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65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包括进料管、输料管及出料管,所述输料管相对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进料管的下端设有能够更换的第一连接部且输料管的下端设有能够更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还包括装设在第一连接部上且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端部及装设在第二连接部上且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且输料管的内壁也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该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耐受物料冲击、可延长溢料管的使用寿命且接口处可更换。
【专利说明】沥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筑路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

【背景技术】
[0002]浙青混凝土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浙青的搅拌设备,做好其设计工作,保证其高效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与骨料仓相连的溢料管大多为两根或多根管子成一定角度连接而成,管子与管子之间端部密封配合,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溢料时,管子的结合部位会受到骨料较大的冲击力,使接口处断裂,影响溢料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受物料冲击、延长溢料管的使用寿命且接口处可更换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包括进料管、输料管及出料管,所述输料管相对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进料管的下端设有能够更换的第一连接部且输料管的下端设有能够更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还包括装设在第一连接部上且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端部及装设在第二连接部上且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且输料管的内壁也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与第二连接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管的缓冲块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且输料管的缓冲块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上端。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呈平行设置。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端部位于进料管与输料管的结合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输料管与出料管的结合处。
[000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至少存在以下优点:所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包括能够更换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且第一端部位于进料管与输料管的结合处,第二端部位于输料管与出料管的结合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在结合处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而损坏后,可以对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进行更换,延长了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的使用寿命,进料管与输料管上均设有缓冲块,可以在溢料时,对物料进行缓冲,使得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耐受物料的冲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2]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包括进料管1、输料管2及出料管3,所述输料管2相对于进料管I与出料管3倾斜设置,所述进料管I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且输料管2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1,所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还包括装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且与第一连接部11配合的第一端部13及装设在第二连接部21上且与第二连接部21配合的第二端部23,所述第一端部13与第二端部23均可以更换,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21上均设有外螺纹12、22,所述第一端部13通过外螺纹12与第一连接部11配合且所述第二端部23通过外螺纹22与第二连接部21配合,所述进料管I的内壁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10且输料管2的内壁也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20。所述第一端部13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1的外螺纹12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端部23上设有与第二连接部21的外螺纹22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进料管I的缓冲块10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且输料管2的缓冲块20位于第二连接部21的上端。所述进料管I与出料管2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13位于进料管I与输料管2的结合处,所述第二端部23位于输料管2与出料管3的结合处。
[0013]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包括能够更换的第一端部13及第二端部23,且第一端部13位于进料管I与输料管2的结合处,第二端部23位于输料管2与出料管3的结合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在结合处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而损坏后,可以对第一端部13及第二端部23进行更换,延长了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的使用寿命,进料管I与输料管2上均设有缓冲块10、20,可以在溢料时,对物料进行缓冲,使得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耐受物料的冲击。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输料管及出料管,所述输料管相对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输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且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还包括装设在第一连接部上且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端部及装设在第二连接部上且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均能够更换,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且输料管的内壁也向内凸伸设有若干缓冲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与第二连接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缓冲块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且输料管的缓冲块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呈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搅拌设备的溢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位于进料管与输料管的结合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输料管与出料管的结合处。
【文档编号】E01C19/10GK104313981SQ20141055752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钰龙, 刘瑞军 申请人: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