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桥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0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桥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桥面。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混凝土桥面结构不进行单独设计,一般做法是桥面板采用喷砂打毛清除浮浆,铺装层直接采用正常路面下、中、上面层的路面结构,其做法有如下弊端1、喷砂打毛并不能很好地去除桥面板上的浮浆,进而影响桥面板和铺装层的粘结,产生推移病害;2、 铺装下层采用较厚、较大粒径的浙青混凝土,由于桥面铺装不能像正常路段采用振动压实, 会使铺装下层压实不足,从而造成空隙率过大,使水进入,容易产生坑槽、剥离、车辙等病害。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抗裂性能好、防车撤的混凝土桥面,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桥面,铺设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精铣刨层以及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所述精铣刨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精铣刨层还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与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所述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与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的厚度为4cm,所述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的厚度为4-5cm,所述精铣刨层的厚度为 5-10mmo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桥面采用精铣刨能彻底去除桥面板表面的浮浆,保证桥面板和铺装层的粘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桥面采用了较薄的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替代原先的下层部分,能保证压实度,使得空隙率较低,提高抵抗水害以及抗车辙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乳化浙青粘结层,降低了成本,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桥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2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3精铣刨层,4 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5水泥混凝土桥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桥面,铺设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对照图1,包括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1、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2、精铣刨层3以及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4。精铣刨层3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5连接,精铣刨层3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4与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2连接,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2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4 与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1连接。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1的厚度为4cm,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2的厚度为4-5cm,精铣刨层3的厚度为5_10mm。 本实用新型的下面层采用细粒式的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粗粒式高性能浙青混凝土层,既减薄了结构层厚度,节约整体造价,而且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浙青路面发生车撤缺陷的风险。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桥面,铺设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和精铣刨层以及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所述精铣刨层连接在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精铣刨层上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与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所述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上通过乳化浙青防水粘结层与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的厚度为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细粒式浙青玛蹄脂碎石层的厚度为4-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铣刨层的厚度为 5-1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桥面,铺设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包括上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下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精铣刨层以及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所述精铣刨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精铣刨层还通过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与下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所述下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通过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与上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精铣刨能彻底去除桥面板表面的浮浆,保证桥面板和铺装层的粘结;并采用较薄的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层替代原先的下层部分,提高抵抗水害以及抗车辙能力;还采用了乳化沥青粘结层,使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文档编号E01D19/12GK202194069SQ20112031322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关永胜, 张志祥, 韩超 申请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