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9301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植草沟,具体涉及一种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质路面的增加导致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

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降水的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引起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悬浮颗粒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重金属离子等;由于不透水地面的比例增大,降雨径流具有水量大水质差的特点,导致面源污染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因此如何通过生态的方法治理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

植草沟在最佳管理措施和可持续排水系统措施中可应用在源头、污染物传输途径和就地处理系统,应用区域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根据地表径流在植草沟中的传输方式,植草沟分为3种类型:标准传输植草沟、干植草沟和湿植草沟,其中,湿植草沟需要长期保持湿润状态,现有的湿植草沟利用湿地处理系统,通过蓄水池为植草沟系统提供水分,但是蓄水池是直接在土壤中挖出来的,具有渗透性,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城市径流面源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包括灰土层、粗砂层、砌块砖层、砾石层、素土夯实层和蓄水池,所述灰土层上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凸起形成植被层,灰土层上表面的另一部分向下凹槽形成积水沟,植被层和积水沟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粗砂层、砌块砖层、砾石层、素土夯实层自上而下设置,位于植被层的下方,所述蓄水池设置在积水沟的下方,蓄水池上设有盖板,盖板上均匀设有若干过液通道,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一层滤网,所述蓄水池通过出水管道与净水器相连接,净水器通过进水管道与灰土层相通,进水管道上设有抽水泵。

上述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其中,所述蓄水池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聚氯乙烯70-80份、

聚氨酯树脂60-70份、

碳酸钙10-20份、

氯化石蜡20-25份、

三乙胺18-26份、

三聚磷酸钠5-10份、

氟硅酸钠30-35份、

硬脂酸20-23份、

空心陶瓷微珠5-8份、

蛭石10-12份、

云母粉3-9份、

羧甲基纤维素22-28份、

羟基硅油10-15份、

水30-35份。

上述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其中,所述防渗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压塑机中压制成片状即可。

上述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其中,所述防渗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蓄水池内壁上,所述粘接剂按重量份数计由环氧树脂15-20份、硅胶10-12份、正丁醇5-10份、聚酯多元醇7-8份、硼纤维10-12份、甲基丙烯酸2-5份、醋酸乙烯酯3-8份混合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能够针对暴雨径流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治理,解决城市面源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技术,植草沟不仅有治理污染的功能,本身也具有景观性,可以带给人特定的景观视觉感受,随着人们对生态和景观的日益重视,城市景观领域越来越趋向于生态化,而植草沟系统兼具良好的生态性和景观性。

本发明将植草沟与蓄水池结合使用,蓄水池存储积水沟中渗透下来的雨水,并通过净水器净化后抽取给植被层使用,方便快捷,在蓄水池内壁上通过粘接剂粘接一层防渗层,操作简便,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物渗透,影响水质和土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盖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

灰土层1、粗砂层2、砌块砖层3、砾石层4、素土夯实层5、蓄水池6、植被层7、积水沟8、盖板9、过液通道10、滤网11、出水管道12、净水器13、进水管道14、抽水泵15、防渗透层16。

如图所示的一种沟渠型的湿式植草沟系统,包括灰土层1、粗砂层2、砌块砖层3、砾石层4、素土夯实层5和蓄水池6,所述灰土层上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凸起形成植被层7,灰土层上表面的另一部分向下凹槽形成积水沟8,植被层和积水沟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粗砂层、砌块砖层、砾石层、素土夯实层自上而下设置,位于植被层的下方,所述蓄水池设置在积水沟的下方,蓄水池上设有盖板9,盖板上均匀设有若干过液通道10,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一层滤网11,蓄水池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渗透层16,所述蓄水池通过出水管道12与净水器13相连接,净水器通道进水管道14与灰土层相通,进水管道上设有抽水泵15。

实施例一

上述防渗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聚氯乙烯75份、聚氨酯树脂65份、碳酸钙15份、氯化石蜡23份、三乙胺22份、三聚磷酸钠8份、氟硅酸钠32份、硬脂酸22份、空心陶瓷微珠6份、蛭石11份、云母粉6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羟基硅油12份、水32份加入压塑机中压制成片状即可。

片状防渗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蓄水池内壁上,所述粘接剂按重量份数计由环氧树脂18份、硅胶11份、正丁醇7份、聚酯多元醇7.5份、硼纤维11份、甲基丙烯酸4份、醋酸乙烯酯6份混合制备而成。

实施例二

上述防渗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聚氯乙烯70份、聚氨酯树脂60份、碳酸钙10份、氯化石蜡20份、三乙胺18份、三聚磷酸钠5份、氟硅酸钠30份、硬脂酸20份、空心陶瓷微珠5份、蛭石10份、云母粉3份、羧甲基纤维素22份、羟基硅油10份、水30份加入压塑机中压制成片状即可。

片状防渗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蓄水池内壁上,所述粘接剂按重量份数计由环氧树脂15份、硅胶10份、正丁醇5份、聚酯多元醇7份、硼纤维10份、甲基丙烯酸2份、醋酸乙烯酯3份混合制备而成。

实施例三

上述防渗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聚氯乙烯80份、聚氨酯树脂70份、碳酸钙20份、氯化石蜡25份、三乙胺26份、三聚磷酸钠10份、氟硅酸钠35份、硬脂酸23份、空心陶瓷微珠8份、蛭石12份、云母粉9份、羧甲基纤维素28份、羟基硅油15份、水35份加入压塑机中压制成片状即可。

片状防渗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蓄水池内壁上,所述粘接剂按重量份数计由环氧树脂20份、硅胶12份、正丁醇10份、聚酯多元醇8份、硼纤维12份、甲基丙烯酸5份、醋酸乙烯酯8份混合制备而成。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