆(5)联结,另一端与电机(3)联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压实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3)、轮圈环状轨道(2)和径向支撑装置有两组,每组的总惯量相等,并且两组的电机绕轮圈枢轴转动的旋向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冲击压实轮。它包括轮圈和枢轴,在轮圈内设有电机,该电机两端的轴伸上装有摩擦滚轮,该摩擦滚轮置于轮圈内的环状轨道上,电机与轮圈枢轴间设有径向支撑装置。当电机转动时,其两端的摩擦滚轮沿轮圈环状轨道运行,拖动整个电机绕轮圈枢轴公转,从而产生惯性冲击力。本压实轮不但结构简单、噪音小,而且所产生的冲击力较大,运行也比较可靠。
文档编号E01C19/28GK2654666SQ200320109718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3日
发明者柏飞, 柏昊苍 申请人:柏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