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40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抗震设施大多采用直埋式抗震棒,此种抗震构造由于施工 误差影响往往不能保证桥梁正常位移量要求,容易发生卡死现象,而且不 利于养护维修,影响桥梁在正常使用状态的工作性能。另外这种抗震构造 也不能满足抵抗桥梁垂直地震力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墩柱顶 抗震防落梁装置,它可以满足桥梁抗震规范中9度抗震措施的要求,保证 桥梁正常使用和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 置,包括主梁、墩柱,所述的主梁固接与主梁横向、纵向放置的主梁连 接板分别通过铰轴与墩柱固接的墩柱连接板铰接。
所述的主梁连接板分别固接主梁座板,主梁座板分别与主梁预埋件固接。
所述的墩柱连接板分别固接墩柱座板,墩柱座板与桥墩钢板套箍固接。 所述的纵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与墩柱连接板铰接的铰接孔均为顺主梁 方向拉长的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是由主梁预埋件与墩柱预埋件纵横两方向铰接的结构,因此,它具有比较大的相对位移量,从而,保证了桥梁纵向正常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不会发生卡死现象,又保证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梁地震作用力有效的传递给墩柱,满足桥梁抗震规范中9度抗震及防落梁措施要求,是桥梁在地震时安全保障设施。同时,其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能够调整适应施工误差影响。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是


图1横向铰接机构即h局部放大示意图3是图2的B-B剖面示意图4是
图1纵向铰接机构即C局部放大示意图5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编号说明
1、 主梁 2、 2'主梁座板3、 3'主梁连接板4、 4'铰轴
5、5墩柱连接板6、桥墩钢板套箍7、墩柱 8、 8'墩柱座板
9、 9'主梁预埋件(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如
图1所示,它包括主梁l、墩柱
7,所述的主梁l固接与主梁横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3及与主梁纵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3'。
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通过铰轴4与墩柱7固接的墩柱连接板5通过铰轴4铰接。该装置也称横向抗震装置位于墩柱侧边,不会与支座安装发生矛盾,适用范围广。
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与主梁座板2固接,主梁座板2与主梁预埋件9固接。如图2、 3所示。
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与墩柱7固接的墩柱连接板5'通过铰轴4'铰
4接。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与墩柱连接板5'铰接的铰接孔均为顺主梁方向
拉长的长圆孔。该装置也称纵向抗震装置。
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固接主梁座板2',主梁座板2'与主梁预埋件9'固接。如图4、 5所示。
所述的墩柱连接板5及墩柱连接板5'分别固接墩柱座板8与墩柱座板8',墩柱座板8与墩柱座板8'分别与桥墩钢板套箍6固接。如图4、 5所示。
上述的主梁座板、主梁连接板、墩柱连接板、桥墩钢板套箍、墩柱座板、主梁预埋件等均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90D制造,所述的螺栓采用直径为90毫米的45#钢螺栓,这是充分考虑了桥梁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低温抗冲击的影响。能保证桥梁正常位移量要求及满足抵抗桥梁水平和垂直方向地震力的要求。
使用情况
本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通过数年实验证明了它在既保证了桥梁纵向正常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不会发生卡死现象,又保证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梁地震作用力有效的传递给墩柱,满足桥梁抗震规范中9度抗震措施的要求,是桥梁在地震时安全保障设施。其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能够调整适应施工误差影响。从1994年开始先后在北京机场高速公路与北四环相交的四元立交桥、朝阳北路温榆河桥,健翔桥和北京南站立交桥等桥梁工程中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包括主梁(1)、墩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1)固接与主梁横向、纵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3,3’)分别通过铰轴(4、4’)与墩柱(7)固接的墩柱连接板(5、5’)铰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连接板(3, 3,)分别固接主梁座板(2、 2,),主梁座板(2、 2,),分别 与主梁预埋件(9、 9')固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墩柱连接板(5、 5')分别固接墩柱座板(8、 8'),墩柱座板(8、 8')与桥墩钢板 套箍固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3')与墩柱连接板(5')铰接的铰接孔均为顺主梁方向 拉长的长圆孔。
专利摘要一种桥梁墩柱顶抗震防落梁装置,包括主梁、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固接与主梁横向、纵向放置的主梁连接板分别通过铰轴与墩柱固接的墩柱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桥梁纵向正常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不会发生卡死现象,又保证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梁地震作用力有效的传递给墩柱,满足了桥梁抗震规范中9度抗震及防落梁措施要求,是桥梁在地震时安全保障设施。同时,其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能够调整并适应施工误差影响。
文档编号E01D19/02GK201280688SQ200820123100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何维利, 沈中治, 田伟生 申请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