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18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包括以包围的方式设置在桥墩外侧的防撞套;所述防撞套由多个防撞单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并列设置而成,各弹性管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形成缓冲隔层。使用时,根据不同桥墩的形状和尺寸,制造出相应的防撞单体,将多个防撞单体拼装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对局部单体进行更换,节约成本。防撞单体中设置的耗能缓冲体能够对撞击能量加以消耗或吸收,减小甚至消除撞击对桥墩的影响,能够抗击重大甚至特大撞击事故,保护桥墩。
【专利说明】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的防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桥梁成为城市道路、山区公路、跨水道路、铁路等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错综复杂的城市立交或者跨水桥梁,经常发生桥梁的桥墩被撞击而导致大桥受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桥梁的防撞装置被广泛研究。现有桥墩防撞装置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加固护栏或围栏等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形式设置挡块,不仅影响桥梁美观,施工不便,而且刚性混凝土挡块等没有吸能功能,对撞击产生的大量能量无法消耗,对于重大撞击事故的防撞效果有限。
[0003]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桥墩的防撞装置,能够对各种桥梁桥墩起到较好的防撞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墩防撞装置,不仅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具有吸能耗能作用,防撞效果明显。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防撞套以包围的方式设置在桥墩外侧,防撞套由多个防撞单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并列设置而成,各弹性管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形成缓冲隔层。
[0006]进一步,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并列设置而成,弹性管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各弹性管通过相邻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耗能缓冲体的横截面为蜂窝状。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的凸棱和与凸棱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拼装时,各防撞单体的凸棱卡入与其相邻的防撞单体的凹槽内,首尾咔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凸棱的端部设置直径a大于凸棱宽度b的圆球,凹槽的形状与凸棱形状相匹配。
[0009]进一步,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弧形,拼装后防撞套呈圆形。
[0010]进一步,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长方形和/或L形,拼装后防撞套呈方形。
[0011]进一步,将弹性管替换为受撞击可发生塑性变形的钢管。
[0012]进一步,所述防撞单体由VPR或FRD材料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一体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防撞套以包围的方式设置在桥墩外侧,防撞套由多个防撞单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并列设置而成,各弹性管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形成缓冲隔层。使用时,根据不同桥墩的形状和尺寸,制造出相应的防撞单体,将多个防撞单体拼装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对局部单体进行更换,节约成本;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设置耗能缓冲体能够对撞击能量加以消耗或吸收,大大减小甚至消除撞击对桥墩的影响,能够抗击重大甚至特大撞击事故,保护桥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实施例1所述圆形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单体的结构示意图(设置缓冲隔层时);
[0017]图3为图2中的P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实施例1中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单体的结构示意图(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蜂窝状时);
[0019]图5为实施例2所述方形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实施例2中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单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长方形时);
[0021]图7为实施例2中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单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L形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以圆柱形桥墩为例,一种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防撞套I以包围的方式设置在桥墩2外侧,防撞套由多个防撞单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可拆卸方式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可对局部破坏件进行更换,节约成本。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弧形,拼装后防撞套I呈圆形。当发生车辆或船舶等撞击桥墩时,首先直接撞击到耗能缓冲体上,耗能缓冲体通过变形快速消耗撞击能够,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撞击能量全部或直接作用在桥墩上造成桥墩损坏,防撞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该防撞装置能够防止重大或特大撞击事故对桥墩造成破坏。
[0025]具体的,如图2、3、4所示,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13并列设置而成,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的凸棱11和与凸棱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2,拼装时,各防撞单体的凸棱11卡入与其相邻的防撞单体的凹槽12内,首尾咔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不仅咔合方便,而且各单体之间固定效果好。发生碰撞时,各弹性管发生形变,能够快速消耗撞击能量,同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保护桥墩;同时,各弹性管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形成缓冲隔层14,进一步增强缓冲作用,有利于提高防撞效果。当然,也可以将弹性管替换为合适直径和壁厚的钢管等,当发生撞击时,钢管受到撞击作用发生塑性变形,消耗大量能量,同样可以避免桥墩受到破坏,采用钢管等塑性变形件,吸能和耗能效果比弹性管好得多,尤其对于重大或特大撞击事故,抗撞击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或钢管13并列设置而成,弹性管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各弹性管通过相邻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耗能缓冲体的横截面为蜂窝状,形状规则,模具形状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002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棱11的端部设置直径a大于凸棱宽度b的圆球,凹槽12的形状与凸棱形状相匹配。采用该结构,咔合后360°限位,固定效果明显,而且拼装时十分容易,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安装工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0027]另外,所述防撞单体可以由VPR或FRD材料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一体结构。一体结构有利于提高防撞装置的整体稳定性,而且模具成型方式简单,VPR或FRD材料性能优越,对避免轻度或中度撞击事故,其防撞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防撞装置用于截面为方形的桥墩,因此,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包括长方形(如图6所示)和L形(如图7所示)两种,L形状用于转角处连接,拼装后防撞套I呈方形,能够对方形桥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当然,可将其推广运用与其他形状的桥墩。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包围的方式设置在桥墩(2)外侧的防撞套(I);所述防撞套由多个防撞单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防撞单体由能够吸收消耗撞击能量的耗能缓冲体和分别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用于固定连接防撞单体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13)并列设置而成,各弹性管之间填充弹性材料形成缓冲隔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缓冲体由多根弹性管(13)并列设置而成,弹性管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各弹性管通过相邻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耗能缓冲体的横截面为蜂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耗能缓冲体两侧的凸棱(11)和与凸棱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2),拼装时,各防撞单体的凸棱(11)卡入与其相邻的防撞单体的凹槽(12)内,首尾咔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1)的端部设置直径a大于凸棱宽度b的圆球,凹槽(12)的形状与凸棱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弧形,拼装后防撞套(I)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缓冲体横截面为长方形和/或L形,拼装后防撞套(I)呈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13)为受撞击可发生塑性变形的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单体由VPR或FRD材料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一体结构。
【文档编号】E01D19/02GK203795347SQ201320891812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耿波, 张茜, 张长青, 袁佩 申请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