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651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贝雷梁拆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之一的交通建设也发展迅速,贝雷梁作为一种十分便捷且高效的支撑工具广泛存在于跨公路、跨河道的连续现浇梁等施工过程中。

传统拆卸方式主要有两种:1.采用2台25t吊车配合2台15t手拉倒链进行拆卸,拆卸器械笨重,作业过程缺乏可控性及拆卸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较差,对作业场地也有一定要求;2.将单组贝雷梁拆卸成单元构件,采用手拉葫芦逐个拆除,此方式手拉葫芦不易固定,拆卸效率低下,操作难度大,易耽误工期。以上两种均非最优方案,故有必要开发一种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实用价值高,适用于跨公路、跨河道等特殊施工环境的贝雷梁拆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包括钢支撑架,所述钢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沙箱,且沙箱之间设置有横托梁,所述横托梁的上端设置有贝雷梁,所述横托梁的后端设置有翼缘板,且翼缘板的上端设置有扁担梁,所述扁担梁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油压穿心式千斤顶,所述油压穿心式千斤顶的内部设置有钢绞线,且钢绞线在油压穿心式千斤顶的上端处设置有第一工具锚,所述翼缘板上设置有安装钢绞线的预留孔,且钢绞线在对应预留孔上端处设置有第二工具锚,所述横托梁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绞线末端的固定锚。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的内部设置有距离翼缘板的离腹板50cm距离的PVC管。

优选的,所述横托梁采用三拼12米长145B工字钢焊接形成。

优选的,所述扁担梁采用两拼1米长40B型工字钢中间预留3cm缝隙由两端面焊接形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工具锚焊接在扁担梁中间下T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很好的解决跨公路、跨河道等特殊施工环境的现浇连续梁施工所采用的贝雷梁支撑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工具锚、2贝雷梁、3固定锚、4钢支撑架、5沙箱、6横托梁、7钢绞线、8油压穿心式千斤顶、9扁担梁、10翼缘板、11预留孔、12第二工具锚、1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贝雷梁拆卸装置,包括钢支撑架4,钢支撑架4的上端设置有沙箱5,且沙箱5之间设置有横托梁6,横托梁6的上端设置有贝雷梁2,横托梁6的后端设置有翼缘板10,且翼缘板10的上端设置有扁担梁9,扁担梁9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13,且限位板13的上端设置有油压穿心式千斤顶8,油压穿心式千斤顶8的内部设置有钢绞线7,且钢绞线7在油压穿心式千斤顶8的上端处设置有第一工具锚1,翼缘板10上设置有安装钢绞线7的预留孔11,且钢绞线7在对应预留孔11上端处设置有第二工具锚12,横托梁6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绞线7末端的固定锚3。

预留孔11的内部设置有距离翼缘板10的离腹板50cm距离的PVC管,横托梁6采用三拼12米长145B工字钢焊接形成,扁担梁9采用两拼1米长40B型工字钢中间预留3cm缝隙由两端面焊接形成,第二工具锚12焊接在扁担梁9中间下T面上。

本装置工作时,首先拆除钢支撑架4和沙箱5,随后将钢绞线7拉直,利用油压穿心式千斤顶8同步回顶至距最小行程5cm处,用第二工具锚12锁死钢绞线7,随后同步回顶至最小行程,此时第一工具锚1自动脱落,再利用油压穿心式千斤顶8同步升顶至距最大行程5cm处,用第一工具锚1锁死钢绞线7,继续升顶至最大行程,此时第二工具锚12脱落,循环上述步骤即可将贝雷梁2降至地面,因此很好的解决跨公路、跨河道等特殊施工环境的现浇连续梁施工所采用的贝雷梁支撑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实用价值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