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道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636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道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道钉。
背景技术
道钉分为铁路用道钉和公路用道钉,一般所说的道钉主要是指公路用的道钉,又 叫做突起路标,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组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通过其逆 反射性能提醒司机按车道行驶。目前现有技术使用的道钉根据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 种,一类是反光道钉,在道钉表面上有设有反光片或其它反光装置,在外界光线照射下反射 出光线发光,但该类道钉一旦失去外界光源时,则失去了警示和视线引导的作用。另一类是 实用电源发光的道钉,但制造该类道钉需要考虑到线路安装和供电的问题,成本较高,并且 使用条件也受到限制。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道钉,包括壳体、钉脚和反光 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钉壳体采用透明工程塑料注塑制成;所述的壳体为变形棱台,其中一对相 对的棱台侧面为直斜面,另一对相对棱台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反光晶片镶嵌在所述直斜面 上。进一步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透明工程塑料采用普通塑料与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有机结合制成。所述蓄光型自发光材料以稀土离子作为激活剂,碱土铝酸盐或硅酸盐为基质。稀土元素材料具备蓄光发光的功能,与高透明的工程类塑料有机结合后注塑而成 道钉壳体,再在壳体上镶嵌反光材料后制造出一种可在白天吸蓄自然或照明光后,即可在 在黑暗环境或光纤不好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出荧光。一般采用长效的蓄光发光材料在吸光 3-15分钟,发光可达8-15小时,使用寿命也可达15年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通过外界光线及电源也可自行发光,置于道路上 的中心线、分界线、边缘线上,在夜晚或者不良气候下给驾驶人员或行人较好的线形引导和 警示作用,并且环保高效、经济节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如图所示一种地面道钉,包括壳体1、钉脚2和反光晶片3,壳体1为变形棱台,其中一对相对的棱台侧面为直斜面,上面设置有反光晶片,另一对相对棱台侧面为弧形面,道 钉壳体1采用透明工程塑料注塑制成,内部填充石英砂,所述透明工程塑料采用普通塑料 与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有机结合的材料注塑成型。蓄光型自发光材料采用以稀土离子作为激 活剂,碱土铝酸盐或硅酸盐为基质的材料。湿度20%_95%,温度在一 20°C _65°C之间,都符合本实用新型道钉的安装环境。在 安装的时候先清洁路面,去除油污灰尘,并且尽量在干燥的底面上施工,将配好的固化剂均 勻的涂在道钉底部和需要安装的道路部位,为了防止雨天渗水底部胶体要覆盖满整个道钉 底部,然后将道钉粘接在地面上按压,等待胶体凝固,并且胶体总厚度大于1.5mm。粘着后, 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使道钉在三小时内避免触水,并且在胶体完全凝固之前,严禁车辆经 过碾压。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 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地面道钉,包括壳体(1)、钉脚(2)和反光晶片(3),其特征在于 所述道钉壳体(1)采用透明工程塑料注塑制成;所述的壳体(1)为变形棱台,其中一对相对的棱台侧面为直斜面,另一对相对棱台侧面 为弧形面;所述反光晶片(3)镶嵌在所述直斜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道钉,包括壳体、钉脚和反光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钉壳体采用透明工程塑料注塑制成;所述的壳体为变形棱台,其中一对相对的棱台侧面为直斜面,另一对相对棱台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反光晶片镶嵌在所述直斜面上。本方案无需依赖外界光源也可自行发光,置于道路上的中心线、分界线、边缘线上,给驾驶人员或行人良好的线形引导和警示作用,环保高效、经济节约。
文档编号E01F9/06GK201826267SQ20102055924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干 申请人:滁州赛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