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再生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673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再生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沥青再生车。



背景技术:

沥青如今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在道路修整、重建时,会将旧沥青重新加热搅拌并混合新料重新利用,既经济又环保。目前市面上沥青再生器的燃烧器大多置于尾部,因此其出料口只能设置于两侧位置,接料及其不便,我国多数地区以人工进料为主,因此对于进料口设置于顶部的沥青再生器,上料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再生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再生车,包括燃烧筒、行走轮,所述燃烧筒设置鼓风机、燃烧器、进料口、出料口和与所述进料口匹配的进料斗,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前端,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前端顶部,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尾部中间位置,所述进料斗设置于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设置与所述燃烧筒前端部。

所述的一种沥青再生车,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导轨顶部向进料口方向弯曲,所述进料斗上设置前导向轮,后导向轮和行走轮,所述前导向轮和行走轮直接安装于所述进料斗上,所述后导向轮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端部铰接于所述进料斗上。

所述的一种沥青再生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轮匹配橡胶扭力轴。

本发明采用燃烧器前置,使出料口能够设置于尾部中央位置,新料完成后可直接由尾部卸料,在尾部设置接料车即可直接接料,相比侧方出料,实现了出料收料无缝对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为设置于顶部的进料口匹配可自动升降及倾倒的进料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橡胶扭力轴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高,可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放料斗升起放料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筒,2-鼓风机,3-燃烧器,4-进料口,5-出料口,6-进料斗,7-升降导轨,61-前导向轮,62-后导向轮,63-支撑轮,64-固定板,65-长孔,66-支撑板,8-行走轮,9-橡胶扭力轴,10-牵引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沥青再生车,包括燃烧筒1,进料斗6,行走轮8,牵引臂10,燃烧筒内设置鼓风机2、燃烧器3,鼓风机2、燃烧器3设置于燃烧筒1前端。燃烧器前端顶部设置进料口4,燃烧筒尾端底部中间设置出料口5,进料口4前端前端设置升降导轨7,升降导轨7竖直设置,顶部向其后的进料口方向弯曲,进料斗6上设置一组前导向轮61,两组后导向轮62和一组支撑轮63,其中,前导向轮61、后导向轮62位于升降导轨7内,支撑轮63位于升降导轨7外表面。进料斗6两侧安装固定板64,固定板64上端部安装前导向轮61,固定板64下端部安装后导向轮62,固定板64上设置长孔65,长孔65设置于上下导向轮之间,后导向轮62安装于支撑板66下端,支撑板66上端铰接于固定板64的长孔65上,进料斗可使用液压缸或链条带动升降。燃烧筒1底部为两对行走轮8,每对行走轮之间设置橡胶扭力轴9,橡胶扭力轴9两端分别与两侧行走轮的摆臂连接,牵引臂10设置于燃烧筒前部。

当进行沥青回收再生时,牵引车通过牵引比带动沥青再生车前进,进料斗6位于低位,如图1所示,工人向进料斗内加料,加料完毕后,升起进料斗,前后导向轮与支撑轮沿导轨上升,当上升至顶部时,前导向轮61在升降导轨的导向下朝进料口方向偏离,进料斗向进料口方向倾斜,同时,由于后导向轮继续向上运动,且其竖直方向位移大于前导向轮,因此其通过支撑板使进料斗底部翘起,将进料斗内物料全部倒入进料口中,如图2所示。倾倒完毕后,将进料斗降下,继续加料。物料在燃烧筒内搅拌燃烧后,由出料口排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沥青再生车,包括燃烧筒、行走轮,所述燃烧筒设置鼓风机、燃烧器、进料口、出料口和与所述进料口匹配的进料斗,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前端,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前端顶部,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燃烧筒尾部中间位置,所述进料斗设置于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设置与所述燃烧筒前端部。本发明采用燃烧器前置,使出料口能够设置于尾部中央位置,新料完成后可直接由尾部卸料,在尾部设置接料车即可直接接料,相比侧方出料,实现了出料收料无缝对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为设置于顶部的进料口匹配可自动升降及倾倒的进料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兰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永丰汽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