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39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均为再生料加热滚筒的设计有两种方式,一种设计为燃烧器火焰直接在烘干滚筒内部燃烧加热,其缺点为明火容易接触再生料,造成再生料的沥青老化,甚至有可能引燃沥青造成危险;另一种设计为燃烧器的火焰在热风炉内加热后将热气流导入烘干滚筒进行加热,其缺点为热效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并安全的再生滚筒来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包括筒体和燃烧器,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的内部中心位置上,所述内筒体外部和外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刮板和拨料板,所述刮板与拨料板连接,所述拨料板分别安装在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上,所述燃烧器设置在内筒体的一侧边,所述外筒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外筒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和滑槽组件。

优选地,所述外筒体的燃烧器端下部连接有三通。

优选地,所述刮板和拨料板是刚性或柔性的。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在内筒里燃烧。

优选地,所述拨料板将部分再生料拨至内筒体外壁通过热传导对再生料进行加热并清洁内筒体外壁。

优选地,所述刮板将粘在筒壁上的再生料全部输送到出料口并且还能清洁外筒体内壁。

本发明有益效果:再生滚筒加热后的废气流出口留有接口接入燃烧器进风口,以供燃烧器进行废气再循环使用,充分利用热的三种传导方式对再生料进行加热,非常高效,再生料不会与明火接触,不会使再生料沥青急剧老化或燃烧,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废气中的烟气一部分被再循环燃烧处理掉,另一部分被原生料烘干燃烧器燃烧处理掉,非常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包括筒体和燃烧器7,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3,所述内筒体1设置在外筒体3的内部中线位置上,所述内筒体1外部和外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刮板9和拨料板2,所述刮板9与拨料板2连接,所述拨料板2安装在外筒体3内壁和内筒体1外壁上,所述燃烧器7设置在筒体3的一侧边,所述外筒体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外筒体3的另一侧边分布设置有进料口4和滑槽组件。

本实施例中,拨料板也可只装在内筒体外部或外筒体的内部,外筒体3也外筒体可以带筛分功能,且所述外筒体3的燃烧器端下部连接有三通6,所述刮板9和拨料板2是刚性或柔性的,所述燃烧器7的火焰在内筒1里燃烧,所述刮板2将部分再生料拨至内筒体1外壁通过热传导对再生料进行加热并清洁内筒体1外壁,所述刮板组件2可以将粘在筒壁上的再生料全部输送到出料口5并且还能清洁外筒体3内壁。

实施案例一:高效安全的热再生滚筒由筒体、燃烧器、拨料板和刮板。筒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外部安装有拨料板和刮板;外筒体内部也安装有拨料板和刮板,拨料板和刮板的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不受本图的限制;排料板和刮板可以是链条或其它物料。

再生料由滑槽进入到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筒体旋转(可以是外筒体旋转,也可以是内筒体旋转,也可以是内外筒体同时旋转),拨料板和刮板随之运动,将再生料按设计速度输送置出料口。再生料在滚筒内的运动方向和内外筒之间的加热气流方向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

再生滚筒加热后的废气流出口留有接口接入燃烧器进风口,以供燃烧器进行废气再循环使用;加热内管被加热利用热辐射对再生料进行加热;加热管出口流出的没有明火的热气流通过对流方式对再生料进行加热;拨料板将部分再生料拨至内筒外壁通过热传导对再生料进行加热并清洁内筒外壁,刮板可以将粘在筒壁上的再生料全部输送到出料口并且还能清洁外筒内壁,充分利用热的三种传导方式对再生料进行加热,非常高效;再生料不会与明火接触,不会使再生料沥青急剧老化或燃烧,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废气中的烟气一部分被再循环燃烧处理掉,另一部分被原生料烘干燃烧器燃烧处理掉,非常环保。

本发明有益效果:再生滚筒加热后的废气流出口留有接口接入燃烧器进风口,以供燃烧器进行废气再循环使用,充分利用热的三种传导方式对再生料进行加热,非常高效,再生料不会与明火接触,不会使再生料沥青急剧老化或燃烧,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废气中的烟气一部分被再循环燃烧处理掉,另一部分被原生料烘干燃烧器燃烧处理掉,非常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