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25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交通道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以十字形交叉结构为建立基础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立交桥是交叉路口的交通枢纽。立交桥承担着车辆纵横向直行、右转弯、左转弯时的互不干涉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左转弯道的设计,比较麻烦,一般设计方式为右转式,即过了十字中心后右转一圈,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转弯弧度和坡度都很大,影响车辆左转弯时行进速度和安全性。

与本发明有关的技术是,中国专利号200620097086.9公开了一种双X型转弯立交桥,它是在十字形中心建设三层天桥,其不足之处是,建桥层数多,左转弯道爬坡坡度大,也影响车辆左转弯时的行进速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速立交结构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层数少,易左转,适用于高速道路交叉路口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目的就是通过对各方向行驶路线的设计,利用匝道作为专用左转弯道路以形成分体互通立交桥交通路线网,来实现行驶车辆在交叉口各方向各行其道,顺畅通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是以十字形交叉结构为建立基础,包括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和由纵横两条一般路形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纵向一般路或横向一般路的上方,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包括以纵向或横向一般路中心连线向两侧横向或纵向移开适当区域的两座立交桥和两座立交桥之间的匝道,两座立交桥分别与纵向或横向一般路的两条单向车道相连通,所述匝道的一端与横向或纵向的一般路连通,另一端与立交桥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两座立交桥因移开而形成的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座立交桥上的行车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新式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与传统立交桥相比,在实现道路互通的状况下,具有占地面积少,造价低,建设速度快,功能强的优势,符合立交桥小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发明的立交桥的左转弯专道是采用匝道完成的,适合高速公路交叉路口处;本发明的立交桥设计成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气势、精美、景观的艺术建筑造型,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名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桥型图;

图3为本发明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桥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主要是采用两座纯单行立交桥并列组合,桥面行驶方向相反的纵向车辆,桥底行驶横向车辆。目的是充分利用桥面与桥底的位差,以及两座桥的地域空间,形成满足四岔口出行需求的交通路线网。本发明的立交结构,在不需要现场人员和信号灯光管理状况下,可实现各方向车辆各行其道,畅通无扰,川流不息。

为了满足交叉路口各个路口的出行需求,本发明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主要是利用两座立交桥之间具有以与其相连通的横向或纵向一般路的中心线向两侧纵向或横向移开适当距离,从而在在地面就形成对称于相交公路中线的左转弯专用场地,从而可使转弯场地内的道路成为左转弯专用线路。这样就可以解决交叉路口中各个路口直行、左转、右转的需求。

具体到本发明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是以十字形交叉结构为建立基础,包括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和由纵横两条一般路形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纵向一般路或横向一般路的上方,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包括以纵向或横向一般路中心连线向两侧横向或纵向移开适当区域的两座立交桥和两座立交桥之间的匝道,两座立交桥分别与纵向或横向一般路的两条单向车道相连通,也就是说: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纵向一般路的上方,就与横向一般路相连通,反之,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横向一般路的上方,就与纵向一般路相连通。

所述匝道的一端与横向或纵向的一般路连通,另一端与立交桥连通。这里的匝道为左转弯专用弯道,实现各个路口的左转需求。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结构是以十字形交叉结构为建立基础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包括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和由纵横两条一般路形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横向一般路的上方,并与纵向一般路相连通。

此外,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包括以纵向一般路中心连线向两侧横向移开适当区域的两座立交桥和两座立交桥之间的匝道,两座立交桥分别与纵向一般路的两条单向车道相连通。

所述的两座立交桥形成菱形结构且为单向桥,且两座立交桥的行车方向相反,所述匝道的一端与横向的一般路连通,另一端与立交桥连通。这里的匝道为左转弯专用弯道,实现各个路口的左转需求。

为了说明各个路口的运行路线,本发明将图1中的上、下、左、右分别命名为北、南、西、东,两座立交桥分别为立交桥M与立交桥N,立交桥M位于西侧,立交桥N位于东侧。

直行:

从西往东:沿着一般路段d行驶穿过立交桥M后,经一般路段e行驶并穿过立交桥N后,直至行驶至一般路段f,完成直行。从东往西,以此类推,路线为:a-b-c。

从北往南:沿一般路段n行驶至立交桥M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o,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k,完成直行。从南往北,以此类推,路线为:j-p-h。

