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爪液压拉马辅助顶拉装置,属于液压拉马结构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拉马是以油压起动杆直接前进移动,故推动杆本身不做转动。钩爪座可随螺纹直接做前进后退之调距,操作时只要手动开启电动液压缸,油压起动杆前移,钩爪相对应后退,将被拉物体拉出。而在拆卸车轮轴承座使用中常常会出现钩爪调距到位和钩爪尺寸超出了被拉件的空间,这样就无法再使用三爪液压拉马。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为了抢修时间,不得不将被拉件割除。如果有备件的情况下这是可行的,但当无备件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其它方法来解决。这样就影响了抢修,给现场的生产带来了压力,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爪液压拉马辅助顶拉装置,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节约了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爪液压拉马辅助顶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拉装置包括辅助顶拉装置本体1和钩爪的钩槽装置2,所述钩爪的钩槽装置设置在辅助顶拉装置本体上。使用该装置可以扩展三爪液压拉马的使用范围,使得一些不易拆卸的工件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和节约了维修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辅助顶拉装置本体包括紧固腰形孔、圆形板以及预留轴孔,所述预留轴孔设置在圆形板的中间,所述紧固腰形孔均匀的设置在圆形板的周围;其中紧固腰形孔是用螺栓紧固在被拉件上,预留轴孔是为了顶杆的伸缩而留有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爪的钩槽装置包括第一竖板、钩爪顶拉板、护板以及第二竖板,钩爪顶拉板上设置有护板,所述钩爪顶拉板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焊接在圆形板上,所述护板焊接在圆形板上,所述爪顶拉板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焊接在一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制造材料简单,容易制作;2)该技术方案便于操作,稳定性和应用性强,工作效率高;3)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节约了企业维修成本,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爪液压拉马辅助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钩爪的钩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助顶拉装置本体,2、钩爪的钩槽装置,11、紧固腰形孔,12、圆形板1,13、预留轴孔,21、第一竖板,22、钩爪顶拉板,23、护板,24、第二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三爪液压拉马辅助顶拉装置,所述辅助顶拉装置包括辅助顶拉装置本体1和钩爪的钩槽装置2,所述钩爪的钩槽装置设置在辅助顶拉装置本体上。使用该装置可以扩展三爪液压拉马的使用范围,使得一些不易拆卸的工件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和节约了维修成本。
实施例2: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辅助顶拉装置本体包括紧固腰形孔11、圆形板12以及预留轴孔13,所述预留轴孔设置在圆形板的中间,所述紧固腰形孔均匀的设置在圆形板的周围;其中紧固腰形孔11是用螺栓紧固在被拉件上,预留轴孔13是为了顶杆的伸缩而留有的孔。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爪的钩槽装置2包括第一竖板21、钩爪顶拉板22、护板23以及第二竖板24,钩爪顶拉板22上设置有护板23,所述钩爪顶拉板22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焊接在圆形板上,所述护板23焊接在圆形板上,所述爪顶拉板22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焊接在一起。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工作原理:参见图1、2,使用前必须估计被拉出物体所需力,选用合适拉马,切忌超重使用避免损坏以及造成安全事故。首先将辅助顶拉装置本体用紧固螺栓固定在需要拆卸的轴承座端面上,将三爪液压螺母回油阀杆按顺时针方向旋紧,把钩爪座调整到爪钩抓住辅助顶拉装置的钩爪钩槽内。这时候将三个钩爪调距螺盘紧固,防止三爪受力时候钩爪外逃;其次开动电动三爪液压拉马,使得液压顶头顶在轴头位置,在顶拉过程中,液压压力要慢慢的加以保证顶拉的平稳。最后当顶拉作业完成后,要松开回油阀杆,只需将回油阀按逆时针方向微微旋松。活塞起动杆在弹簧作用下渐渐回缩,这时将三爪液压拉马拆卸下来后将辅助顶拉装置紧固螺栓松掉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