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槽形台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432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梁槽形台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桥梁槽形台座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特别是一种桥梁槽形台座。
技术背景[0002]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预应力设备大量 应用于桥梁建设工程中,但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预应力主筋间距小,需要制作专用 锚具和张拉工具,设备材料采购困难,施工对焊困难,工艺复杂,操作麻烦,劳动强度 大,施工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因此,其桥梁建筑上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桥梁 槽形台座,可有效解决桥梁建设中预应力主筋间距小,施工困难,成本高,效率低、速 度慢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力柱、张拉端桩、锚固端桩,张拉端桩 和锚固端桩由传力柱连接为一体,锚固端桩外侧有固定端横梁,固定端横梁上装有与锚 固端桩连接在一起的钢绞线,钢绞线上装有与固定端横梁连接在一起的单孔锚,张拉端 机外侧有张拉端横梁,张拉端横梁上装有拉杆,拉杆上装有活动横梁。[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施工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速度快, 效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000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0008]由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力柱、张拉端桩、锚固端桩,张拉端桩1和锚 固端桩2由传力柱3连接为一体,锚固端桩2外侧有固定端横梁5,固定端横梁5上装有 与锚固端桩2连接在一起的钢绞线12,钢绞线12上装有与固定端横梁5连接在一起的单 孔锚11,张拉端桩1外侧有张拉端横梁4,张拉端横梁4上装有拉杆8,拉杆8上装有活 动横梁6。[0009]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活动横梁6和张拉端横梁4间装有千斤顶7,活动横 梁6和张拉端横梁4经拉杆8由螺母9、10将张拉端横梁4和活动横梁6固定在张拉端桩 1的外端上;所说的张拉端桩1和锚固端桩2下部有支座13;所说的拉杆8为精轧螺纹钢 拉杆;所说的活动横梁和张拉端横梁是由钢板焊接成封闭箱形,中部加肋板,箱梁前后 两板的同一预留孔间有连接钢管(图中未标示)。[0010]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传力座及其横梁构成,可以承受较大的张拉力和张拉力矩,传力柱可以整体现浇,必要时,成槽的两传力柱之间每隔10-12m 增设拉连接连系统,以提高台座的整体性、刚度、稳定性,传力柱为钢筋混凝土或钢结 构,活动横梁和张拉端横梁应根据张拉力的大小及传力柱之间的宽度距离进行设计,横 梁采用箱型结构,由16-20mm厚的钢板拼接焊接成封闭箱形,中部加肋板,箱梁前后两 板的同一预留孔间有连接钢管,采用千斤顶以及拉杆、螺母相配合,有效实现预应力筋 的整体张拉和放张,整体无肋筋,无需再制作传动所需要的锚具和张拉工具,并经实验 和实践充分证明,施工方便,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节约钢材达50%,是桥梁建设 上的创新。
权利要求1.一种桥梁槽形台座,包括传力柱、张拉端桩、锚固端桩,其特征在于,张拉端桩 (1)和锚固端桩O)由传力柱C3)连接为一体,锚固端桩( 外侧有固定端横梁(5),固 定端横梁(5)上装有与锚固端桩(2)连接在一起的钢绞线(12),钢绞线(12)上装有与固 定端横梁( 连接在一起的单孔锚(11),张拉端桩(1)外侧有张拉端横梁,张拉端横 梁(4)上装有拉杆(8),拉杆(8)上装有活动横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槽形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动横梁(6)和张拉端 横梁间装有千斤顶(7),活动横梁(6)和张拉端横梁(4)经拉杆(8)由螺母(9、10) 将张拉端横梁(4)和活动横梁(6)固定在张拉端桩(1)的外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槽形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张拉端桩(1)和锚固端 桩(2)下部有支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槽形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动横梁和张拉端横梁 是由钢板焊接成封闭箱形,中部加肋板,箱梁前后两板的同一预留孔间有连接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槽形台座,可有效解决桥梁建设中预应力主筋间距小,施工困难,成本高,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力柱、张拉端桩、锚固端桩,张拉端桩和锚固端桩由传力柱连接为一体,锚固端桩外侧有固定端横梁,固定端横梁上装有与锚固端桩连接在一起的钢绞线,钢绞线上装有与固定端横梁连接在一起的单孔锚,张拉端桩外侧有张拉端横梁,张拉端横梁上装有拉杆,拉杆上装有活动横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施工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速度快,效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1809725SQ20102052213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丁银生, 乔淑静, 冯义民, 刘轶, 李振芝, 李连兴, 王心明, 王红宇, 肖莉娟, 高国印 申请人: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