右转

从东往北、南往东、西往南还是北往西,都有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可放在两座主桥之间,也可放在两座主桥之外,优先选择放在主桥之外。例如:从东往北:沿一般路段a-q-g-h行驶,完成右转;从南往东:沿一般路段j-i-t-f行驶,完成右转;从西往南:沿一般路段d-u-l-k行驶,完成右转;从北往西:沿一般路段n-m-x-e行驶,完成右转。

左转

从东往南:沿着一般路段a、q行驶并穿过立交桥N后,经上桥匝道r逐渐上升行驶到立交桥M,随后沿着立交桥路段o行驶,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k,完成左转。

从西往北:沿着一般路段d、u行驶并穿过立交桥M后,经上桥匝道v逐渐上升行驶到立交桥N,随后沿着立交桥路段p行驶,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h,完成左转。

从北往东:沿着一般路段n行驶至立交桥M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o行驶,随后转向沿着下桥匝道s行驶,下桥后经一般路段t穿过立交桥N后行驶至一般路段f,完成左转。

从南往西:沿着一般路段j行驶至立交桥N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p行驶,随后转向沿着下桥匝道w行驶,下桥后经一般路段x穿过立交桥M后行驶至一般路段e,完成左转。

可见,本发明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可以满足各个路口的出行需求,适合高速车辆的行驶。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的结构是以十字形交叉结构为建立基础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包括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和由纵横两条一般路形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置于纵向一般路的上方,并与横向一般路相连通。

此外,所述的分体式单向高速立交桥包括以横向一般路中心连线向两侧纵向移开适当区域的两座立交桥和两座立交桥之间的匝道,两座立交桥分别与横向一般路的两条单向车道相连通。

所述的两座立交桥形成椭圆形结构且为单向桥,且两座立交桥的行车方向相反,所述匝道的一端与纵向的一般路连通,另一端与立交桥连通。这里的匝道为左转弯专用弯道,实现各个路口的左转需求。

为了说明各个路口的运行路线,本发明将图3中的上、下、左、右分别命名为北、南、西、东,两座立交桥分别为立交桥M与立交桥N,立交桥M位于北侧,立交桥N位于南侧。

直行:

从西往东:沿一般路段j行驶至立交桥N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k,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l,完成直行。从东往西,以此类推,路线为:g-h-i。

从北往南:沿着一般路段d行驶穿过立交桥M后,经一般路段e行驶并穿过立交桥N后,直至行驶至一般路段f,完成直行。从南往北,以此类推,路线为:a-b-c。

右转

从东往北、南往东、西往南还是北往西,都有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可放在两座主桥之间,也可放在两座主桥之外,优先选择放在主桥之外。右转车道可放在两座主桥之间,也可放在两座主桥之外,优先选择放在主桥之外。例如:从东往北:沿一般路段g-o-x-c行驶,完成右转;从南往东:沿一般路段a-q-m-l行驶,完成右转;从西往南:沿一般路段j-n-t-f行驶,完成右转;从北往西:沿一般路段d-u-p-i行驶,完成右转。

左转

从东往南:沿着一般路段g行驶至立交桥M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h行驶,随后转向沿着下桥匝道s行驶,下桥后经一般路段t穿过立交桥N后行驶至一般路段f,完成左转。

从西往北:沿着一般路段j行驶至立交桥N后上桥,经立交桥路段k行驶,随后转向沿着下桥匝道w行驶,下桥后经一般路段x穿过立交桥M后行驶至一般路段c,完成左转。

从北往东:沿着一般路段d、u行驶并穿过立交桥M后,经上桥匝道v逐渐上升行驶到立交桥N,随后沿着立交桥路段k行驶,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l,完成左转。

从南往西:沿着一般路段a、q行驶并穿过立交桥N后,经上桥匝道r逐渐上升行驶到立交桥M,随后沿着立交桥路段h行驶,下桥后行驶至一般路段i,完成左转。

可见,本发明的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可以满足各个路口的出行需求,适合高速车辆的行驶。

本发明的两座立交桥形成的适当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变形中的一种,可以根据实际地势设计成气势磅礴的精美景观艺术造型。

本发明的新式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与传统立交桥相比,在实现道路互通的状况下,具有占地面积少,造价低,建设速度快,行驶转弯半径大,功能强的优势,符合立交桥小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发明的立交桥的左转弯专道是采用匝道完成的,适合高速公路交叉路口处;本发明的立交桥设计成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气势、精美、景观的艺术建筑造型,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名片。

上述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